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山西壶关太行大峡谷路线图:穿越太行山壶关大峡谷

人气:376 ℃/2024-01-07 13:48:29

穿越太行山壶关大峡谷

2014年4月24日。告别郭亮村,乘景区的中巴从崖上人家出村,经南坪到万仙山景区停车场取自家车。向太行山壶关大峡谷进发。

行车线路

郭亮村 ← 近80公里车程近2小时 → 山西壶关大河村←17公里→红豆峡←17公里→黑龙潭

太行山。蜿蜒起伏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绵延800里。

据称,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多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部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太行山壶关大峡谷是我国十大著名峡谷之一。

太行山区,东西方向的峡谷众多,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 太行山大峡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泛指太行山区所有的大峡谷。

狭义:特指太行山区的某一大峡谷。

太行山壶关大峡谷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西起王莽峡,东至大河村,全长近30公里,总面积5 848公顷, 最高海拔1705米。 太行壶关大峡谷是一个峡谷群,这几年新开发了三大主峡景区,由西向东分别是:

王莽峡:十八盘、阁老陵、锡崖沟景区;

五指峡:五指峰、黑龙潭、羊肠坂、紫团山、白云寺、真泽宫、仙人桥景区;

龙泉峡: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万佛寺、女妖洞、大河关景区,

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现在开放的景区有黑龙潭、紫团山、红豆峡、青龙峡四处。我们计划只游览红豆峡、黑龙潭。

太行壶关大峡谷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独特奇异的自然风光。这里有有浓荫蔽日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绢似练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引人入胜的溶洞,古老肃穆的庙宇,令人神往的传说,还有北方罕见的红豆杉。

2014年 4月 24日 11:25 大河村

悬崖下面红色标语牌:旅游兴百姓富。蓝色路牌:大河桥。大河村是壶关大峡谷的东入口。从这里往东是河南省林州市,著名的红旗渠和南太行山大峡谷就在那里。

壶关大峡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而且有名胜荟萃的人文景观,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河村,古称大河关,是山西和河南的分界。在文革时期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据史载: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

太行壶关大峡谷自 古以来,吸引了许多封建帝王、文武百官、文人骚客、专家学者到这块风水宝地游览观光。

据称从公元前ll世纪周文王姬昌领兵讨伐商纣盟国黎侯来到大峡谷开始,先后有近十位帝王驻跸此地。他们是: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匈奴汉国皇帝刘聪、羯族后赵开国皇帝石勒、鲜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齐神武帝高欢、雄才大略 唐太宗李世民、风流倜傥唐玄宗李隆基、沙陀族后唐太祖李克用、烛光斧影宋太宗赵光义、附庸风雅宋真宗赵恒。

除封建帝王外,许多文臣武将也在这里尽显风采,其中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和范武子士会君臣,纵横捭阖的苏代、苏厉兄弟,嫁祸于人的冯亭,闻鸡起舞的刘琨,足智多谋的王猛,廉洁自律的王安石。

壶关自古以来便是军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事家们常常在此一决雄雌。

神机莫测的吴起,纸上谈兵的赵括,残忍凶暴的白起,忠君爱国的杨延昭,驱逐鞑虏的徐达、冯胜、汤和,抗日救国的朱德,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我国历史上许多名士贤达学者更对大峡谷的雄浑、豪迈、古朴的民情民风、丰富的物产宝藏情有独钟,留下许多轶事佳话。

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紫团山回车东返,汉经学家刘歆在十八盘被人追杀,三国书法家钟繇隐居紫团山中习字,名士嵇康寻幽探宝,西晋医学家葛洪拜师求艺,东晋旅行家法显、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也都到过这里,考察地理环境,写下不朽的地理著作。

这里还留下许多文人骚客的趣闻逸事、华丽篇章,如唐 代大诗人李白的《北上行》、杜甫的《忆昔行》、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刘长卿的《人行苦热行》、韦庄的《壶关道中作》、韩翊的《送客之上党》、周繇《以 人参遗段成式》、韩愈的《河南府法曹参军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太原府参军苗君墓志铭》、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紫团参》、金代诗人元好问的《宝岩纪 行》、《洪谷圣灯》、明代文学家徐卉的《十八盘》、于谦的《上太行》、李梦阳的《闻壶关寇平侍臣勘功寄赠》、文徵明的《西林草堂记》、当代作家赵树理的 《游紫团洞》等等。

2014年 4月 25日 6:56

这些赞美大峡谷壮丽山河的华美诗文,浸透着大峡谷浓郁、雄浑、豪迈、优雅、古朴的风情,构成 “风从太行来” 这一华丽乐章的主旋,最终汇合成一部 弘扬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雄浑豪迈的交响史诗。

再见!巍巍太行。再见!壶关大峡谷。

目的地:壶口瀑布。

搜索更多有关“山西壶关太行大峡谷路线图:穿越太行山壶关大峡谷”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