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史记夏都 史记,宁都表

人气:350 ℃/2023-12-21 02:22:55

□益辉(今日头条财经领域作者)

宁都县境,方圆约20平方公里,

1700多年历史记载波涛起伏,

史诗般的壮丽篇章、灿若星河。

南宋时宁都被誉为“诗国”,

明末清初被誉为“文乡”。

现存最早文学作品在汉初亦是诗歌。

《宁都直隶州志》载有汉代诗歌

《金精十八章》(今传其五),

比蔡文姬《胡茄十八拍》早400多年,

作者张丽英,生于西汉唐末五代十国,

北宋时有“孙氏五贤”

即孙长儒、孙立节、勰、孙虑、孙登科,

在仕途和文学上都有不俗的建树,

苏东坡为孙立节写《刚说》一文,

后来朱熹又为《刚说》写《跋》。

与“孙氏五贤”同时代的郑獬,

宁都第一位状元,诗词成就高,

“词章豪伟峻整,同辈望尘莫及”,

同时代名家,著有《郧溪集》。

钱钟书选注的《宋诗选注》,

一共选了80位诗人的诗,

散文家彭士望魏叔子诗集序说:“

吾江右诗盛于宋,有'江西诗派',

曾苍山辈起,宁都称诗国。

今日史记,表宁都城前世今生。

明万历辰壬,宁都县志早版本,

《宁都县志》记载:“嘉禾五年,

雩都东北陂阳,白鹿营置阳都,

隶庐陵郡,宁都境内设置县城,

阳都县治遗址白鹿江三江汇合,

嘉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年号,

历史习惯将三国吴、东晋南朝,

宋、齐、梁、陈等六朝的时期。

六朝都城都在建邺的今南京市,

东汉末年天下分裂公元220年,

北方曹魏政权确立,西有刘备、

东有孙权相继称帝,三国鼎立,

此时的江西,隶属于孙吴政权。

孙吴政权在统治时期政治需要,

尤其是增强对南方山越人政治、

自公元191年孙吴被西晋所灭,

公元280多89年内江西豫章郡,

分设庐陵郡、鄱阳郡、临川郡、

安成郡、庐陵都尉等6个郡,

共管辖了57个县据史籍记载,

公元191年、至195年载,

其郡治西昌泰和共辖10县,

雩都属庐陵郡辖宁都雩都,

公元236年置庐陵南都尉,

庐陵南部都尉本官员称呼,

“庐陵南”的别称雩都辖6县

雩都县东北陂阳乡白鹿营,

置阳都境内建的一个县治。

宁都直隶州志卷称州志载,

三国吴时宁都设置阳都县。

阳都古县遗址始五十年代。

黄石原营底村下营青石墓碑,

上书:“公生于明万历巳亥年午时,

殁于清康熙庚申年正月十二日已时,

卜安厝于本部白鹿营。

地肖奔江龙形乾山巽向之原。”

世居营底村张姓《张氏家谱》,

两记文与阳都古县密切关系,

一篇是《故述城记》其载曰:

“三国吴系雩都东北地陂阳乡,

白鹿营置阳都县隶庐陵郡……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白鹿其洞,

遂古以白鹿名久。”

