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河南人求职遭遇地域歧视,地域歧视应不应该河南人冤不冤

人气:123 ℃/2024-03-06 18:19:35

地域性歧视作为一个普遍性现象,存在时间很长,远的不说,就大家从小到大切身体验,很少有人能问心无愧的说没进行过地域歧视或没有被人地域歧视过。

地域性歧视普遍存在

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乞讨的安徽人,小孩子不懂,学着大人对着安徽人说一些不礼貌的话,因为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遇到特别多,而且确实他们也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令人不快,时间长了看见安徽人就产生歧视心理并形成一种思维惯性,觉得他们肯定是懒和坏。

后来到了北京上学,发现北京人对外地人也很歧视,言语中我们都能明显感觉出来,就像小时候听大人说上海人歧视外地人一样。当年北京人叫浙江人为浙皮子,听着总觉得不舒服,但也不知道为啥叫浙皮子。后来去南城才明白,是因为当年浙江人在南城做皮衣生意。记得那个时候北京人这么称呼是明显贬义的,原因可能是浙江村的人素质低,也有可能是嫉妒钱赚得多,或者兼而有之。

但在北京体会最多的是对河南人的歧视,以后出差去外地工作后发现对河南人的歧视是全国性的,就特别不理解。然后在接触了一些河南人以后,确实发现了一些河南人不太好的一些现象,比如自利心比较重,骗人、偷摸行为、小气等等,比其他地域的人要明显,导致很多企业不敢去河南投资。自己也吃过亏上过当,确实也心生歧视。很多河南人也因此故意掩盖自己身份,一些人甚至以自己不像河南人为荣。时至今日,河南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最近南阳、周口接连发生偷盗物品、抢捡玉米药材的事件,使得河南多次成为热点。

近些年还有东北现象,“投资不过山海关”都成为一句流行话语了,尤其这些年东北经济严重下滑,很多负面新闻频频曝光,最近的两次体育馆坍塌重大伤亡事件都出自东北。

地域歧视存在的利弊和自然合理性

存在即合理,这是朴素的自然观,没有无缘无故的歧视,可能是误解导致的,更多是被歧视者自身原因导致的。比如当年对安徽人的歧视更多出于误解,但对河南人东北人的歧视则更多是当地自身原因造成的。

歧视终归是不对的,毕竟是对被歧视者的一种精神伤害。但这就是凡人与生俱来的人性,是一种人对外部事件的自然经验总结和信息反馈。

歧视有没有好的一面呢?也是有的。那种更多由于被歧视者自身原因导致的歧视,也是对他们本身行为的一种反省和改变的外在压力和动力。除非他想摆烂,否则他就有改变的想法。因为被歧视是会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并形成恶性循环。人们不愿意跟他交朋友,不愿意跟他做生意,不愿意招聘他,不愿意去他们那里投资,通通这些都是对他利益的重大损害。

地域性歧视溯源和和解思路

歧视并非天然存在,也并非不可改变。

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部分人出生无法改变其自然和人文环境,受其影响,往往会形成地域性秉性。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人普遍特性非常明显,比如浙江人、湖南人、湖北人、东北人等,我们很容易给他们贴上一个集体秉性的标签。

那么地域性歧视的根源也有其人文自然环境因素,比如当年的安徽人歧视,我是长大了上学懂事了一点,才知道产生这种大规模流民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长江水患,几乎每年安徽都会被洪水淹,田地房舍被大批冲毁而导致人们流离失所,为了生存只能外出乞讨。后来长江流域治水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大规模的安徽人乞讨现象了。

有一次与几位河南朋友一起聊天谈起这个歧视话题,我发现从河南历史中能找寻到部分原因。因为河南地处中原核心地区,中华粮仓一马平川,历朝历代都是战乱波及之地,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灭绝性屠戮事件,其人口十不存一。富饶的土地加上多次灭绝,形成一种变态的纠结心理,就是极度不安全感深入骨髓。导致其生存欲望本能过于强大,即动物性本能比其他地域要强很多,必然会形成过度的自利自私心理。理解这一点,至少可以从根源上消除不必要的自卑感,才能没有心理负罪感从而去修正很多不良行为。

或许地域性歧视短期内难以消除,但我们至少可以去思考和反省这种现象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从而逐步去接受并改变它。

或许这才是我们不回避地域性歧视的应有之义。

(备注:话题敏感,但希望评论理性,谢谢。)

搜索更多有关“河南人求职遭遇地域歧视,地域歧视应不应该河南人冤不冤”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