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民间故事狐仙与书生故事:惊险故事黄神仙奇遇记

人气:302 ℃/2024-03-09 00:20:06

很久很久以前,江浙一带有个祈福屯,祈福屯有个黄员外,其妻陈氏乃当地富商之女,两口子和睦相处,恩爱如胶。但黄员外也有苦恼之事。原来,陈氏一连生了六个娃娃,却一个都没养活。幸好,在陈氏刚交四十岁时,呱呱坠地的第七胎竟是个男孩,惊喜之余,黄员外两口子想起了好心人的奉劝,便给宝贝儿子取了个最最难听的名字——黄鼠郎。

说来也怪,黄鼠郎过满月、度三朝、跨周岁,一直安然无恙,一天一天健康成长。黄员外中年得子,视如命根,陈氏更是百般宠爱。黄鼠郎刚满六岁时,黄员外便出大价钱请来一个知识渊博的先生,到府里专教黄鼠郎读书写字。黄鼠郎天资聪慧过人,不久便能提笔成章。喜得先生赞不绝口,直乐得黄员外两口子笑口常开。

但凡娃娃,总有贪玩的一面。一天,黄员外两口子信步走出员外府,想给儿子找个好玩的地方,走着走着,陈氏眼里一亮,对黄员外说:“你看竹林边上那大石头,状如一匹骏马,何不让孩儿在此玩耍,爬爬石头,倒也于身体有益。”黄员外一看,确实像匹马。黄员外道:“石头棱角多,且粗糙不平,会磨破儿子细皮嫩肉,待我请石匠修整雕凿后,方可让儿子玩耍。”第二天,黄员外请了个石匠高手来,精心雕琢大石。三天三夜过后,一匹活灵活现的骏马在竹林边立了起来,跃跃欲奔。石匠还匠心别具一格地在石马脖颈上凿了一道深深的石槽,槽内栽上一排四季常青的草。这排草,无论远看还是近观,活似马鬃,随风抖动不止。

自有了石马后,每天放了学,黄鼠郎便跑到竹林边骑石马玩。天长日久,黄鼠郎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想象。原来,这草靠的是天然雨水养活。每逢天晴久了,突然要大雨将至时,石马上焉了下去的蔸草便竖直起来,雨下久了,突然要雨过天晴时,石马上的草又会焉下去。他把这个秘密悄悄牢记于心。

这一年夏天,乡民刚刚栽下秧田,大雨便瓢泼而至,下个不停。黄鼠郎心里直为乡民着急,如此下去,岂不泡死了秧苗?其实,乡民们自有法子,他们将秧田四处挖掘缺口,让田里溢满的雨水往低处流去。天上下着,田里流着,可谁也没料到这场雨竟下了一月有余。黄鼠郎注视乡民的举动和雨情,心中暗想:万一雨突然停了,田里没有水,又怎么办好呢?他猛地想到了石马上的那蔸草,于是冒雨向石马奔去,只见雨水中活鲜鲜的蔸草像着了魔一般,渐渐焉了下去,黄鼠郎大叫一声:“不好。”立即冒雨四处相告:“各位父老乡亲们,天要晴了,快把水缺堵上,能蓄水的池塘尽力蓄满水,天就要放晴了!”听到黄鼠郎的叫唤,许多乡民不信,对黄鼠郎说:“公子!我们知道你是好心人,但是天上正下着瓢泼大雨,那里会突然冒出太阳来哟?”也有些乡民将信将疑堵了缺口,还将蓄水池的水口也堵上了。说来也怪,当天晚上半夜时分,瓢泼大雨突然打住了。第二天,天空万里无云,一轮红烫烫的太阳高挂天穹。这一晒非同小可,竟晒了七七四十九天,直把那些又不堵缺口又不蓄水的乡民害苦了,眼睁睁地望着秧苗一颗颗晒干晒焦,最后弄得颗粒无收,后悔莫及。

某天乡民们正在烈日下喜滋滋收割谷子,黄鼠狼又出现在田间地头,对着乡亲们大叫道:“天要下大雨了,快快把谷子全收回家,否则,要泡汤了。”原来,他又看到石马上的蔸草神抖抖地立了起来,所以知道大雨将至。果不其然,又是夜半三更,好一场倾盆大雨,把吹糠见米的谷子打倒在田里。雨搅着泥,泥拌着谷子,使没有收谷子的乡民增添百倍的麻烦和人力,粮食遭受极大的损失。自此以后,乡民们全服了黄鼠郎。连续四五年,黄鼠郎将天晴下雨的预报准确无误地告诉乡民们,乡民中有出远门的,上山伐木的,翻盖房子的,都要先请问黄鼠郎是否可行?黄鼠郎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尊贵贫贱,有问必答。