历年营底村汉代青铜三足熏炉,

唐青瓷碗南花纹砖厚砖瓦碎片。

作为地名“白鹿营”已不复存在,

乾隆县志载:白鹿营属陂阳乡。

查阅现清乾隆《县志》,

道光版《宁都直隶州志》,

宁都六乡之中,无陂阳有平阳,

陂阳乡是原属雩都地时的称谓,

陂阳乡白鹿营置阳都县时推移,

陂阳名不沿用,清编纂县州志,

也不见其记载,陂阳乡与乾隆,

县志载平阳乡,范围大致相同,

明清宁都城三纵六横九条街道,

城厢边七条街,与州城67巷道,

相通相连贯通,迎恩街南门外,

溥济街环城南,龙兴街西门外,

古寨街蓟背岭,衙前街今一小,

仄街环城南路,西水井登丰门,

今天的美食街,衙署前而命名,

宁都虔化县衙,始隋开皇18年,

从唐大和六年,筑子城内城起,

修建了衙前街,沿用至清朝末,

老学坪东西向,北宋宁都学校,

建于街巷东隅,留下老学称谓,

老学坪整街巷,众多姓氏祠堂,

如曾姓、温姓、宁姓丁姓苏姓、

汪姓雷姓郑等,著名郑氏祖祠,

位老学坪西口,曾为竹器社地。

州城祠堂之一,北宋皇祐五年,

赣南第一郑氏,出了状元郑獬,

南宋清街新建,重修许多建筑,

明代圣尚书枋、廷尉枋九卿枋,

广循良第一枋,曾氏“宗圣祠”、

东鲁曾氏家庙、曾梅逸翁祠堂,

淮陽彭氏家庙,“黄雲葵翁祠”,

卢太常卢逵祠,街东王氏家庙,

街西丁氏家庙,苏谷臣翁加祠,

街“段氏家庙”,街西孔氏家庙,

1500多年起,其肖田桴源赖氏,

建衙门州署南,悬额“阳都古治”,

地广数亩有仪门、简孚堂思庄楼、

州判廨、吏目廨、常平仓等建筑。

衙后院广植樟榆,皆成参天之势。

有荷池一盈取周敦颐爱莲说之意,

各朝各代州牧县宰,或简政宽刑,

轻徭薄赋重典酷烈,横征暴敛,

历来政令皆此,东广循良第一枋,

是为丁氏家族明代进士丁积所立。

先世原居山东济阳郡,迁入宁都,

始祖丁巨济字雕,唐以武略中选,

任招信将军守虔州。唐咸亨年间,

虔化(今宁都)密石寨土寇作乱,

丁巨济奉命剿寇,清泰皂角树下,

今宁都员布员富,丁氏肇基始祖。

《明史.循吏》“为政以风化为本,

而主于爱民,…申洪武礼制,

参以朱子家礼,择耆老诲导百姓,

良家子堕业,聚庑下日诵小学书,

亲为解说,风俗大变。”

明代广东新会境内多山民风刁悍,

好斗械,其邑难治。丁积知新会,

丁积并常亲自为民讲解《春秋》,

使游手好闲之人改邪从业,

刁悍之民知礼仪而安家居,

新会之地原俗信巫鬼淫祠,

将淫祠庙产拨归烈妇烈士,

无主墓地并命邑人其祭奠,

显贵仗其兄受宠太监权势,

横行乡里,丁积到任凜然,

即没收梁长非法债券销毁,

并将拘捕入狱使豪猾屏息;

著名理学广东新会陈献章,

赋诗曰:“长官愿是丁明府,

甲首终年不到衙”记叙此事。

田埠东龙黄陂杨依,千年古村印迹;

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客家山水旧居;

龙灯龙舟傩戏割鸡,风风火火热闹;

道情表演竹篙火龙,民俗异彩纷呈;

宁静而致远以化人,人宁心静文化;

自宋至清科举及第五百余杰赣南首,

北宋郑獬,赣南状元独领先声;

清初罗牧,江西山水画派始祖。

理学曾兴宗,师从朱熹修正果,

归隐金精山,水竹幽居育良材。

泰山北斗数魏禧,清初散文三家;

三山派易堂九子,文脉辉映宁都;

今世不让前代,昔贤激励后生。

文香远播千载,诗谷频发新芽。

泱泱红色故土,宁都红一片天;

五反围剿斗勇,战斗号角声声;

青山赤土依依,革命先辈踪迹;

宁都之起义,诞生红五军团;

宁都之会议,小源青史留芳。

少共国际师,大校场誓师出征;

翠微峰战役,山地里剿匪攻坚。

烽熄宁复宁,山水静地宁家静,

祈愿承续,再造辉煌新宁之都!

搜索更多有关“史记夏都 史记,宁都表”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