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汽车>正文

汽车上的新型传感器:汽车传感器,增长迅猛

人气:303 ℃/2024-01-24 09:48:15

自 20 世纪汽车开始使用半导体以来,传感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最初旨在优化动力总成的效率,日益增长的安全问题使得一些传感器成为强制性的:ABS、ESC、安全气囊等。在技术的推动下,技术首先融入高端汽车,创新已经扩散到中低端车型年,催生了一个数十亿单位的产业。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竞争层次

汽车传感器是指汽车测量系统中的前置部件,可以将输入量转变成能够进行测量的数据信号,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等其他辅助元件组成,是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硬件。

目前,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由外资企业占据,国内的汽车传感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种类相对较少,难以与博世、森萨塔、英飞凌、恩智浦、电装等外资企业竞争。

其中,博世在各类MEMS和雷达传感器产品中力压群雄,2021年销售额达到788亿欧元,同比增长10%,其中汽车板块业务营收超过450亿欧元,2021年在华销售额约1280亿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9.1%。此外,森萨塔、英飞凌、恩智浦、电装等外资企业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能够覆盖从芯片设计生产到传感器产品的研发配套的产业链体系,且产品线齐全,为市场中第一梯队。

国内传统汽车传感器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湿度、温度、光敏、压力等传感器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包括:保隆科技、华工科技、苏奥传感、日盈电子、腾龙股份等。

在智能感知传感器领域,中国企业的某些技术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接近,如在摄像头传感器领域,欧菲光、舜宇光学技术全球领先;在激光雷达领域,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汽车市场趋势如何影响半导体传感器制造商

随着汽车变得更加电气化并包含更高的 ADAS 和安全组件含量,传感器制造商将根据其定位而增长或减少。

向全电动汽车的过渡将对为传统内燃机应用提供传感器的厂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发动机压力传感、排放控制和发动机控制(EGR、节气门、轴……)等。

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这些参与者将开始看到这种转变的影响,但到本世纪末,影响会更大,尤其是在 2035 年欧洲禁止使用新的内燃机汽车之后。

Bosch、TE Connectivity、NXP 或 Infineon 等 MEMS 压力和气体及粒子传感器供应商将在热失控和 CO2(二氧化碳)传感应用中找到新的机会。防止电池级的热失控对于 OEM 避免严重损坏至关重要,而 CO2 传感对于车内应用来说更像是一种舒适功能,从长远来看应该会真正起飞。

搜索更多有关“汽车上的新型传感器:汽车传感器,增长迅猛”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