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自控力书籍哪个作者最好?畅销书自控力读后感

人气:350 ℃/2023-09-21 09:31:06

《自控力》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凯丽·麦格尼格尔写的一本畅销书,据说这本书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在各大阅读榜上也名列前茅。

这本书取得这么好的销售业绩,估计和它直面的是人的自控力的问题有关。因为确实很多问题的根源就是人对自己的控制不够,比如减肥失败,上网成瘾,情绪失控等等。自控力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所以,大家都愿意去读这样的书吧。

这本书一共分为九个章节。章节之间环环紧扣,基本上作者是按照她讲课的一个逻辑来的,实际上这本书也是作者在斯坦福大学讲授自控力课程的一个总结吧。作者自己也说希望读音阅读完这本书后会对自己的自控力有一个认识和提升。

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因为怎样的控制自己?大概每个人都会想了解吧。

这本书的语言很浅显,而且有大量的例子和提问,读者阅读的时候基本不会有文字上的障碍。也许是因为中西文化的不同,作者一开始总是会讲述一些现象,提出一些问题,在章节的末尾才写明自己的观点。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倒着看的。我认为他有“价值”的东西都在一章的末尾和本书的结尾。

这大概也是中西文化思维不同的表现之一吧。随便翻开一位中国作者的书,书的语言不会是这样子的,不会给人感觉讲了半天还没进入正题。一般中国的作者会把观点摆在开头,然后再阐述和举例证明。但是西方作者总是先喋喋不休的讲各种现象啊,或者之类的一些东西引发你的思考以后,然后才慢慢的得出结论,我觉得这是中西方文化思维一个很大的不同之一。

说句实在话,我不太喜欢西方作者这样的写作方式,因为我毕竟是习惯中式思维的,所以我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不是特别好。

我感觉把每章末尾和文中那些总结的话语拎出来,基本上这本书也就没有什么了。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感受。

其次,作者讲到的自控力的几个方面,有些我还是挺认同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讲到的多巴胺对人类的影响。书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小白鼠的实验。就是点击刺激到小白鼠的多巴胺系统,让小白鼠觉得兴奋,然后小白鼠就会不断的去碰触这个电击的按钮,让自己有这样的快乐感受,甚至忽略休息和食物。直到自己筋疲力竭,最后死亡。这个确实能够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连续50个小时上网,不吃不喝,为什么啊?就是因为这种让人上瘾的东西,迎合了他自身的多巴胺系统,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兴奋和快乐。这个还理论是非常的有价值的,这对我们认识自己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作者也指出如果人类没有多巴胺的话,人类会失去欲望,也会很容易陷入抑郁,那么这也是不行的,所以呢,其实人最重要的是控制一下自己的多巴胺系统,那么怎么去控制呢?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很多的方法。

作者列举了很多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说当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她说的是不要抑制自己的欲望,这个也很有指导意义的。我们自己也会有一些感受,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拼命的压抑自己,反倒会引起一些心理的压力,

这个其实不一定要带上什么自控力的“噱头”,其实在心理学上,我认为这是很普通的一个观点吧,就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欲望。因为想法和行动是不一样的。想一想,并不代表去做。所以,即使接纳了自己的欲望,并不代表你这样的去行动了。

讲到底了我认为她还是关注了一个人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本能的问题吧。就是人的本能需要我们去尊重而不是去压抑。

情绪本身就是一个高高低低的过程,不可能永远那么平和的。有时候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作者说的缓解压力的办法: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这些都是有益身心的。

所以其实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感受,一旦接纳,才能真的释放,然后才能迎接自己另外的感,可以用那些有益的方法,而这样情绪的转换也许都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并没有那么刻意。所以,不用太在意自己的情绪问题大概才是解决情绪问题的王道吧。所以,说实话,我真的不太喜欢去考虑自己的情绪问题,反而是更愿意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经意间,就成为了另外一个自己了。不懂你是否也和我有一样感受呢。

搜索更多有关“自控力书籍哪个作者最好?畅销书自控力读后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