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考上北京公务员买不起房,我,名校毕业在上海买不起房

人气:457 ℃/2024-02-05 12:44:33

又是一年毕业季!

每逢此时,许多找工作的大学生,都在被同一个问题困扰,“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有88%的毕业生有回乡就业的想法。

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以及方便赡养父母,是这些受访者想回乡就业的两大主要原因。

留在繁华的一线大城市,能得到更多机会,能使自己快速成长,但也得忍受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

选择回老家小城市,工作平凡、生活平淡,但有更多时间陪在父母身边,也是一种幸福。

但回到老家,被父母催婚、小地方人际关系复杂,老家的工资水平不高,各种困扰让人烦躁。

那些毕业后回老家工作的人,究竟过得怎么样了?他们后悔了吗?

“我把这个决定称之为“救赎”,它救赎了当时迷茫彷徨的我!”

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未来总是充满幻想,杜松松也不例外。

名校毕业后,杜松松留在了学校所在城市北京,她希望能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有自己的事业。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一击。

大城市是拥挤的,地铁挤、公交挤、工作挤,同一个职位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竞争者,想胜出难上加难。

城市虽大,想容身却难。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却也不能放松,因为每天的通勤路犹如唐僧取经那般艰难。

早晨掐着点起床,随便吃点东西当作早餐,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通勤路。

被汹涌的人潮推上公交车,奋力向车厢后挤去,勉强找个能站稳脚的地方,在颠簸的车上站着打会盹儿补个觉,到公司又要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

晚上下班又被人群推进拥挤的公交车,跟着车摇摇晃晃一两个小时回到住所,那时杜松松只想瘫在床上一动不动。

每天的通勤时间至少三四个小时,精疲力尽是常态。

那段时间,杜松松听不了嘈杂的鸣笛声,也不愿意呆在嘈杂的人群中,更处理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

恰好当时,老家村委会缺会计,在妈妈的强烈建议下,杜松松决定回老家应聘这个职位。

许多朋友不理解杜松松的选择,为什么舍弃繁华的北京,回到连水泥路都没有的农村呢?但杜松松管不了那么多,她一门心思地想要逃离这里。

但是,回村里当会计,就能轻轻松松、无忧无虑吗?

答案是“不是”,回村上班的第一天,杜松松还没熟悉完所有同事,就开始忙碌起来,开电脑、安软件、做表格、做档案……忙的忘乎所以。

此后的一段时间,杜松松的工作依然不轻松,加班到半夜十一二点是常事。

有一次,工作组来检查工作,她忙了一整天,晚上都没能回家,而是窝在沙发上小睡一会儿。

除了工作忙,老家的环境也比大城市差得多。

因为村里没有修水泥路,一到雨雪天,整条路变得泥泞不堪,杜松松只能穿上妈妈买的加绒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到村委会,遇到下大雪睫毛上还会结一层冰碴子。

村里人对杜松松这样的年轻人回老家当会计也是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是好事,村委会就应该有这样的年轻人,懂得多、办事效率高,能真切帮到有需要的人。

也有人说年轻人不好好在外打拼,回村里浪费人生,没前途、没出息。

但杜松松管不了别人的议论,每天的忙碌工作已经填满了她的整个生活,根本无暇在意别人是夸还是贬。

“从大厂裸辞回老家,是我人生做得最后悔的决定。”

阿希曾是大厂中的一员,也是不少朋友羡慕的对象,大厂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薪酬福利,都能媲美体制内的“铁饭碗”。

但阿希一点都不喜欢这份工作,没完没了的产品需求,一个接一个的新功能上线,让她疲于应付。

每天走在精美的园区里,迎着日出上班,却从没有看着夕阳和晚霞下班。

在这种苦熬中,身边的同事有的躺下了,有的躺平了,而阿希就属于后者,她甚至想过跑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和朋友聊起考公这事,阿希突然有了辞职回老家考公务员的想法。

说干就干,阿希马上请了一周假,打包出租屋的行李运回老家,又报了个考公培训班,接着就是和大领导请假。

谈到为什么要考公务员,阿希说公务员是她理想中的职业,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纸,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简直幸福感爆棚。

裸辞回老家后,阿希努力学习,半年时间终于如愿考上了老家的事业单位。

那一刻,阿希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朋友们时,大家也纷纷祝贺她开启新人生。

然而,办公室的椅子还没捂热,阿希就后悔了。

她发现现实与自己想的不一样,体制内的工作一点不轻松悠闲。

作为基层公务员,每天喝茶看报纸就是一种奢望,虽然不像大厂那样996、007甚至灯火通明彻夜不休,但也不缺加班。

从上班第一天开始,阿希面对的就是写不完的报告和发不完的信函,经常上午作报告,下午开大会。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她每天小心翼翼,每个细节都不放过,生怕出差错,于是工作才仅仅两个月,阿希发现自己竟然有白头发了。

