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站前西路118号:新开铺路1186号

人气:467 ℃/2024-01-28 21:18:11

文/刘青华

序言

人生中,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美好的回忆;生命里,每一个记忆都是一种刻骨的印记。

自98年7月毕业,我已经离开长沙炮兵学院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来,我从未忘记过那段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

翻开尘封的相册,我的思绪如潮翻腾不止;打开记忆的闸门,我的思念似水喷涌而出。那段青春年少的军校时光,那段激情澎湃的燃烧岁月,我常常地感慨万千,引以为豪。

往事宛如走马灯历历在目,我的脑海里不时闪现出一幅幅母校生活的画面:操场上、教室里、宿舍中、“战神”旁留下许多我们曾经自豪的身影。仙菇岭、韶山冲、花明楼、望城乡、湘江畔、橘子洲、岳麓山、爱晚亭、马王堆……古城长沙的山山水水,给我们这些远道求学的莘莘学子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

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我心中永远眷恋着一个地方,那就是培育我们成为“战争之神”的母校——长沙炮兵学院。校园里,那份师生情、同学情、战友情是一道永远迈不过的坎,是一个永远打不开的结。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曾经,我们以为毕业遥遥无期,可转眼间青春就要散场,彼此各奔东西。“毕业”不再是个简单的说词,而是化作一份“三分惆怅,七分留恋”的无尽思念,彼此珍藏心底。

想念太多,思念太长。遁着泛黄的相片和记忆的碎片,我试着小心翼翼地追忆着、整理着黑石铺镇新开铺路1186号这座军校里的陈年往事……

思念故院

——炮院往事之一

刘青华

一座朴实厚重的炮院大门,两旁各立着一位腰杆笔直的哨兵。哨兵头戴着一顶红墙帽,身穿笔直的87式尉官服,双肩戴着鲜艳的红肩章,腰间扎着武装带,脚上穿着黑色“双节头”军皮鞋,身上斜挎着一把钢枪,两眼目不转睛地正视着前方,一副庄严、威武、神圣的站姿,宛如两尊雕塑。地上的告示牌上写着:“卫兵神圣,不容侵犯!”为这所军事院校披上一层神秘色彩。

穿过雄伟、庄重的学院大门,沿着一条幽长的水泥路,路的两旁是密密麻麻的夹竹桃和口径约半米粗的香樟树。进门的左侧约20米处,有一个简易的亭子,亭内立着一面军容镜,每一位外出的学员都必须在这面军容镜前,整理好军容后方可外出。透过右侧的树墙,里面是一个若大的、简易的露天电影场。电影场最西端有一座两层楼高的电影放映楼,电影场东侧临围墙处矗立着一面硕大的电影屏幕墙,而中间就是一个平坦的水泥大操场,可容纳3000人以上同时观看。为了丰富学员的课余生活,学院每个月通常要组织2场的电影******。晚饭后,各学员队组织学员们一手狭马扎,一手提摆臂,或穿短袖或穿军大衣或穿军用雨衣,以整齐划一的队列步伐跑步进入电影场,接受院领导的检阅,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学员队之间拉歌活动,传承着部队的优良传统。

继续沿着幽长的水泥路前行100多米是一个十字路口,一头是通向露天电影场的路口,另一头是通向礼堂、图书馆、教学楼和学员队的学院大道。十字路口的下面,是一个标准的部队大操场,这里是我们三年阅兵夺冠的“朱日和”,这里是我们冲刺400米障碍的练兵场,这里是我们为全院表演“少林拳”的大舞台,这里是我们队夺冠“97年全院军事技能大比武”的竞技场……

沿着幽长的水泥路继续直行,右侧是两幢四层楼的新式现代营房,这便是记忆中当年与我同年入学时十二队新学员的营地和十三队学员的营地,当时让新学员羡慕不已。路的尽头是学院汽车队的营地,透过围墙的拦杆,里面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东风牌141型军用卡车。汽车队北面还有一大片营地。据了解,这块我从未涉足过的神秘之地,当年是学院招收应届地方男女青年来部队院校“委培”学习十六队和十七队的营地,因为有地方女青年,所以学员被严禁来此地“开疆拓土”的,防止干柴烈火,惹事生非。

在汽车队左拐就进一个樟树成荫的斜坡,斜坡底端的左侧是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和器械训练场,右侧就是我们炮兵指挥专业学员专业课训练的枪代炮场。炮兵指挥所内,随着指挥员射击诸元口令的下达,小楼顶端的“火炮”就会“噼——啪,噼——啪”地发射******并打出枪声。打中或没打中,有时仅能看见“山丘”上掀起一团小小的烟尘。炮兵指挥所就掩映在高大白玉兰树下,学员们个个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全神贯注地进入了指挥员角色,指挥着炮兵分队适时修正射击诸元……

经查证,长沙炮兵学院短暂而辉煌、砥砺且奋进的成长历程大致如下:

1977年10月2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地面炮兵学校”在南京组建;

1978年6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地面炮兵学校定址长沙市黑石铺镇,同月28日炮校先期组建人员和物资从南京通过铁路运输抵达长沙黑石铺;

1978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地面炮兵学校在长沙隆重地举行学校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首期招收3个学员队、共300余名学员;

1986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地面炮兵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炮兵学院”;

199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炮兵学院成建制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同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炮兵学院”;

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炮兵学院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撤编销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院校序列的历史。

2018年8月的一个夏日,长沙炮兵学院一队98届毕业的学员,在毕业二十周年之际,重聚古城长沙,重游故地旧园。校园里,往日熟悉的大操场、大礼堂、图书馆、教学楼、学员楼、兵操场、代炮场、学员饭堂等早已淹没在高过人头的杂草丛中,满目尽是荒凉寂静。这座无人管理、失去往日生机和活力的残园荒院,我姑且称其为故园吧!

透过破损、蒙尘的玻璃窗,教室里的课桌椅和教具早已不在,室内空空是也。但耳际依稀还回响着教员讲课时那种铿锵而洪亮的声音;学员队的天井小院里还回荡着队长、教导员的谆谆教导;区队教室里的学员们正聚精会神地端座着,努力地汲取着军政知识;……

三年的军校生活是短暂的,但是这三年回忆是美好的:训练场上记录了我们纯真情谊,岳麓山上留下了我们峥嵘岁月,湘江河畔见证了我们无悔青春,橘子洲头许下了我们铮铮誓言。

每一次的回眸,都是记忆长河里深深的眷念,那人、那事、那景……,我顿感鼻尖阵阵酸楚,不禁泪湿双眼。

搜索更多有关“站前西路118号:新开铺路1186号”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