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白居易以镜赠别前八句 白居易的深秋绝句露似珍珠月似弓

人气:224 ℃/2024-04-01 14:55:33

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以通俗的语言,巧妙的结构,浓郁的诗意,描绘了晚秋江水、月夜的自然景观。仅有四句诗,却高度凝炼地写出秋夜江面的壮阔、绚丽,给人以身心愉悦的感觉,带给你美的享受,被唐朝诗坛称为写景的绝句。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的大意是:深秋的傍晚,夕阳即将接近地平线,那一道道金光似乎并没有一下子减弱,它以绚丽的亮光铺在宽阔的江面上,夕阳透过云层和树荫,晚霞与夕红并丽,染成一片半红的独特风景,映照在江面上,像铺就的五色布,奇丽壮观。

更惊奇的是,晚霞满天又升起了一勾弦月,九月初三的夜晚真是可爱,晶莹的秋露滴在草叶上,与弦月相衬,就像一串串珍珠串在一起,组成秋夜清丽图。

白居易这首诗,主要对太阳西沉到新月初升这段时间的景物进行描绘,这正是诗人构思奇妙的地方。四行诗,两幅画面,时间:傍晚和夜晚。一幅是夕阳、晚霞、江面组成的图,另一幅是月亮升起,露珠晶莹的夜色;两者分开,自成一景,两者合起来,便成妙景。

前两句写夕阳映照的江面,“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映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铺”字足见诗人观察力极强,大家知道,夕阳西下几乎是贴进地平线的,尤其在江边,这种感受更加深刻。因此用铺字显得生动、形象、且真实感人,照和铺同是动词,但在此时的语境,选择铺字更贴切和自然。同理,如果在白天用铺字,反而显得造作,因为白天的太阳是当空的,当然用“照”正确。诗人用“铺”字,有其意境的考量,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用“铺”字显得平缓、柔和,给人以安闲、亲切的感觉。

接下去“半江瑟瑟半江红”是承接上句,阴阳映照的景色,这里写到了颜色,由于光照不均,有的地方呈红色,有的地方由于山林的缘故呈翠色,这样就有了“瑟瑟”的形容,使夕阳变成了动感,江边在一明一喑的光照中,波光闪动,倒影成趣,却又是一道亮景。

最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写弯月初升的景象。月亮出来了,正是弦月的时候,它细细弯弯的,形似弓状,九月已是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大,露珠已开始显现,夜里叶草上会含上几滴晶莹的露珠,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透亮。这只是平常句,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

然而,诗人却不是这样平白想象,诗人通过“露”“月”的视觉描写,以珍珠和弓作巧妙比喻,来为大自然着上几层颜色,构成形色兼备的景致。但是,中间似乎缺了时间的连接。

“九月初三夜”的“夜”字,无形中把时间连上了,大家看,标题中的“暮”与“露”“月”相接,自然形成一幅完整的江边暮夜图,而此时诗人漫步江边,观赏这来自大自然的景观,表达出诗人热爱生活,想往大自然的自由奔放之情。

搜索更多有关“白居易以镜赠别前八句 白居易的深秋绝句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