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武汉凤凰古城三天两晚旅游攻略 对不起,暑假不去凤凰武汉自家的凤凰镇

人气:361 ℃/2024-01-12 11:29:36

门口小溪环绕,脚下白石板路蜿蜒向前,一栋栋明清古建撞入眼帘,一律的青条石墙、黑瓦飞檐,独具特色。石磨、古井、油漆斑驳的木亭点缀其间,偶见残缺的木石雕刻、画梁牌匾,给人以岁月斑驳的美感......

在这里民俗文化的精髓得以留存;在这里现代都市里的喧嚣浮躁,一下子就被抛诸脑后。是不是很好奇,今天咱们就走进新洲的凤娃古寨,看看这个古寨如何用“千年”讲述古寨童话~~

木式建筑

凤娃古寨位于武汉市郊外318国道旁的新洲区凤凰镇,寨区面积1800亩,寨内拥有庞大的明清徽派古建群落、华中地区最大的民俗展示基地以及古玩集散地。是一处集古建赏玩,传统文化、民俗体验、度假休闲、农家美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古建之美

做古建,千年历史修复如初。听说这里的“寨主”以前专门收水桶、收马口窑罐子、收格子门……从捡破烂到做仿古家具,再到做古建。在赚钱的过程中,她看到了这些老物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它们寄托了难以言表的情感,开始为它们的消逝感到心痛。她想着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保存下来,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古寨门楼,这是一座穿斗式木质牌坊,又叫牌楼,是中华民族特色建筑之一

木桶迷宫

木桶迷宫,由上千个从农家收来的老木桶组成,迷宫中央是老木船,寓意“船桶文化”。

乡喜楼

乡喜,一听就知道是婚庆拜堂的地方,房间布置和内部结构设置也结合考究了古时婚礼习俗。作为一幢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民居,乡喜楼继承了它独有的特点(木质结构/徽派三雕,一明四暗,一屋多进、楼上宽敞,门楼重檐飞脚,正厅设有天井,通风透光,八仙守护人物雕像寓意深远)。

房屋共有四进,称为“四进八部通转楼”,可以简单理解为四进八间,其中大厅的两厢称为厢房,左手一间为婚房、右手为嫁妆房,后厅的两厢称为偏院,左边一间为小饰品房、右边为服装租赁房,平时也可以作为次要家庭人员的起居场所,里面有一个“三滴水”的床,相当的复古精美!

在乡喜楼还有古时新人结婚拜堂的仪式,想体验的游客可以换上古装,来一次古典婚礼还原,体验原汁原味的婚礼。

跨火盆,拜堂成亲,揭盖头,抬礼盒,喝交杯酒,敬茶改口,闹洞房等等仪式,可以让我们置身其中,体验古时的婚俗习惯,感受不一样的爱情真谛。

郭府

进入郭府,五步台阶联系大门,象征“五子登科”,寓意深远而美好。正面看大门上方重檐结构像一顶官帽,直接解释了郭府是古人升堂审案的地方。藻井各层之间使用斗拱,雕刻精致华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整个构造没有用一颗钉子,技法高超,是明清时代徽派建筑的经典建筑,就像现在的空调系统,具有调解室内空气的作用。

民俗之乐

民俗文化是各地所特有的民众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因此具有地区特色,现在我们外出游玩已经不仅仅限于观看民俗活动,了解民俗知识,而是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异地的民俗风。

戏院

这个戏院原建地为江西,300多年历史,原为村里一个大户人家的祠堂,一般在族亲举行相关活动譬如唱戏,祭祀或者重大节日时对外开放。年久失修,风霜雪雨,泥水浸泡,腐烂了一部分,被发掘时大部分已经倒塌倾圮,经过抢救性修复才得以在这里复原这栋代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老建筑。

戏院会不定期举办楚剧、黄梅戏等戏曲表演,为游客奉上丰厚的“精神食粮”。听说,该戏台不仅对专业演员开放,如果您是戏曲爱好者,并且具备一定的演出水准,也可以换上古寨戏服登台献艺喔~~

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位于318国道的胡青湾路段北的卧狮地上,由徽派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遗址和民俗文化长廊构成。在这里还陈列着古旧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物件,藏品有:木伦屏风、三滴水雕花床、太师椅、寿匾、牌坊匾(家书匾)、小茶桌、琴案、轿子等,还可以顺便体会一下农家打糍粑的乐趣,现场制作炸苕丸子、炸绿豆丸子,豆腐脑、豆浆、豆丝等。


自驾路线:汉口、武昌、汉阳、青山:上三环线—武英高速(汪集高速口下)—S111省道(汪集街道右转入)—318国道(刘集乡左转入)—“凤娃古寨”(距离凤凰镇1.8公里处)。

大巴路线:武汉轻轨1号线到新荣村站下,于新荣村省客运站乘坐到新洲凤凰的大巴,在凤凰镇下车即可。

图片:感谢俊俊、老王探店等网友提供的素材。

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喜欢就关注:喔嚯君

搜索更多有关“武汉凤凰古城三天两晚旅游攻略 对不起,暑假不去凤凰武汉自家的凤凰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