黄员外两口子见儿子受到男女老少的敬重,心里又喜又忧。喜得是儿子胜过老子,博学多才,受人爱戴;忧的是不把仕途放在心上,迟迟不上京考个一官半职。为此,每当夜深人静时,黄员外老两口总要想着法子去劝说儿子,莫耽搁了自家前程。黄鼠郎听得腻了,也免不了扪心自问,倘若自家能被朝廷委以重任,权利在手,岂不更能好好为民做主,替天下百姓做好事吗?黄鼠郎想得倒好,却不料考后竟榜上无名。黄鼠郎好生奇怪,自己考得十分满意,怎么会名落孙山呢?他在京城四处走访打听。这一打听,几乎气炸了肺。原来,皇帝昏庸,朝廷******,行贿受贿之风盛行,考生谁贿赂大,谁就考得好。榜上有名的全是些达官贵人、奸贾富商的子弟。

黄鼠郎一气之下,忍不住对天长叹:“罢罢罢!”从此,死了应试的心。

黄鼠郎进京赶考回来没过几天,距离祈福屯三十多里的裴家庄发生了一件盗窃案。裴大龙兄弟四人一同饲养的一头耕牛被人偷了,这可急坏了裴大龙四兄弟,四家人靠的就是这头耕牛犁地,失去了牛,怎样种庄稼呢?裴大龙的老婆刘阿花痛哭了一番后心想,何不去找黄鼠郎想想办法呢?于是,她双手往大腿上一拍说:“对,我就去求黄鼠郎,还愁耕牛找不到?”

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阿花的叫嚷,吓傻了偷牛贼项鬼亮。他心想:“万一真让黄鼠郎点出自己所为,不仅身败名裂,难说还会被刘阿花与裴大龙四兄弟踩成肉泥。”项鬼亮越想越害怕,恐惧中,他也猛地想到了黄鼠郎的菩萨心肠,于是心中升起一丝希望:我何不也去求黄鼠郎,让他救我名声性命,主意一定,项鬼亮求见了黄鼠郎:“黄公子,裴大龙家那头耕牛,是我,偷,偷的。请公子高抬贵手,救小人一命。”黄鼠郎见项鬼亮可怜巴巴的样子,顿生怜悯之心,口中却道:“你身强体壮,为何不勤耕苦作,倒去偷窃?”项鬼亮哭丧着脸道:“小人好赌,赌输了,便起了贼心。只要公子救了小人,小人一定戒赌,再不偷窃。”黄鼠郎看项鬼亮悔改心诚便说:“你既然能痛改前非,不赌不偷,我依你的话办,倘若你旧病复发,我便将您的丑事张扬出去。”

项鬼亮走后不久,刘阿花来到了员外府。黄鼠郎说:“你是耕牛失主,姓刘名阿花吧?你的耕牛自寻草吃,误入大慈岩溶洞,快去牵回就是了。”刘阿花先前仅耳闻黄鼠郎其人其事。此刻见了黄鼠郎白白净净,五官俊秀,身材高大,一副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模样,诺诺道声万福:“黄神仙,蒙你指点,奴家这就去牵牛,谢谢!”

自此后,刘阿花逢人便夸黄神仙如何如何了得,渐渐地这黄鼠郎的名字在方圆百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黄神仙的鼎鼎大名。

夏去冬来,转眼间两年又过去了。黄神仙的名字也越传越远,越传越玄。传来传去,竟传到了京城。

一日,京城里出了一件不可外传的特大案件,皇帝的御玺不翼而飞了。皇帝密令许多破案高手四处查访。一天、两天、三九二十七天竟一无所获。宰相为了讨好皇帝,连忙献计道:“祈福屯有个黄神仙,人传日可断阳、夜可断阴。皇上何不召他进宫。若断了此案,乃真神仙;否则,乃讹传,斩了他,以免蛊惑百姓。”皇帝听罢,立即准奏:“召黄神仙见驾!”黄神仙接旨后,心里暗暗着急,但皇帝圣旨是万万不可违抗的,只好勉强打点行装,随钦差进京。数日后,钦差、黄神仙一行到了离京城仅四十里的一座馒头似的山上。山下有条河,环山而流,风景着实迷人。黄神仙连日苦闷,只想散散心,于是叫钦差停轿休息。话说这班迎接黄神仙的人马中,有一牛高马大的侍卫很是注意观察黄神仙的一言一行,他见黄神仙信步而行,便紧紧尾随身后。黄神仙并不知身后有人,只是眺望潺潺河水。此刻,一只鱼鹰跃入水中,不一时叼起一条鲤鱼,伸着脖子往肚里吞。因鱼过大,一时咽不下去,鱼为逃命,死力挣扎,尾摆不停。黄神仙看鱼的处境,联想到自己的命运,顿生悲怜之心:“鱼呀,活呀!鱼呀,再使力呀!”由于心乱,且焦虑重重,黄神仙竟语无伦次起来,听上去倒像一声接一声叫:“鱼活、鱼活!死你呀!”尾随于黄神仙的那个侍卫,听到黄神仙叫“余合”之声,顿生吓得他三魂走了六魄,连滚带爬跑到黄神仙脚前跪下,磕如捣蒜,“黄神仙呀,小人便是余合呀。小人罪该万死,只是家有八十老母无人孝养,余合死不得呀!”黄神仙听了余合哭告,暗喜自己逢凶化吉了,便若无其事地说:“我早知是你所为,一路上就看你是否知罪,你既然认了,念你家有老母,我也不想害你,只是,怎么救你才好呢?”余合见黄神仙肯救他的小命,千恩万谢,对黄神仙附耳如此这般说了一阵子,黄神仙嗔骂道:“看你一介武夫,竟也有许多鬼主意,戏弄皇上。”

