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儿歌完整版:卖报的孩子荡起了双桨

人气:288 ℃/2024-02-01 02:34:59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

实不相瞒,这又是一句带着旋律的话。光唱还不算,对很多人来说,有些儿歌就像是带着魔法,能钻入心底,漾出那段涂写着童真与甜蜜的时光。

在穿越百年的红色音符中,儿歌是特别美妙的存在。这些写给孩子的歌曲,饱含着创作者对孩子们美好盼望,希望他们能成长在幸福的和平时代中。于是,一代代的儿童们,听到了抒情的《小燕子》,欢快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热情的《歌声与微笑》……

这些悠扬灵动的旋律飘过大街小巷,许多静驻在脑海深处的儿时记忆被悄然唤醒。

可以说,这些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红色儿歌,都是极为“出圈”的“爆款”。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吧。

“黄金时代”:童声唤光明,歌唱新中国

“儿歌”像是常伴身旁的好朋友。

千百年前,街头巷尾的孩子们便会咿咿呀呀地唱起“童谣”,在牙牙学“曲”中识礼仪、习规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稚嫩的童声哼着“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诉说着旧时生活的底色与疾苦。

侵略者举起刺刀践踏中国的土地,孩子们哼着“捉鬼子、炸地堡,还要送我河东看姥姥”,期待着抗联战士们一夜安睡,养足精神痛击敌寇。1942年,人们饱尝“扫荡”的痛苦。参与过华北敌后游击的作词人方冰和作曲人李劫夫,见过很多孩子为抗日送信、带路、甚至付出生命。两人虚构出“王二小”这样一个人物,致敬牺牲在反“扫荡”斗争里的小英雄,这便是那首《歌唱二小放牛郎》。

不久后,战地歌咏团高唱起来“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我们的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在山间”。人们传颂起小英雄的故事,与敌人抗争到底的信念越扎越深……

直白的歌词痛斥着贼寇的可耻行径,也诉说出炙热的渴望。这样的歌声飘了多久,向着光明的追寻便持续了多久。直到1949年10月1日那天,鲜艳的红旗昂然升起,人们迎来了崭新的好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各艺术领域的组织协会也相继成立,属于文化与艺术的舞台渐渐构筑成型,“儿歌”真正迎来了“黄金时代”。

此时,富含着浓郁情感色彩的儿歌,成了人们欢庆新中国成立的浪漫寄托。哪怕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也能跟着大人一起咧着嘴、拍起手,哼唱当时“流行”的儿歌《我是一个小画家》——“我是一个小画家,画了一朵大红花。”

与此同时,趣味与纯真的儿歌,在专业词曲作家的创作下找到了独特的生长机会,《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其中一首。这首儿歌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在20世纪50年代唱响于大街小巷。

电影《祖国的花朵》剧照。来源/网络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样让人一听便能“入景”的歌词创作,当初可让乔羽犯了难。

刚开始,乔羽想不到合适的歌词,一天,他和女友在北海公园租了条小船,泛舟湖上。不经意之间,乔羽突然看见迎面而来的船上坐满了孩子,他们坐在船上,神情悠然、嬉笑热闹,原来这是一群少先队员。这一幕撞进了乔羽内心,一句歌词在脑海中成型——“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

灵感一来,乔羽兴奋得顾不上泛舟,连忙上岸创作。无独有偶,也是在同影片小演员们泛舟戏耍的过程中,34岁的曲作者刘炽捕捉到了想要的节拍,用悠扬婉转的旋律描画出倒映的白塔、顽皮的鱼儿和凉爽的风。

1955年,电影《祖国的花朵》上映,影片描绘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场景里有这么一幕——湖面上,一支小船悠然前行,孩子们坐在船上,穿着绸子制成的裙子、长灯笼袖的衬衫,齐唱着这首歌——“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碧波漾出涟漪,也将旋律漾进了无数观众的心。一时间,《让我们荡起双桨》被传唱开来,传递着少年们朴素的喜悦——“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歌声清脆悦耳,真正的新生活,开始了。

创作热潮:长在红旗下,童真诉真情

如枝桠遇春阳,进入60年代后,“儿歌”的创作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繁荣”的一大表现是创作队伍的壮大。除了专业的作词作曲者,孩子们也拿起了笔,在旋律中揉合着期待与想象,用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吐露起最简单质朴的热爱,漾出一首首别样的“红色儿歌”。

“I love Peking , I love Tian An Men.”

