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浮生六记芸娘怎么相处的?万千男性追捧的贤妻芸娘

人气:212 ℃/2023-11-17 02:48:38

“姐姐的心跳,怎么像捣米一般?”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思摇人魂魄。

沈复和陈芸的爱情是让人遐想和羡慕的,不止一位名人说过“芸娘是世间最可爱的女子。”

男人眼中的芸娘

卷一和卷二是《浮生六记》中最精妙的部分,不能直接略过。先来看看男人眼中的芸娘是什么样子。

天生聪慧是肯定的,陈芸牙牙学语时,便能背诵《琵笆行》。四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弱母幼弟的生计便着落在她指尖上的辛劳,也就是说小小年纪,陈芸已经靠做女红养家了。

好在她的秀雅灵巧博得沈复倾心,长大后嫁入豪门,不再为衣食发愁。

婚后的日子,夫唱妇随,良人一对。

不管是江上游玩,还是郊外闲住,夫妻俩的确志趣相投,沉迷其中。陈芸在生活中费尽巧思,深得丈夫欢心和一帮朋友的推崇“非夫人之力不及此。”

她女扮男装随夫出游;她以回娘家为由骗公婆跑出去和丈夫谈诗斗酒;她为了帮夫君纳小妾,不惜和娼妇结拜;她为了男人们尽兴,不动声色的拔钗沽酒。这就是男人眼中的芸娘,一切以男人马首是瞻,且毫无怨言。

我曾经默想:妲己以色侍君,芸娘是以贤良侍夫,结果都一样,男人们晕头转向,一个国亡了,一个家散了。

这么好的芸娘,为何屡次被公婆赶出家门?

一、分不清轻重,对婆婆肆意欺瞒!

公公表露出要找小老婆的意思,沈复为表孝心,写信让芸娘代办。

两百多年以前,婆婆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像给丈夫择小这件事,非大房不能办。可陈芸倒好,不仅越俎代庖,还偷偷摸摸。要知道她的婆婆也是她的姑姑,原本是亲近她的人。

婆婆看到姚姓女子,问她是谁?芸娘回答,过来找我玩的邻居。

别说那个年代的婆婆不能忍,放到现在也不行吧!把谁当大傻子呢?骗人的话,张嘴就来。

反正我表示忍受不了欺骗。

二、不懂量力而行,随意给人做保

一介女流,既不挣钱养家,又不会规劝夫君上进,家道已经中落了,还有什么底气给人做保呢?

我认为给别人做担保,首先自己得有偿还的能力吧。而不是见了讨债人,马上起急,写信跟丈夫要,跟公公要。

卷一的时候,沈复特意交代,芸娘是一个重礼节的人,谦卑和顺。

不懂,在这一刻为何突然就言语失当,冒犯了家公。

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且称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谬之甚!

仔细一想,她公公应该是借故发难。陈芸给沈复信中写道:令堂认为老人生病,皆因姚姬的缘故。不如让她借口回家,这样我们大家都可免担干系。

最懂男人心的芸娘,此刻却犯了致命错误,居然给丈夫支招,让公公心爱的姚姬回家去。

做事没有章法,且不考虑后果。贤良之人应安于本分,瞎做什么保人。而后,一个姚姬,让芸娘先是得罪了婆婆,后又开罪公公,还真是得不偿失!

三、不尽父母职责

卷一卷二满纸的花红柳绿和耳鬓厮磨,幸福极了。卷三画风突变,马上就开始愁云惨雾了!

看书的好心情被一场骨肉别离的场景,完全冲散。而后猛然惊醒:原来他们是有孩子的人呀!

可怜青君才十四岁,已经开始操持家事了。时值隆冬,棉裘衣物尽数典当,青君衣衫单薄,瑟瑟发抖,却安慰父母说“女儿不冷”。

儿子逢森十二岁,也不能再读书了。沈复托朋友让儿子跟着别人去学经商。

为躲避债务,两口子早上五更偷偷离家。儿子突然大哭:“呀!我娘不回来了!”这一去,果然是母子永别。

青君聪颖懂事,却抵不过命运安排。在父母逃难前夕,她成了童养媳。就像芸娘自己说的:“王家那孩子懦弱无能,偏又无家业可守。”意思是女婿穷且无能,可惜了女儿。

芸娘病重而亡,她的儿子逢森也在十八岁那年,病死在学徒路上。

逢森只在卷三出现。他的两次大哭,一次与母永别,一次与父永别!想来,还真是让人肝肠寸断,无法原谅他们的神仙父母。

夫妻俩再怎么有情趣的生活方式,少了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责任感,都让人无法赞同。

四、看不清时事,自取其辱

且不说陈芸为丈夫纳妾的心思是怎么来的,就说过程吧。

“你家姬妾岁美貌,风韵却稍逊。”这是芸娘对沈复表妹夫说的话。我理解是她的好胜之心,一定要为沈复找一个形神俱佳的姬妾。

那会儿沈复已经囊中羞涩了,芸娘却还在找妾的路上苦苦寻觅。直到遇见憨园,俩人一见如故,焚香起誓,结为姊妹。

沈复用“一泓秋水照人寒”来形容憨园容貌气质的不俗,看来的确是佳人。

一句我也喜欢她啊,看出芸娘对憨园的用心是真情实意的。

陈芸忘了此时的境地,自己三餐尚且无以为继,拿什么去养一个志趣相投的姑娘呢?

最终,憨园被有财有势的掳了去。芸娘抱恨终身,念叨不止:“憨何负我!”这成了她早逝的又一个原因。

有句话叫穿什么鞋走什么路,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沈家这会儿已比不得从前了,还纳什么妾。就算有此心思,也没必要志在必得吧。

陈芸的很多做法,都让常人难以理解。永远的分不清主次,分不清轻重缓急,也看清时事,总是想当然的,我要这么做是为了他人着想啊!

穷也要苦中作乐,拔钗沽酒!

结语:

一个人做错一件事,两件事,还能以误会相解释。做多了,就是不精明,最起码是不通晓世故。

陈芸生来灵巧,兰心蕙质,却活的不得章法。也许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柔弱没有主见,导致她在人情来往上不通达。

夫妻俩皆没有养家糊口的责任心,光靠诗酒花的浪漫消耗别人,这样的人生真的是连亲生父母都厌弃。只能说生错了年代吧,他们的爱好放现在,应该吃喝不愁,都是优秀的园艺师。

陈芸的一生似乎只为取悦沈复一人。她在小情小趣上用心十足,却在为家人生计上常常拆东墙,补西墙,没有远虑。导致了儿女的悲剧人生。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成长,而不是纵容他坐吃山空!四十多岁的年纪,陈芸还说出:“我死之后,父母之心定可挽回,夫君也可再无牵挂。”似乎不回到父母身边啃老,日子是过不下去的。

看来《浮生六记》终于明白,为何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后,故事都会戛然而止。看来柴米油盐的生活经不起推敲,结果只能顾此失彼。神仙爱情只限于两人世界,不能包容更多。

陈芸屡次被公婆赶出家门,算不上无辜。沈复一生没有考取功名,上班挣钱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家花销,全靠父母贴补,一双儿女,公婆不管不顾后,也任其自生自灭。

对于没有希望,看不到未来的孩子,父母是寒心的,也是狠心的。儿子的不好全是儿媳的不好,毕竟近墨者黑,她难辞其咎!

搜索更多有关“浮生六记芸娘怎么相处的?万千男性追捧的贤妻芸娘”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