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香港经典粤剧文武大戏,粤剧纪录片合晒合尺之第一集

人气:157 ℃/2024-04-16 05:06:16

(本文由卡桐整理、编辑、发布)

粤剧在广东被称为大戏,是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一带以及海外侨胞******地的戏剧,以粤语为表演语言,在唱做念打、化妆、服饰等方面都具有其特色。在粤语中“合晒合尺”读作hap6 saai3 ho4 ce1,其中“合尺”两字则音同“何车”,表示古代乐谱记号方式“工尺谱”中的“合”与“尺”两种乐音,原意是符合音调,后来引申为合拍、满意。

《合晒合尺》是香港无线电视的一部十七集系列纪录片,结合对当代多位老倌的采访和历史影像资料的整合,深入浅出地介绍粤剧的行当(角色)、表演方式、历史起源等,穿插着对粤剧术语的科普诠释。风格轻松幽默,引人入胜。


第一集介绍的主题是生角中的文武生。

六柱制

当今粤剧行当分类是“六柱制”——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二帮花旦、武生和丑生。

六柱制

文武生、正印花旦,相当于戏中男主角和女主角。上图所示是驸马、公主形象。

小生、二帮花旦,仅次于文武生和正印花旦,相当于第二男女主角。

武生、丑生是重要配角,武生多挂须,演出年老角色,丑生则饰演诙谐角色。

文武生

生角可分为三类:

1. 武生。饰演年长角色

2. 小生。饰演风流倜傥的书生

3. 小武。以武打戏见称

后来观众偏重某一生角,文武场都加在一人身上,于是形成了粤剧独有的允文允武的文武生行当。受欢迎程度取决于文武生,他是灵魂人物、一剧之首。

文武生、小生都需要文武全才,“最好能想药材店的药箱一样,人家要什么,你可以演给人看。《帝女花》时要能做文场,《长坂坡》时穿大靠要能做武场。”

小生是六条台柱中的一员,一般是辅助文武生,比如书生戏里就演其书友(同窗),但始终是文武生的副车,相当于轿夫,抬着正印文武生、正印花旦,希望戏更完整。

薛马之争

文武生一般是出色的名演员。二十年代,有“万能泰斗”之称的薛觉先和“伶王之王”马师曾,两人并驾齐驱,一时瑜亮,在革新粤剧方面功不可没。

马师曾多饰演低下阶层,开创乞儿腔,后发展为马师曾腔(旧马腔),其代表作《审死官》至今受欢迎。“马师曾先生自创了一个舞台上的小环节:‘跟我聊天,蹲下来聊,我们平民百姓不能坐太师椅,蹲下……’马师曾一站起来,那班官员又站起来,马一蹲下,他们也蹲下。其实周星驰这班后辈也是学那种形。”马师曾之子马鼎盛如是说。

相反,薛觉先则以潇洒见称,薛腔高雅而大方得体。

两人争相革新粤剧,引入电影手法和西洋乐器。两人的良性竞争在三十年代已揭开序幕,共领风骚四十年。

薛觉先的戏班改为觉先声男女剧团。1933年之后,薛起用上海妹、唐雪卿等女性来演花旦。薛觉先曾在广州一次带病出演,但认为作为演员不能令观众失望,直到落幕后才忍受不住而晕倒了,盖鸣晖评价其为“生于舞台,死于舞台,忠于艺术,对观众很负责任”。

文武生之争实际上是团与团之争,会直接影响整个团的演出量及收入。

自从全女班和男女合班的出现,粤剧不再是早期的男性天下。由五十年代开始,女文武生崛起,例如有梁无相(《苏小妹三难新郎》)、李凤声(《假玉郎》)、邓碧云(《假玉郎》)等等,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一代名伶任剑辉(《狮吼记》),其风魔万千女戏迷,被称为戏迷情人。承接任姐(任剑辉),徒弟龙剑笙(《三笑姻缘》)成为雏凤鸣剧团的女文武生之后继续颠倒众生。

盖鸣晖是新一代女文武生,台上一派风流俊雅,台下虽作女儿打扮,但举手投足都充满英气,台上台下都融为一体。她说,文武生在剧团里的地位很重要,肩负的重担是生活、戏班的架构,实际上关乎生死存亡,整个班收入几乎全靠文武生,因为他是票房的号召力,观众认为他能担起头牌。文武生作为戏班龙头,承担的压力首先以现在来说是“票房”,然后是演出保持质量,因为现场演出是不能重来。女子出演文武生是会遇到困难,比如魄力不如男子,要花很多时间和精神来锻炼自己、将勤补拙,加之女子反串要学男声变低。带病上阵是经常的事,打针开嗓,为的是尽量保持质量。