1969年的一天,英文课本上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跃入了13岁的上海市常德路第二小学学生金果临的内心。“北京天安门”就像一粒小种扎进了他的脑海,他回想起曾看过的电影纪录片里的画面——雄伟的广场上,旗杆高耸,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

小小的笔头提了起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歌词——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

后来,这首词发表在杂志上,被金果临的堂姐、上海第六玻璃厂女工金月苓读到。歌词激发出了创作欲望,凭借着纪录片中领袖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场景,一段旋律渐渐在心中成型,金月苓写下了曲谱。

1970年,儿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投稿前,金果临将题目《金光照的全球红》改为《我爱北京天安门》,后来编辑调整了部分歌词,1972年,歌曲正式定稿,并被传唱至今。也是这一年,金月苓穿着奶奶特意给的毛呢裤,坐着火车来到北京,带着些许害羞,在天安门前留下了几张照片。十年后,借着出差的机会,金果临来到北京,与自己笔下的“天安门”正式见面。

这一时期,越来越多被搬上大银幕的爱国电影也成了“红色童谣”诞生的摇篮。

1973年的一天,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创作员魏宝贵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正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此番通话只有一个目的,请魏宝贵为正在筹拍电影的主题曲作词。兴许是觉得任务过于重大,魏宝贵婉言拒绝了,没想到第二天,为了歌词急得满头大汗的作曲家傅庚辰带着剧本直接找上门。就这样,作词的任务就落到魏宝贵和另一位创作者邬大为的肩膀上。

正逢盛夏,天气炎热难耐,两人光着膀子,拿起蒲扇,还拿了一口大浴缸盛满水,以供临时解暑,就为了能按时保质地写出拿得出手的歌词。一字一句品读剧本的过程中,两人慢慢体会原作故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红军战士和群众英勇无畏,尤其是主人公儿童团员“潘冬子”久久驻留在两人的脑海里。带着感动,两人决定,一定要写出铿锵有力的歌词,写出少年革命者的志气!

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时而沉思,时而争论,两个小时后,歌词终于成了型。

1974年,这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上映,影片中的少年英雄潘冬子,在父母的影响下投入斗争,打土豪分田地,抗住了敌人的万千酷刑,获救后继续战斗,掩护乡亲们撤退,送情报、打游击,最终成功与父亲见面,带上了闪闪的红星,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红星在潘冬子帽檐上闪闪放光的同时,主题曲也开始传遍大江南北——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可爱的潘东子。来源/电影《闪闪的红星》截图

与此同时,儿歌天然具有的“教学”本色也逐步回归,伴随着对礼仪文化、精神信仰的朴实书写,儿歌也成为歌颂精神的载体。

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布了*********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负责歌曲创作的是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创作组的吴洪源。他在思索中突然忆起一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个小时后,《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作完成,经生茂谱曲,当天下午,合唱队唱响了这首歌。

《一分钱》是老师和孩子对榜样精神的崇拜与践行。当时,歌曲创作者潘振声受邀谱写一首“好孩子”儿歌,他想起自己在小学当大队辅导员的时光。那时,自己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孩子们捡拾来的无人认领的“铅角子”(钱币);孩子们放学时,校门外的交警叔叔总是站得笔直,认真维持着交通,孩子会转头回来与交警叔叔挥手道别。

景入了心,词现于纸,就这样,一首传唱至今的儿歌《一分钱》诞生了。这首歌的首尾两句化用了上海民歌《紫竹调》,整体音调上升,几句下来便让孩子们“做好事”后的喜悦跃然纸上。

时至今日,孩子们再难在街上真正拾到“一分钱”,但拾金不昧、善良处世的幸福与坦然已种进他们的心里。这样的信守,融于旋律中,不仅被传唱着,也被传承着。

再次勃发:唱出好日子,风来满眼春

196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英雄小八路》讲述着金门炮战期间少先队员们英勇果敢的战斗故事,一经上映,感动了无数观众。而就在几年前,这些有着“英雄小八路”之称的少先队员的事迹已经深深触动了词作家周郁辉、作曲家寄明的内心,他们铺好纸笔,说干就干,没多久就有了一首曲子的初旋律。

