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十三爷为啥没有听邬思道的话:透露了什么让十三爷大为吃惊

人气:253 ℃/2023-12-20 16:44:05

邬思道辞行,老十三胤祥送别,一壶酒,几句话,当为老十三醒世恒言。如:

与平常人交,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

你要拼死辞掉铁帽子王,才能保你一世平安。

府里专一替四爷办秘密差使的人,恐怕就要……不过十三爷不用担心,只要你收敛锋芒,皇上是不会怎么样的。

邬思道的话里透露着强烈的"兔死狗烹"的气息,使得老十三胤祥大为吃惊。邬思道为胤祥点醒世故,老十三是真的不明白吗?

邬思道醒世恒言背后的“阴影”

邬思道在雍王府十几年,为老四胤禛出谋划策,为的却是汉人士子的那点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雍王府,我想给邬思道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三件事,甚至可以说是三道"阴影"。

第一件事:拒刑部冤狱案件的差使。邬思道既已经提出了不要接手刑部冤狱案,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十分被动之地。但是老四胤禛却"技高一筹",先是在康熙面前表功,接手了差使,当天晚上却来了个"自残伤风"的把戏,间接拒绝了刑部冤狱案的差使,给康熙皇帝留下个好印象,又从案子里巧妙脱身了。

邬思道醒世恒言背后的“阴影”

邬思道本因老四不听建议要走,但是一见这样的情形,又不好表露,故只好留下。我想邬思道心里当时想的是:哎呀这家伙,比我聪明啊。这无疑也是对邬思道的一种震慑,让邬思道不敢小瞧了这位王爷。

其实我想要说的是:要是老四胤禛的自残行为将自己的命送了该如何是好?对自己如此之很,也不枉他将来就是当皇帝的料。

第二件事:年秋月之事。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大概是邬思道内心真正的爱人吧。可是因为要拴住年羹尧,老四胤禛给年家抬旗,让邬思道意识到自己和年秋月的相遇就是一场错误。更为伤心的是,自己还要为老四胤禛做媒,将自己的心上人光明正大的让给老四胤禛。

邬思道醒世恒言背后的“阴影”

天下哪有这么锤心的事儿,可它就明明发生了,还连带着老四胤禛对邬思道的考验,换做是旁人,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邬思道选择的是强颜欢笑和隐忍,而不是沉默,那就意味着不是死亡也不是爆发,是生死不如。

第三件事:高福被杀事件。高福和李卫一样都是胤禛收留的流浪儿,高福本是个忠厚老实之人,一时不慎着了八爷党的圈套。邬思道可怜这个同病相怜的人,打算将计就计救高福一命。然而,邬思道高估了自己,因为王府的决定权在老四胤禛那里,最后,导致高福被毒死。

这可能是邬思道唯一一次自作主张的去救高福,但是胤禛却并没有买邬思道的账,让高毋庸将高福毒死了,其实也是给邬思道敲响警钟,告诉他,王府的主人是他胤禛,就算失忠之人改邪归正也不可容。

邬思道醒世恒言背后的“阴影”

这三件事反映出的是老四胤禛的个性行为,归纳而言可以说是:对上自残表忠,对中夺人所爱,对下刻薄寡恩。目的只为一个:夺嫡当储君。

对于这样一个不计手段的主儿,邬思道的内心到底是崩溃还是欣然我们无从知晓,甚至也很难理解在古代,一个读书人最终的价值体现应不应该有所选择,但是很显然,邬思道同志都一一领受了。故,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其实邬思道和胤禛根本上就是同一类人?

我们之所以都十分喜欢十三爷,正是因为他身上留有和他周围都不一样的东西——率真与侠义。邬思道不是傻瓜,其实他根本就知道自己和胤禛没有什么差别,要是他自己也出身皇家,身为皇子,同样干得出这些事情。

所以他弥足珍贵老十三身上存在这些精神。但是世道残酷险恶,邬思道知道,当兄弟变为君臣,十三爷的率真和侠义只会将他自己送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康熙皇帝因此将他圈禁十年,可谓用心良苦。

邬思道醒世恒言背后的“阴影”

我并不承认十三爷胤祥在此之后的表现是因为听了邬思道的话才有所改变的。康熙圈禁他的那十年才是真正改变十三爷性情的原因。所以,后面二十集中,我们再也看不见十三爷的率真和侠义了,他已然混同于周围其他人了。就算是在刘墨林和苏舜卿的事情上,也不过是在雍正的授意之下玩弄了一次权柄而已,谈不上率真与侠义。

邬思道醒世恒言背后的“阴影”

有时候我们就会想,那个曾经的十三爷,连雍正也很怀恋。而作为观众,大概宁愿老十三死去,也不愿他身上的率真与侠义消失。而一旦活着,从此,与一具躯壳何异?

搜索更多有关“十三爷为啥没有听邬思道的话:透露了什么让十三爷大为吃惊”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