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教师资格证备考必背,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必学

人气:449 ℃/2023-10-22 20:12:17

跟着易师考,考教师更容易

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常见考点。从2013年至2020年共8年时间内共考察了8道单项选择题及1道简答题,平均每年都会涉及考题。本文将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系统讲解,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建立知识框架,高效备考。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都会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这样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心发展遵循一定的方向不断变化,这个方向是不可逆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告诫教育者们在进行教育时,应当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循序渐进地教育,切不可拔苗助长,操之过急。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不仅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也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而在同一阶段内部,学生的特征则是相似的。

这就决定了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按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教育。在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选择上,不能“一锅煮”和“一刀切”。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不同方面不同步,二是同一方面不匀速。不同方面不同步是说,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不是共同变化的,而是有早有晚,有先有后的。同一方面不匀速是说,身心某方面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匀速上升的,而是有快有慢的,如身高在青春期发展较快,而在大学之后则鲜有变化。在这之中,发展得特别快的时期就是关键期。

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适时而教。如果错过最佳时期,虽然可以进行一定的补救,但是较为困难,正如我国一句名言所说“时过然后学,虽勤苦而难成”。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互补,二是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互补。生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互补指的是机体某种机能受损后,可以通过超常发展其他机能来弥补,如盲人耳聪。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互补比较常见的案例是某种生理机能受损后,通过超常发展意志力等心理机能从而促使身心依然得以发展。

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优缺点,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优势。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群体差异,二是个体差异。群体差异指的是群体与群体是不同的,如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个体差异指的是每个人之间都是不同的,他们的身心构成各异。

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注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属于自身的最大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跟着易师考app一起学~

搜索更多有关“教师资格证备考必背,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必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