如果只是工作累,阿希还能承受,最让她受不了的是体制内的氛围。

在大厂上班,同事要不是时尚达人,要不是亚文化爱好者,无论工作多忙,都能挤出点时间说说笑笑,工作群里的话题更是百无禁忌。

而体制里虽然也有不少年轻人,但办公室里一直比较安静,偶尔有聊天的,大家的话题也仅限于热播剧和综艺。

下班后与同事的娱乐活动更是仅限于KTV,往往每人唱几首歌就戛然而止了。

在大厂工作,虽然累却也比较简单,只需对项目负责;而在体制内,需要时刻考虑领导的想法。

虽然不像某些影视剧里展现的那种夸张官场文化,但也必须万分小心,所以在办公室里大家通常得保持友好而微妙的气氛,这让习惯大厂氛围的阿希很不适应。

真正让阿希后悔的是,生活层次的下降以及小镇理想生活的破灭。

不能朝九晚五,也没有大城市丰富的夜生活,小城市九点之后大街上基本就空荡荡了,除了儿时的同学,身边也没有其他知心朋友。

阿希突然很怀念大城市和大厂,虽然那是一年前她逃离的地方,但现在她后悔了,体制内和小城市又成了她现在最想逃离的。

只有真正经历,才能明白小城市的生活和体制内的氛围不适合所有人,至少不适合阿希。

于是阿希在她考公上班一年后,开始了漫漫回厂路,但大厂不是超市,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年过30的阿希想重新回去,难度远超裸辞考公。

“不论是去大城市还是回家乡,都取决于你的内心所向。”

杜松松逐渐适应了忙碌的工作节奏,在这种忙碌中她也找到了自己回乡的意义。

每当看到一屋子老人满意离开之时,杜松松会用难得的空闲时间重新审视自己,原来这才是自己回乡的意义。

老家的生活是美好的,她听过虫鸣鸟叫,见过蓝天白云,碧空如洗,也在午夜十二点之后见过最美丽的星星。

她用手机拍过远山、牛羊、黄昏,盘坐的老人以及头顶上飘扬的红旗。

她每天吃爸妈亲手做的可口饭菜,也会听一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讲一些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的道理,

有一天父亲突然生病,村里人打电话通知她,她急忙带父亲去医院,那一刻她庆幸自己在父母身边。

回乡工作的两年里,杜松松亲眼见证村里修了水泥路,安装了自来水,连通了无线网,亲身经历了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成功。

最开始回老家的那年,杜松松虽然感到一丝轻松,但是也有些迷茫,她还是沉浸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

但其实,她想寻找的东西已经融入到度过的每一天、做过的每一件事以及看过的每一处风景中。

对未来的不确定,别人对她的不认可,杜松松已经释然。

她不再后悔自己的决定,反而很荣幸能够亲身参与了这一些,这两年的经历会变成永远磨不掉的痕迹烙印在她的人生中。

与杜松松相比,阿希的经历就让人唏嘘得多。

重新回厂的过程十分艰难,投出的简历很难收到回复,偶尔有一两个面试,还会被面试官反复询问已经考上公务员,为什么又后悔了。

于是她每次都要把自己的故事讲一遍,收获一些或同情或感慨的安慰,但就是没有入职通知。

如果当初阿希从大厂辞职,直接面试其他公司,还是很抢手的,但一年半的空档期,加上年龄超过30岁,她已成为互联网食物链最低端。

几经周折,阿希还是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中型互联网担任小leader,虽然工资不如大厂,却也比体制内强多了。

新公司的工作强度依旧大,但阿希不再像以前那种愁容满面,她已经释然了。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明白那句话,“婚姻就是一座围城,里边的人想出去,外边的人想进来”,工作也是如此,既然都是围城,那就选一个能待得更久的。

打工人的无奈,往往是厌倦了现实,却又实现不了理想,一番折腾后,才发现曾经厌倦的现实也离自己越来越远。

三年疫情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在一起,已经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就业预期和方向。

据智联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选择回乡发展,三四线城市的简历投递人数同比增长了30%。

老家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大城市相比,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

首先说优势,在大城市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类最新鲜的信息,机会多,就算普通人一样可以逆袭。

在老家城市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熟悉风土人情,能更快速的融入进去,如果父辈有些资源,自己的发展也会更顺利。

其次是劣势,大城市机会多,就会吸引到更多的人,导致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最后能站稳脚跟的,一定是优秀、出色的人才。

小城市的劣势是经济不如大城市发达,各种基础建设也不如大城市,这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虽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娱乐,但对个人成长却十分不利。

一个人的见识和经历越少,未来发展的路就越窄。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番酸甜,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非要用世俗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人生,那么生活中的失败将会大过成功。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地方,过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如果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你会怎样选择?去大城市打拼还是回老家享受求稳?

-END-

参考资料:

猎聘-《离开大厂回老家考公后,我后悔了》

职域-《那些回老家发展的年轻人,都过得怎么样了?》

知乎-《毕业回家乡工作的人后来还好吗?》

微博-《那些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年轻人怎么样了?》

四川观察_好看视频-《回到家乡的年轻人过得怎么样?》

作者:南星

编辑:柳叶叨叨

搜索更多有关“考上北京公务员买不起房,我,名校毕业在上海买不起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