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赣州宋代古城墙附近景点 赣州寻乌,石崆古寨散文

人气:417 ℃/2024-02-03 18:27:37

文/邝光宏

对于我的记忆来说,古老的石崆寨是遥远的,遥远得仿佛我的文字无法涉及它。然而,只要我静下来,就会感到,绝壁之上,它像一只鹰,孤傲地站立着,翅膀发出掠过云端的声音,岁月的空洞如锐利的眼睛在我灵魂深处凝视我,残垣断壁宛若利爪抓住我的心,让我不得安宁。

在一个正午,我和文鸿甩开作协的朋友,来到它的身边。我去的时候完全是不由自主,仿佛一种迫切的声音牵住我的心,无可抗拒。我走得是那么急促,正如赶着去会见一位离散很久的亲人,一位给予我哲思和睿智的亲人。

我走了很久。我觉得我走了很久。

我终于走到它的身边,见到了它褴褛斑驳的身子,多处被岁月蚀镂成空洞,姿态奇磔。仿佛那挣扎求活的伤痛过后,还保持着生命中最后的霸悍。

我沐浴在它沧桑而忧思的目光里。

我就那么贴近地站着,站成一棵孤独的树。许许多多的词汇鱼一般从心头涌向咽喉,但是,我没有说一句话。那闪烁灵性的光辉告诉我,它深知我的全部思想。

面对古老的石崆寨,我干裂的眼眶里突然蓄满泪水。

我徘徊在残墙断壁间,触摸远古的砾石和尘土。任发黄的时间,星移斗转。

那些纵横的寨巷与房舍,以老旧的姿态呈现着往事的格局。然而,那些曾经鲜活的内容呢?谁能填写那虚无了多少年的空白?细节早已风化,那些粗线条的纹路,也断断续续连不成章节。沙哑的风以苍凉的韵律咏唱着,怎么听也不是那古典的歌谣。

路,可以是老路。可走在路上的,不再是古代的脚步。

没有史家考证的章节,它本身就是千年的通史;没有文人咏叹的诗词,它本身就是亘古的丰碑。

千年风雨,要用沧桑来诠释。然而,沧桑却难于撑起那亘古的洗礼和岁月的雕饰。

我在那斑驳的寨墙上、弹孔边,纵览鸿篇巨著,探寻日月轮回。我试图聆听那久违的明时战鼓,回荡远古的绿林喧嚣。耳畔,却萦绕着工农的枪声和呐喊。

风雨一次次震撼着历史的苍颜,却无法抹去它不泯的身躯,岁月可以断绝战鼓的余响,却无法搬动它旷古的沉淀。

是谁在无意中,刻下了沧桑?

是谁在明万历的山寨里,寻觅古今的思辩?

我怅然的心绪,遗落了历史的灵幡。

我望见杜诗的音韵,化作了袅袅青烟。我望见荒古的灵魂,被带向历史的彼岸……

多少次沉日余晖,未被记起。

一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手,拾起一枚古铜色的时光,擦洗生锈的历史,昔日的光芒并未远去。

拂去满面的尘土,一注文明交织着蛮荒的血水顶破了月光漂白的隘口,浸红了古寨墙的一株苜蓿。

千百年了,是谁还在荒凉中晾晒历史?风来,你在文字垒成的深渊徘徊。雨来,你在人们紧闭的双眸深处缄默。

落光了叶子的树,孤零零地站在绝壁一隅,向风雨讲述灵魂的升华,讲述昨日的伤痛。明代万历的战鼓,绿林好汉的英雄帖,工农反抗压迫的枪林弹雨,是否驶向人类文明的船票?

鼓声杳渺,炮声远去,古寨的肌肤已被岁月擦伤,证明一场场历史大戏曾在这里上演,惊心动魄。

古寨墙的蜂窝洞,盛满了风、雨和阳光,酝酿了千百个遗憾与沉默。古寨的曲折与直白,值得我们用灵魂去体悟、去品味。

风啸过,来自古远。我意外地听到古寨的声音,老人的声音,和我自己的声音——

历史不能忘!石崆寨不能忘!让它活在心里吧,就像盐藏在海水里一样……

【作者简介】邝光宏,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寻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于《中国校园文学》《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百花园》《青年文学家》《小小说月刊》《江西青年报》《精短小说》《金山》《今朝》《小小说选刊》等发表作品300余篇(首)。

搜索更多有关“赣州宋代古城墙附近景点 赣州寻乌,石崆古寨散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