进得京城,皇帝即刻传旨召见上殿。黄神仙大步走上金銮殿,昂首不跪。皇帝见黄神仙傲气十足,挺立不跪,不悦,但为了找回御玺,只好忍而不发,当着文武百官传旨:“你年纪轻轻,便称神仙,朕限你三日内找回被盗御玺,朕当重赏;若是找不回,斩首示众。”黄神仙不慌不忙回道:“小小案件,何须三日,片刻间便可算出。”黄神仙微闭双目,右手拇指掐着中指尖,口中念念有词,念着念着,忽然双目圆睁,大叫一声:“御玺乃纯金所造,西方庚辛金必在西方。御玺在西花园旁边的厕坑里,须得金标金榜的宰相公子打捞,方能得之。至于何人所为,黄某不便讲。”皇帝哪里肯放过大贼,传旨:“如实奏上,朕自有主张。”黄神仙面有难色,“钟馗见皇上不理朝政,只在后宫作乐,想御玺无用,便差抠掏鬼掏去丢入厕坑里。”皇帝及满朝文武艺一听是钟馗所为,吓得面如土色,哪里还敢责怪黄神仙的犯上恶语。皇帝一声旨下,召来宰相公子,率百官到西花园厕坑验证黄神仙的妙算。

宰相公子卷起五品官服袖子,使一把九齿钉耙于厕坑里搅捞,一时臭气熏天,几乎呛晕过去,那五品大官威风扫地,连远远站着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也臭得昏昏欲倒,无奈御玺要紧,只好强撑着观看。不一会,厕坑里真的捞出了御玺,皇帝大喜,百官惊奇,纷纷赞道:“此人确实是神仙下凡无疑。”皇帝却一言不发,默默迈动双脚回到金銮殿。黄神仙见无事,奏道:“御玺已找到,黄某请皇上准奏回家。”皇帝道:“你在宫里稍候几日,朕还要考考你。今日无事,退朝!”

再说皇帝退了朝后,一直寻思如何御试黄神仙神算,至晚三更不能入睡。鸡叫头遍时,皇帝突发奇想,有了主意,当即宣了心腹太监来,如此这般作了布置,并降旨绝对保密。

第二天,皇帝召文武百官和黄神仙上朝,御试黄神仙。皇帝坐在龙椅上,手托一只精致小木箱,当着百官对黄神仙说:“如果你能说出这箱里所装何物,朕便封你为神仙,包你有官做。如若答不出,你便是假冒神仙,犯欺君惑众之罪,立即推出午门斩首。”箱里装有何物?黄神仙哪里知晓。想起家中的老父老母,想想祈福屯上千众劳苦乡亲,想想自己年方十八岁,还有许多事情未做,就要被昏君索去性命,黄神仙悲痛欲绝,禁不住怆然泪下,“我黄鼠郎乃有血有肉之躯,斯斯文文读书之人,今日,想黄鼠狼必死于这小木箱之中了,哀哉!”叹毕,黄神仙傲视着昏君,一副视死如归的神仙模样。

皇帝大惊失色,心想,此乃真神仙是也,且不可怠慢,慌忙离身龙椅,步下殿来,携住黄神仙手说:“那箱里是朕令太监装了一只弄死的黄鼠狼,看来世上没有你不知道之事,朕有你辅佐,江山稳矣!”

皇帝当着文武百官下圣旨:“封黄神仙为先知大仙。先知大仙官居当朝三品刑部尚书,以法治天下,授尚方宝剑,对贪赃枉法者,先斩后奏。”百官听了圣旨,个个直吐舌头。黄神仙本不愿为官,但一想到尚方宝剑在手,可诛除贪官污吏,为民除害,为民做主,能实现自己要替天下黎民百姓办好事的誓言。便接了圣旨,谢了龙恩,走马上任去了。

自从黄鼠郎做了刑部尚书后,五年之中,斩了八八六十四个贪官污吏,杀了九九八十一个恶少,一时间,世风日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为官者,清正廉洁。为民者,苦耕勤织。

只可惜,黄鼠郎过于勤政,操劳过度,上任第九个年头,一病不起,归西而去,死时无妻无子无遗产,百姓念黄神仙功德,便筹资建盖“先知大仙庙”,塑了黄神仙金身,自此,庙内香火不断。

搜索更多有关“民间故事狐仙与书生故事:惊险故事黄神仙奇遇记”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