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伯恩光学大剖析 伯恩光学,突然消失

人气:170 ℃/2023-11-27 19:04:25

《福布斯》杂志最新公布的2017年香港50大富豪排行榜,伯恩光学老板杨健文夫妇以83亿美元的身价名列第八。杨健文及其身后神秘的伯恩光学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在外界看来,伯恩光学是一家异常低调的公司,至今没有官网,老板亦很少接受外界采访。

公开资料显示,伯恩光学成立于1986年,为港资私人企业,原为富士光学有限公司及伯恩光学有限公司,2010年,正式整合为伯恩光学有限公司。

作为苹果供应链上的神秘巨头,伯恩光学在2016年初略微高调了一把,曾喊出“2016年要上市, 2016年底融资20亿美元”的计划。不过时至今日,融合和上市并没有看到更多消息。

行业下滑,伯恩能否“独善其身”?

伯恩光学对外的口径一直宣称是行业老大,但外界很难窥知伯恩光学真实的运营数据,杨建文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伯恩光学2015年营业收入为300多亿元,2016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400亿元。不过去年营收真实数据如何,目前尚未披露。

而从行业看,不少苹果供应链公司去年并未能延续高歌猛进的势头。

大背景是,2016年,苹果营收出现了15年来的首次年度下滑,净销售额下滑了7.7%,运营利润下滑了15.7%。苹果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称,公司没有实现营收和利润目标,2016年销售额为2156亿美元,较2236亿美元的目标低3.7%。运营利润为600亿美元,较603亿美元的目标低0.5%。

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iPhone主要组装厂富士康1月10日公布数据显:2016年收入为新台币4.356万亿元(合1363.8亿美元),同比下滑2.81%。这是鸿海自199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营收下滑,从每个月的数据来看,除了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22%外,其余季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无独有偶,苹果公司的盖板供应商,伯恩光学的直接竞争对手蓝思科技,2016年业绩预告也显示,公司自创立以来第一次遭遇了业绩下降。

伯恩光学是否受到这波行业的冲击尚未可知,但是一些第三方数据似乎能管窥大势。

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以下简称“旭日数据”)是行业内知名的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经常披露第一手的行业数据和消息,部分数据来自海关,准确性颇高。

2016年3月起,旭日数据开始对外发布玻璃盖板出货量排行榜,前三个月内,伯恩光学一直名列榜单第二位,出货量与第一名蓝思科技相差不多,但远远超出第三名。

但是,从7月份开始,伯恩光学的名字却悄然从排行榜上消失了。(如下图所示)

出货量数据突然“消失”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手机产业链数据挖掘机构, 2016年3月开始,旭日数据开始推出玻璃盖板行业的出货量排行榜,该排行榜数据来自于权威的海关数据。由于玻璃盖板绝大部分都由上游盖板企业出口给台湾、日韩等外企大厂,国内下游手机品牌是通过这些大厂经过贴合等其他工艺后再出口转内销,故海关数据最能够真实反映出货量数据。

这从伯恩光学解释交税数少的媒体报道中也能得到侧面印证:2013年时惠州伯恩光学产值就已超过了100亿,只是,当年伯恩光学贡献惠阳当地的税收仅为1.9亿元,《南方日报》曾称:伯恩光学的公司性质为外资企业,绝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外,享受出口退税优惠。

《南方都市报》曾报道伯恩光学入驻惠阳对该区主要贡献: 2015年该公司实现工业产值217亿元,上缴税收4.2亿元。然而有趣的是,作为同一性质的公司,蓝思科技2015年财报显示其营收172亿元,90%以上产品出口,在浏阳上缴税收却达到了13.18亿元。

旭日数据显示,2016年3月至11月,蓝思科技一直排名玻璃盖板行业的出货量排行榜第一位。3月份,蓝思出货量为15kk(1kk=1百万个),4月-11月,蓝思的出货量分别为33kk、32kk、31kk、35kk、36kk、34kk、34kk、41kk。

在蓝思之后,则是伯恩光学,两者相对于第三名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2016年3月,伯恩光学(伯恩光学)的出货量数据为13kk,排名第二;2016年4月,伯恩光学以30kk的出货量依旧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从4月开始,排行榜中加入了各厂商对应的主要客户名单。蓝思的主要客户为苹果、三星、乐视,伯恩光学的主要客户为苹果、三星、中兴,由此可见,在蓝思和伯恩光学在高端产品(苹果、三星)中存在直接竞争。

2016年5月,伯恩光学的出货量降至29kk,但依旧排名第二;2016年6月,伯恩光学的出货量数据恢复至30kk。

不过,从2016年7月开始,一直排名第二的伯恩光学从该排行榜上消失了。2016年7月-11月,在该排行榜中,其他厂商名次上升,但其出货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同样,蓝思下半年的玻璃面板出货量较上半年有了明显增长,但增长幅度为4kk左右,即使是11月放量至41kk,显然这是行业季节性变化的原因,而不是取代了伯恩光学以往的出货量规模。

显然,伯恩光学出货量数据的消失并不寻常。那么,为什么伯恩光学的玻璃盖板数据突然从排行榜上消失了呢?是下降厉害,还是为了自圆其说?这目前仍是一个谜。

停滞的上市步伐

长期以来,伯恩光学的名字就和蓝思科技的名字如影随形。从行业的角度看,蓝思科技和伯恩光学是玻璃盖板行业当之无愧的两大巨头。这两家公司几乎承包了苹果、三星等高端手机的玻璃盖板业务。

从2016年3月-6月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双方玻璃盖板的出货量十分接近,但伯恩光学一直被蓝思压制,这显然是对伯恩光学长久以来编织的行业老大形象彻底颠覆。

由于伯恩光学没有上市,其财务数据不透明,不为市场知晓。不过,在多次的媒体报道中,伯恩光学以及其创始人杨建文外界强调的信号都是:伯恩光学是行业老大。

2016年1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杨建文时,杨建文表示伯恩光学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屏幕玻璃供应商”,“全球市占额超过60%”。

然而,如果按照旭日数据引自海关统计而做的玻璃盖板排行榜来看,蓝思尚且领先,伯恩光学所谓的“全球市占额超过60%”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在《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中,杨建文也宣称“深圳和惠州两大生产基地的年总产值超过300亿元”,“苹果、三星、HTC、索尼等国际品牌的订单占公司产值的90%”。而杨建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预计(伯恩光学)2016年伯恩光学产值会在400亿元以上”。

而出货量更大的蓝思2015年收入仅为172亿元,所以伯恩的数字实在让人费解。

除了营收让人费解,伯恩光学的上市计划依旧没有见到实质性进展。

面对智能手机以及玻璃盖板行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1月,伯恩光学总裁杨建文向媒体证实称,其公司已正式启动上市,计划2016年底融资20亿美元,“至于在A股,还是港股,目前还未正式确定”。

市场普遍猜测,伯恩光学启动上市源于受到了蓝思科技上市的刺激。2015年初,蓝思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之后动作频频,先后推进了增发以及债券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猛发展。虽然2016年业绩跟随行业受到了波及,但其先在湖南加码投资,又在东莞布局,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伯恩光学2016年400亿的目标是否达成,但其2016年上市并融资20亿美元的豪言显然已经落空。鉴于目前市场情况,其谋求A股上市短期内几乎不可能,所以转而寻求在港股市场IPO可能相对容易。

只不过,制造业在港股市场的市盈率及受欢迎程度向来一般,不知道伯恩光学消失的出货量数据和上市计划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或者,还出不出现。

搜索更多有关“伯恩光学大剖析 伯恩光学,突然消失”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