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电脑>正文

学了通信工程专业很后悔怎么办?,通信专业却不让他碰电脑

人气:356 ℃/2023-12-31 10:39:39

上大学真的有用吗?这是无数还在就业边缘苦苦挣扎的大学生们的心声。教育内卷严重,大学的学历正在快速贬值,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面临着就业难的情况,以至于大学生们开始怀疑教育的意义。

一直以来,读书上大学,似乎就是普通家庭学生出人头地最好的机会,对于一些“寒门学子”来说,高考更是一个唯一可以翻身的可能,“寒门学子”的家长们,用尽自己的全力,为学生提供能力范围内有限的教育资源,但是有时候,家长却成了学生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

“信息工程专业,却不让他碰电脑”,穷人是如何教育出穷二代的?

曾经有一个真实的纪录片,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农民工家长,供儿子小韩上了大学,但是学生毕业之后,却连一个保安的工作都找不到,家长也很不理解,大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

这要从老韩的教育开始说起。小韩出生在西北农村,家境贫寒,老韩为了供学生上学,在工地打工,老韩没什么文化,但是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认真学习,考上大学,在大城市上班。

老韩的教育理念,就像是万千中国式家长一样——诉苦式教育。小韩在读大学的时候,老韩也跟来打工,每个月,给学生200块钱的生活费,并且跟小韩说:我每个月150块钱就足够了。

但是他不知道,在大学里面接受教育,其实要花钱的地方不仅仅是吃饭,生活用品需要用钱,买学习资料也需要用钱,但是面对老韩,小韩只能说“够用了”。

为了能填补生活费,小韩在学校里经常会捡瓶子,一个瓶子一毛钱,几十个瓶子就能够一天的饭钱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小韩养成了不爱说话,唯唯诺诺,甚至有点自卑的性格。

大学专业是通信,但是却从来没有碰过电脑,因为“我爸不让”

小韩在大学学习的是通信专业,但是整个大学期间,连一个手机都没有,更别提电脑了,打电话全靠公用电话,因为在家长老韩的眼中,这些电子产品就是喊人的东西,大学四年里,老韩对小韩提出最多的要求,就是“不要去上网”。因为在新闻里看到过不少孩子因为沉迷网络荒废了学业,老韩很担心。

他不知道的是,通信专业没有电脑,谈何实践?如何开展学习,家长不能,也不愿意懂。老韩总是说,上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就会有出息,可他不知道如今大学经历过几次扩招,大学生已经不稀奇,而通信专业,并不是简单的通信,而是互联网挂钩。

很多学生会疑惑,他好歹也是一个大学生,怎么捡瓶子?结合实际,可以大致猜想到,因为小韩的信息闭塞,没有手机电脑,也不能及时更新大学校园里地兼职信息,再加上家长教育影响下自卑内向的性格,自然也不会主动去寻求赚钱的兼职。

对于小韩这样的大学生来说,与其牺牲时间在操场上寻找几个空瓶,不如花时间做些“性价比”更高的事情。但是那句“我爸不让”,就轻易把他所有的机会,都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也就导致他在毕业之后,面试频频碰壁,最后连保安的工作都找不到的情况。纪录片中老韩就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对学生望子成龙,但是因为农民的身份,无知又偏执,无时无刻不在学生面前,诉说自己的不容易。有心理老师解释,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道德绑架。

教育学生是一门学问,诉苦式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下学生的发展

事实上,寒门家长最大的忌讳之一,就是在奋发进取的学生面前无限放大自己的付出,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将作为家长所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学生的身上,相信不少学生都应该听过一下这些话:我全是为了你,不然……;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为了给你买学习资料,我连……都没买。

家长教育学生,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无可厚非,让学生能够理解作为家长的付出,也属正常,但是凡事都要讲究尺度,过度的渲染,只能让学生内心深处感到反感。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学生也不仅仅是给学生吃饱饭就够了,教育讲究的是共情,家长要学会理解学生,这样学生自然也会理解家长,虽然家长可能不能给学生提供非常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只要能够与学生共情,就是最好的教育投入。

今日话题: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学了通信工程专业很后悔怎么办?,通信专业却不让他碰电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