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科技>正文

透镜及其应用总复习:透镜考点和重难点总结

人气:498 ℃/2023-10-27 01:41:17

考点一 光的折射

1.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如:海市蜃楼、池水变浅、筷子在水中折断等.

2.折射规律

(1)折射规律: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 .

(2)垂直入射: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 ;

(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考点二 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 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2.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作焦点,用字母 表示;焦点到 的距离叫作焦距,用字母表示.

3.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4.会聚和发散的奥秘

透镜可以看作是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 面偏转,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考点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动态规律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逐渐 ,且像变 ,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易记的口诀:物近,像 ,像变 ,反之,物远,像 ,像变 ;

(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逐渐 ,且像逐渐变 ,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易记的口诀:物远→像(远),像变 ,反之,物近→像 ,像变 ;

考点四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1.人眼的成像原理

人的眼球像一架神奇的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

2.近视眼的矫正

(1)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的 ;

(2)矫正:应戴 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光 些,从而使得像相对于视网膜向 移,落在视网膜上.

3.远视眼的矫正

(1)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的 ;

(2)矫正:应戴 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使光 些,从而使得像相对于视网膜向 移,落在视网膜上.

考点五 望远镜和显微镜

1.望远镜

(1)伽利略望远镜

透镜组合:凹透镜作为目镜,凸透镜作为物镜;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

成像性质: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开普勒望远镜

透镜组合: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

成像性质: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2.显微镜

透镜组合: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

成像性质:倒立、放大的虚像.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一 光现象辨识

重难点分析

在辨识三种光现象时,可以抓住“介质”和“传播方向”两点:(1)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同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2)光的反射现象是同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3)光的折射现象是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

【典型例题】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

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光的折射总结及作图

光的折射作图:

注意:(1)分清线的虚实: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用实线,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2)光线要标箭头;(3)角的大小关系要分清:莫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视作入射角(两者互为余角);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典型例题】图中,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请标出它的入射角α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重难点三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重难点分析

对于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l)首先明确进入人眼睛的是折射光线;(2)然后根据眼睛所在的介质来确定光是由哪种介质斜射入哪种介质,从而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以及虚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典型例题】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传播的光路图是()

4

重难点四 透镜作图

重难点分析

记住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是作图的关键: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过虚焦点;

(3)过凸透镜焦点或正向延长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典型例题】图中,F和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将两条光线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重难点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重难点分析

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凸透镜成像规律用口诀记忆为: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小;

虚像同正大,物近像变小;

光屏辨虚实,屏显是实像.

注意:若物、屏互换位置,则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像大小将互换.

【重点实验】

1、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1)实验仪器的选取:激光笔、平行光源、水槽和水、铅笔、玻璃砖;

(2)在界面处发生的光现象的判断;

(3)不容易观察到的光的路径的解决办法:充烟雾、喷水、在黑暗环境(如暗室、夜晚等)中用激光笔照射;

(4)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

(5)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折射角大小的变化;

(6)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7)在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求普遍规律;

(8)实验结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在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

【典型例题】 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会/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如图丙,他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 (增大/减小/不变)。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度。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器材的组装: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别放里蜡烛、凸透镜、光屏;

(2)实验前先调节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4)物体在各个区间段所成像的特点及相关应用;

(5)光屏上可以看到像的原因:光的漫反射;

(6)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对调物与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成像的原因:光路可逆;

(7)用纸或手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像的变化:像会变暗些,但还是完整的像;

(8)凸透镜前加透镜(或眼镜)时像的变化:加凸透镜(或远视眼镜)时,像距变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加凹透镜(或近视眼镜)时,像距变大,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9)蜡烛变短时的像的变化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的操作:像逐渐向上移动,应将透镜向下调节或将蜡烛(或光屏)向上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典型例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搜索更多有关“透镜及其应用总复习:透镜考点和重难点总结”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