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援疆教师采访稿:万里援疆支教路一颗拳拳赤子心

人气:433 ℃/2023-12-05 05:57:07

援疆,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得知需要选派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援疆时,我第一时间征得家人同意并郑重向党组织提交援疆申请。经过党组织层层选拔和体检合格,我顺利接到了援疆的通知,成为浙江省嘉兴市第十批第二期“组团式”援疆教师的一员,也成了第一位嘉兴选派的援疆音乐教师。

红歌教学显初心

如何让援疆之行更有意义?这是接到通知后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再次来到南湖旁,仰望红船,我突然产生了《歌声里的中国》红色教学构思,正值建党百年,把红船精神、把中国共产党的传统革命精神通过歌声传递给沙雅的孩子,让孩子们在歌声中了解中国,了解党史,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进疆后,嘉兴市援疆指挥部举办了第十期第二批援疆人才第一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指挥长姜生明同志在给全体援疆人才和“组团式”援疆教师培训时,提出了三个问题:来疆干什么?在疆干什么?为疆留什么?面对三个直面心灵的问题,更加坚定了我对《歌声里的中国》红歌系列教学的想法,让沙雅的孩子在歌声中听懂中国,坚定理想,奋发图强,厚植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来到沙雅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援疆第一课的任务,我把南湖红船作为为切入点,带孩子们欣赏、演唱嘉兴本土歌曲《红船少年心向党》,让一年级的孩子知道红船、了解红船,唱响红船,播种红船精神的种子。援疆第一课先后在新华社、浙江新闻、教育之江、读嘉等媒体报道,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开启了《歌声里的中国》红歌教学篇章。

我积极尝试在常规教学中安排每月一首红歌教学,我的想法和尝试引起了两位徒弟的极大兴趣,于是我带着她们一起搭建红歌教学框架、制定红歌教学篇章、课程单元设置、年段歌曲安排、歌曲教学设计、歌曲配套材料查找、红歌教学等工作,并形成了大致框架。

不管是红色教学课还是常规音乐课,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每次进入班级都会过来拥抱我,说:“李老师,我好喜欢你啊” “音乐老师,我最喜欢你的课了”,一年级孩子的热情和可爱一直感动着我,激励我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不辜负她们的期待,给他们带去愉悦和美的享受。为拓宽幸福小学红歌教学思路,积极争取后方优质资源参与,嘉兴学校与沙雅幸福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空中云互动课堂,一起学唱《爱我中华》、《祖国祖国我爱您》两首歌曲,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德育导师”付真心

在工作二周后,浙江嘉兴市教育援疆领队许虹艳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虽然知道,一旦答应,工作量会增加很多,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源于奉献。在祖国需要我的土地上发挥我的能量和作用,就是我的援疆初心。

于是,我以“德育导师”的身份加入了学校德育团队,对学校德育工作积极献言献策,与德育室的三位老师一起组织班主任培训、开展“石榴籽”工程活动、学生常规管理等工作。我还和孩子们进行谈心,将爱国爱疆、诚实守信、敢于担当、懂得报恩的思想植入他们的灵魂深处。

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我走进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在家学习情况,对困难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进行帮助,点亮她们的微心愿。

我还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进入社区为当地困难群众送去温暖,用爱心架起“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桥梁。

青蓝结对当尽心

在青蓝结对活动中,我与幸福小学两位年轻的音乐老师结对。

徒弟们好学、认真,面对她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敞开每节课的大门,随时让她们听课。我精心备课,努力呈现出一堂堂具有学习价值、模仿价值、思考价值的音乐课。每月我也至少听取两位老师6节音乐课,并对她们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9月份两位徒弟同时接到了阿克苏地区级的录像课和教学设计比赛,在接到任务后,我对两位徒弟在选课、教案设计、课件制作、上课等方面进行积极指导,反复修改,反复磨课,多次给徒弟当学生,让她熟练教学,尽我所能帮助她们在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上有大步提升。

除课堂教学,我积极带领她们进行校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目前《歌声里的中国:在“组团式”援疆教育背景下红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研究》已经在实施当中。

合唱指导润童心

合唱指挥一直是我喜欢的专业,有幸在2019年被推举为浙江省合唱协会理事、南湖区合唱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在赴疆之前,不管是我的合唱指挥恩师桑叶松老师,还是南湖区合唱协会都对我寄予厚望,让我把最先进的合唱理念带入新疆,带给沙雅的孩子们。

来到幸福小学,我主动申请带合唱队,招募了2-5年级35名学生。刚跟孩子们接触,我就发现她们没有接触过合唱,音准上有很多问题,我告诉自己不能急,静下心来慢慢教。孩子们谱子不会唱,我就从识谱开始教;孩子们音不准,我就带他们从最简单的七个音符开始唱,谆谆教,循循唱,一点一点下来,现在孩子们已经能演唱简单的两声部歌曲了。

无论身在何方,我的教育初心始终不变。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肩负起责任担当,既然来了,就要把援疆之路走好。一段援疆支教路,一颗拳拳赤子心,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 李敏育)(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搜索更多有关“援疆教师采访稿:万里援疆支教路一颗拳拳赤子心”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