化妆

傅粉何郎。

文武生的舞台化妆讲究,常常要经历吊眉、勒头等让演员感到辛苦的步骤。何非凡(《七贤眷》)俊俏扮相配合别具一格的凡腔艺术,深受女戏迷的爱戴,被称为“女人汤圆”。

男性角色须画粗眉,眼耳口鼻线条较粗,而女性角色如花旦则是细眉,眼睛线条也细,会在凤眼的基础上画得更夸张,红白分明,方便整个观众席都能看得清楚。

粤剧演员谢国璋介绍粤剧化妆步骤如下:

  • 首先是涂白粉底,使人脸俊秀;
  • 再上红色的湿胭脂,会有红白分明、轮廓突出的效果,鼻梁处尽量不要歪且颜色不能太深,对于高鼻梁者须画淡些。红胭脂讲究均匀和渐变,眼部最红,渐变至脸颊最淡;
  • 然后画眉,先吊眉勒头后画眉则显得更加精神,眉要画得笔直且有气势,配合夸张的脸部化妆,就算是关目也使观众看得清楚;
  • 轮到眼部,则不如花旦讲究,只需使眼睛轮廓更分明、更大,眼尾长,不同于花旦所追求较尖的眼头和眼尾,粗眼线是为了达到强调眼神的目的,即“关目”;
  • 接着画唇,不同于花旦把唇形画得像心形而突出中间的喙,男性角色则尽量不画得明显,而无论男女,唇形轮廓都要分明,不能很柔和或渐变。

粤剧演员谢国璋在化妆

总之,化妆要不断研究最适合自己的妆容。

服饰

袍笏登场。

着装一丝不苟,主要以明代服饰为主流。粤剧名伶中要数薛觉先最为重视穿戴,他曾说过“懂得装扮就等于懂得演戏”,并将京剧的化妆服饰引入粤剧。粤剧服饰精细,而文武生对此毫不吝啬,所以其行头价值不菲。薛觉先之徒林家声承继先师而对服饰设计非常严谨。

文武生演员会在身上加棉衣使身形显得笔挺、威猛,于是有句戏言“冬天冻死花旦,夏天热死文武生”。

生角的服饰除了有文武生之分,还有阶级之分。

文生常穿“海青”。

海青

富书生戴“福儒巾”,未有功名的书生往往戴“日字巾”。

福儒巾与日字巾

有官阶则戴“纱帽”,着官袍,袍上根据身份不同而绣上不同花纹,代表不同官阶。

纱帽与官袍

武生如元帅则有“大靠”(即战袍)和“背旗”(象征帅坛点将的四支帅旗),元帅头戴帅盔,称为“大额子”,上面插着象征胜利的雉鸡尾。

武生服饰——大靠、背旗、雉鸡尾

形体

七尺昂藏。

不论文武,生角大多会穿高底的鞋,迈开四平八稳的方步以显男性豪迈粗犷的气质,有如当年麦炳荣(《百战荣归迎彩风》)。

文生鞋

练功,首先是提腿,把腿放在椅背上,一点点提高,然后呈一字。“‘籴’唐旦,‘籴’手下,然后才练拉扯(在台口说话)。”罗家英如是说,“拉扯再晋升,可以做第几式那些,从第四式、三式升到二式。”

文武生除了领导才能,艺术修养也不容忽视。

曾有言,三年出一个状元,十年也出不了一个老倌。


术语小讲

煞科

粤剧里指散场。写在剧本的结尾,表示戏的结束,或者以一个滚花做结尾。引申到生活中形容这样的情形:当大家处得不愉快、以后不做朋友。

拉鸡尾

鸡尾是将军插在头上的一对雉鸡尾,表******风。每逢将军凯旋归来,他一定会拉鸡尾、扎架。形容得胜、威风。

该纪录片在Bilibili弹幕网、优酷网站均有全集资源。

参考来源

图片来源:《合晒合尺》

文字来源:《合晒合尺》、 “粤剧”维基百科

搜索更多有关“香港经典粤剧文武大戏,粤剧纪录片合晒合尺之第一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