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李白写给杨贵妃的三首诗:李白为吹捧杨贵妃写下一首28字肉麻情诗

人气:478 ℃/2023-11-28 14:07:29

生活总是出奇的相似,无论古今之大能、大学问者,还是才疏学浅,只为一日三餐的市井俗客,都有尽欢之时,无言之日。

诗仙李白同样如此。

纵观李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其实非常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可因文采太盛,性格太过随性洒脱,导致他一生不得志。

公元742年,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在经历了年轻的游荡后赴长安求官,欲实现他远大的抱负。

在玉真公主与贺知章的推荐称赞下,玄宗召见了李白,并封他为翰林供奉,给玄宗写诗娱乐。

这时候,李白是得意自满的。一方面,他终于摆脱商人之后的低贱身份;另一方面,玄宗的赏识让他看到了仕途的希望。

但事实有点出乎李白的预料,因为玄宗封他这个翰林供奉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他写诗供自己玩乐,并非看重他的政治才能,准备委以重任。

即便如此,李白还是很有积极性,毕竟对于年已不惑的他来说机会难得,这是他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

于是,玄宗每次和杨贵妃游玩召他写诗,他也比较配合,甚至大加追捧,毫不吝啬文采,这才有了那首传颂千古的名作《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公元743年或744年的春天,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赏牡丹,找来李白写新乐章。

李白见杨贵妃体态丰腴、姿容绝色,为迎合圣意,对其大加追捧。

这首诗可以说是夸赞美人的巅峰之作。

比《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还要流传广泛,达到了人人会背的地步。

诗句简短,只有寥寥4句,却字字珠玑,雍容华美,使一个高贵亮丽的女子出现在人们眼前。

她有着倾城绝代的姿色,有着丰盈饱满的体态,更有仙女一样高贵的气质。就如那美艳的牡丹花一样让人着迷,又望而却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意思是,彩云羡慕她的衣裳,牡丹羡慕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更显得她风姿绰约;在露水滋润下的牡丹更为浓艳,仿佛想与她一争芳艳。

这两句无论是字句还是意境,都让人无可挑剔,很难用现代的语言去描绘那份华美。

这正是李白诗的高明之处,你明明觉得它词句旖旎华丽,但你读过之后又瞬间能懂,一下就体会到诗中那份意境。

禁不住会想,到底是怎么美丽的女人,竟然让彩云也羡慕她的衣裳,牡丹也羡慕她的容貌?

你会发现,读这两句诗,有一个像西游记里面嫦娥献舞一样的场景频繁在脑海里浮现。

仿佛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凡间的女人,是一个天上伴随着云雾缭绕的仙子。

可如果我们没有在电视小说里见到过那样的场景,很难知道她的具体样子,只有一个朦胧模糊的形象时隐时现。

很美,美到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解读这首诗。

这大概就是经典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它描写的事物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不受岁月约束,哪怕再过千年,依然会有人有这样的感觉。

后面两句是对前两句的一个交代: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他说,如果不是群玉山头见到的仙女,必定就是瑶台月下遇到的仙境美人了。

你看,李白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说这样的美人,这样的仙女,哪里能见到呢?凡间是不可能的,只有群玉山头和瑶台月下可以得见。

言外之意是,皇上你的爱妃不是凡人,是天上的仙女,你能娶天上的仙女为妃,你更了不得。

你说唐玄宗看了能不高兴吗,杨贵妃只怕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想想,如果今天我们用这两句来夸赞一个女孩子,而那女孩子又恰好知道诗中意思,她得多高兴啊。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搜索更多有关“李白写给杨贵妃的三首诗:李白为吹捧杨贵妃写下一首28字肉麻情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