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考点总结: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考点知识清单

人气:258 ℃/2024-01-01 21:30:17

一、杠杆

1、杠杆的有关概念

(1)定义: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O):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②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⑤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必要条件:①要有力的作用;②能绕其固定点转动。

拓展:杠杆的理解

(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等。即杠杆的形状是任意的,但必须是“硬”的。

(2)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的其他位置。

(3)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 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2、杠杆力臂的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杠杆力臂的画法

①如图所示,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 O;

②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③从支点 O 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明,在旁边标上字母 l1 或字母 l2。

3、杠杆的平衡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 F1l1 = F2l2。

点拔:决定杠杆是否平衡的因素是两种力和力臂的乘积,杠杆平衡时,两种力和力臂的大小一般不相等,但其乘积一定相等。

4、杠杆的分类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可以把杠杆分成以下三类: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定义、实质及特点

点拔:(1)判断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关键是看它的轴是否随物体一起运动。拉动绳子时, 物体移动,滑轮转,但定滑轮轴的位置不动,动滑轮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

(2)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 所以可以看成是能够连续转动的杠杆,即杠杆的变形,故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它的作用。

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n 的方法

总结: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n 的方法: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只计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图甲中动滑轮上有4段绳子,拉力是物重的 1/4;图乙中动滑轮上有5段绳子,拉力是物重的 1/5。(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三、轮轴和斜面

拓展:轮轴的实质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线,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

四、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区别与联系

点拔:(1)有用功是我们做功的目的,若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物体,那么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即 W有=Gh。

(2)额外功是指由于使用机械而额外多做的功,机械的摩擦和机械的自重往往是产生额外功的原因。

(3)总功是动力所做的功。

五、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注意:(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2)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的, 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3)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4)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滑轮组绳子的绕法、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

(5)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在一次做功的过程中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同一机械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 率往往会不同。

六、不同机械效率分类辨析

七、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

(1)原理: η = W有/W总 = Gh/Fs 。对于滑轮组来说,额外功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提升动滑轮(或载货工具)所做的功;二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采用减小摩擦或减轻动滑轮的办法。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钩码受到的重力 G、钩码上升的高度 h、 加在绳端的拉力 F 和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说明:本内容由本人整理归纳。

搜索更多有关“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考点总结: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考点知识清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