随着影片被搬上银幕,这首旋律也化身为电影主题曲,激荡进观众乃至万千国人的耳朵里。这首歌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78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上,人们一致通过,将这首歌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此后,佩戴着鲜艳亮丽的红领巾,将小手高举过头顶,认认真真敬着队礼的少先队员都学唱起这样的旋律,铭记自己“另一个姓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1978年,随着暖光遍洒祖国大地,儿歌也迎来了第二次的春意盎然。迎着拂面春风,著名作曲家潘振声再次提笔,在望安的词作配合下,又一首儿歌诞生——《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就这样,满园春色落在了俏皮的童谣中,落入了小朋友睁大的双眸中,也闯进了千千万万的国人心头。

璀璨的阳光下,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和成长,词曲家也开始沉下心,尝试用音符勾勒人们守护在心头的希望。

1982年,词作家陈晓光在河北山间采风,遇到一位采蘑菇的小姑娘。孩子告诉他,所采的蘑菇不是自己吃,而是要晒干后拿去售卖。孩子的懂事让陈晓光心疼,他把所见写成了歌词——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群岭和山岗。”

但在最后,他特意补充了一句——

“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经谷建芬谱曲,《采蘑菇的小姑娘》诞生了。悠扬曲调中,生活中的风雨被心头的从容冲淡,透出笑对生活的坦荡。

带着心头的暖意和从不停歇的步伐,大伙儿走呀走,行呀行,一只东方雄狮也在世界的瞩目中挺起了身姿,发出了雄鸣。这样的心境渐渐汇入不同旋律中,化作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童谣,一句句温暖可爱的歌词,描摹出人们目所见、心所望的五彩斑斓的好日子——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

国人的路越走越宽,纯真质朴的儿歌也在时代契机下点缀进历史,成为无数珍贵历史的摹写与见证。

1925年3月,留学于美国的爱国诗人闻一多痛心于祖国母亲的苦难,疾首于彼时侵略者的欺凌,挥笔写就一组《七子之歌》,诗歌里,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等被割让的土地化身为孩童,生生哭诉着自己的遭遇,祈求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

在国人不懈努力下,七十多年后,这样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1997年,为迎接澳门回归,中央电视台特地拍摄了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选用《七子之歌·澳门》为歌词,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李海鹰担任作曲。

不久后,熟悉的诗歌融入婉转旋律,由7岁的澳门女孩容韵琳唱响。不久后,这首歌登上了春节文艺晚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早已长眠的闻一多先生或许不会想到,七十年后,人们哼唱起他曾写下的词句时,已有了从心生出的底气,他和千千万万先辈日夜期许盼望的家国富强、民生安泰,在一个民族的砥砺前行中,终于成真……

时至今日,随着词曲作者队伍的壮大、儿童影视作品的繁荣发展。童谣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打开方式。

2005年左右,年逾古稀的谷建芬决心要让丰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成为儿歌的养料,她开始只为古诗词谱曲,以此创作儿歌。整整十年笔耕不辍,50首古诗儿歌从她笔下脱胎而出,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十余年后,82岁的谷建芬老师带着《新学堂歌》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歌唱之前,她对着观众们深情地说:“我努力地写,希望为孩子留下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长大,去圆我们的梦。”

现在,孩子们或许一字一句地学唱着“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听爸爸妈妈讲述王二小的故事,知道勇敢的先辈们如何面对敌人的刺刀,用鲜血换回今日的幸福;

或许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恢弘旋律中,骄傲地戴上红领巾;

或者注视着电视机里的哥哥姐姐,用稚嫩的声音跟唱着“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

岁月漫漫,童声悠悠,唯一不变的,是漾在字里行间的那抹红色。

或许,这样的红色,已成了童谣的一部分,融进我们的成长轨迹,刻进了我们的基因和血脉。

搜索更多有关“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儿歌完整版:卖报的孩子荡起了双桨”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