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开篇古文: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渐入佳境与望尘而拜

人气:252 ℃/2024-04-19 21:44:23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渐入佳境

【典源】《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顾恺之)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晋书·顾恺之传》也载此事,“渐至佳境”作“渐入佳境”。

【释义】甘蔗下部比尾梢为甜,顾恺之从尾梢吃起,愈吃愈甜。后遂用“渐入佳境、啖蔗入佳境、啖蔗过尾、啖蔗、倒餐蔗、尝蔗美、蔗境”等比喻境况渐好或兴味渐浓。或喻年老幸福的境遇。

【渐入佳境】朱自清《歧路灯》:“我初读此书,翻阅第一回,觉得没味,便晾在一旁;隔了多日,偶然再翻第二回,却觉得渐入佳境,后来竟至不能释手。”

【啖蔗入佳境】唐庚《立冬后作》诗:“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啖蔗过尾】黄遵宪《番客篇》诗:“啖蔗过蔗尾,剖瓜余瓜囊。”

【啖蔗】韩愈《答张徹》诗:“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苏轼《次韵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二出:“乍温存笑眼生花,正渐入欢肠啖蔗。”

【倒餐蔗】戴复古《客游》诗:“倒餐甘蔗入佳境,昼著锦衣归故乡。”又《送吴伯成归建昌》诗之一:“无因暗投璧,有味倒餐蔗。”

【尝蔗美】赵翼《闻心余京邸病风却寄》诗:“只拟老当尝蔗美,谁知上是积薪多。”

【蔗境】严复《侯生行·丈夫蔗境在倒啖,蔡泽年寿须安排。”

望尘而拜

【典源】《晋书·潘岳传》:“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又“安仁(潘岳的字)挟弹盈果,拜尘趋贵,斯才也,有斯行也。”

《晋书·石崇传》亦记其二人见贾谧车,“降车路左,望尘而拜”。

【释义】潘岳、石崇等人一见权贵贾谧的车尘,即行叩拜。后遂用“望尘拜、拜后尘、拜尘、望尘态、望尘迎”等形容谄事权贵,卑躬屈膝;或谓仰望。以“拜尘友、望尘友”等指奸佞之辈。

【望尘拜】赵翼《有以疏慢见责者书以志愧》诗:“望尘未惯车前拜,樗散孤踪敢不恬。”

【拜后尘】舒位《石季伦潘安仁》诗:“思归引与闲居赋,何苦低头拜后尘。”

【拜尘】王维《送高判官从军河西序》:“奏事宣室,紫绶曳地,金印如斗,列居东第,位为通侯,旧友拜尘。”

【望尘态】陆游《化成院》诗:“高人遗世事,跏跌穴蒲团,作此望尘态,岂如返巾冠。”

【望尘迎】韦应物《寄洪州幕府庐二十一侍御》诗:“同是趋府客,此日望尘迎。”

【拜尘友】刘禹锡《望赋》:“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望尘友】苏轼《题右军斫绘图》:“兰亭之会或以比之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尚不堪作奴,而以自比,决是宋晋间妄语。”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搜索更多有关“开篇古文: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渐入佳境与望尘而拜”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