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宠物>正文

野生大熊猫为什么喜欢呆在树上?野生大熊猫闯进村缩成一团睡觉很可爱

人气:405 ℃/2024-04-09 16:40:26

四川家家有熊猫就算了,连陕西都开始“发”大熊猫了?

9月21日,陕西周至县有村民就从自家的棚子里,“挖”出了一只呼呼大睡的野生大熊猫,缩成一个球,看到来人也不跑,反而只是把脸埋了起来。

家里出现大熊猫肯定是讨人喜欢的,但是村民说前一天晚上它就已经来自己家睡觉了,喂它东西也不吃,好像有点不对劲。

虽然可爱,但它的反应还是让人怀疑,这是在向人类“求救”吗?


大熊猫睡觉背后的故事

这只大熊猫的反常其实很明显,因为它居然在地面上睡觉了。

别看大熊猫体型笨重,人家可是一名“睡觉高手”。

由于大熊猫的肠道短而直,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它每天需要消耗约14公斤的食物,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些大熊猫总是在不断地啃竹子。

然而,由于竹子所含的营养成分极其匮乏,并不能够满足这些熊猫的大胃口。因此它们不得不进化自己的生活习性来保持自身热量的运转。

为了降低消耗能量成本,这些大熊猫甲状腺的荷尔蒙水平活动很低,这让它们保持了久坐不动的习惯,甚至还能出现一边进食一边入睡的奇象。

所以我们常常能在动物园看到大熊猫以千奇百怪的姿势入睡的场景:它们有的刚吃好就直接趴着睡;有的想爬树,但爬着爬着却贴在树干上睡着了;有的干脆直接挂在两根树枝间睡觉,全然不顾这样的睡姿是否舒服......

甚至有一些探险家在四川卧龙徒步时,发现有一只大约7、8个月大的野生熊猫在树枝上缓缓移动,随后便趴在了树枝末端入睡。并不在意这样的睡法是否危险,也不管旁边的人,引得探险家啧啧称奇,可谓是霸气十足。

然而,大熊猫睡觉的姿势也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大熊猫幼仔喜欢在高处平台休息,因为这让它们感到有安全感。

而且大熊猫幼仔在野外很容易遇到天敌,如虎、豹、狼、豺、亚洲黑熊、蟒蛇、野猪等等,在树上能让它们躲避天敌的捕杀。

同样的在动物园,如果大熊猫被游客惊吓到,它也会迅速爬上树木暂时躲避“风险”。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个野生大熊猫直接就在村民的后院棚子里直接睡觉,说明它在这里感到安全,所以会放下警惕心在这里“休息”。

而它为什么不爬到高处睡觉,很有可能真的身体出了问题。

不过,这只野生大熊猫是在躲避自然界中的天敌吗,还是有它自己的道理?


看似“躲避”,实则“求救”

有目击者说,这只野生大熊猫在窝棚里躲避,状态并不好,身上似乎还带着伤口。

即使居民对其投喂南瓜、竹子和玉米等美食,它都没有表现出任何进食的行为,像是没有什么好胃口。

在居民和警方的及时救助下,这只野生大熊猫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观察:这只大熊猫大约15岁左右,但体重却只有正常大熊猫体重的一半;它的牙齿受到严重的磨损;右后腿有骨折的症状,且还未完全痊愈;膝关节有炎症;腹腔有大量积水;疑似有肝脏损伤......

原来这只可怜的大熊猫真的是在向人类“求救”!

现在,这只野生大熊猫已被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中心接走,送往秦岭熊猫研究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此消息一出,这只野生大熊猫在网上获得了一大批粉丝,大家都很希望这只大熊猫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回到它原来的家乡自由玩耍。


这只大熊猫何时能放归?

同时,不少热心网友也对这只大熊猫充满担心:按这受伤程度,它什么时候才能回归自然呢?

专家说,如果大熊猫要放归于自然,就得具备在野外生活的能力。它们需要在陌生环境中了解如何获取竹子,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竹子、知道如何交友,也要对外界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遇到危险要有能及时保护自己的能力。

另外,专家们也要对大熊猫进行寄生虫评估,因为圈养和野外养的大熊猫状态是不一样的。

圈养后的大熊猫,因为有养护员能定期喂药驱虫,才能保持健康,而一旦适应这样的生活状态,到了野外反而会无法适应。

因此,对大熊猫的野外放归活动要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熊猫基地就在我国的四川大相岭,总面积约4639平方米,集兽舍、野化训练场和野化适应圈于一体。

“其中野化适应区占地约3000亩,”当地的工作人员说,“可以同时容纳4只大熊猫野化放归的过渡性训练和2只大熊猫的野化放归适应性训练的需求。”

野外放归大熊猫活动于2003年启动,自2019年截止,野化放归的大熊猫一共有11只,其中成功存活下来的有9只,分别是“泸欣”“淘淘”“张想”“雪雪”“华姣”“华妍”“张梦”“映雪”“八喜”。

照顾野培大熊猫的“熊猫人”

有意思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大熊猫在接受相应的培训后,能够在放归过程中存活下来。这不是因为它们在野外生存的能力不到位,而是因为它们是被当地野外的大熊猫排斥至死的。

今年1月初,专家找到了“泸欣”熊猫的身影,它于2009年4月正式被放归。根据影像资料,专家们发现它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当地野生石棉大熊猫种群中。

而在这之前,不少放归的大熊猫却很少能生存下来。经过调查,原来这是和大熊猫的性别有关。

大熊猫是一种以雄性为中心的动物,每个族群里的雄性大熊猫相互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雌性大熊猫大部分是外来的。因此如果遇到外来的雄性大熊猫,很有可能会让原本的雄性大熊猫感到危机感,对这些陌生的“外来者”进行排斥及攻击。

不过,后面也有成功例子:淘淘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是首个被母兽带仔野化放归的大熊猫。

“淘淘”于2012年10月11日放归于大自然,最后于2017年12月28日被工作人员发现。经过检查后,发现“淘淘”身体健康,在野外的生存状况良好,甚至在后面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淘淘”的现身,证实了经过母兽带仔野化培训方法放归自然的方法的成功,也创造了人工繁殖的大熊猫放归野外的存活时间的最久纪录。

有人说,既然放养大熊猫的过程这么麻烦,而且稍有不慎甚至还会搭上性命。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对其在动物园进行圈养呢?反正每天都会有人特定对其进行照料喂养,根本就不用担心生病挨饿的问题。

并不是这样的,首先没有一个物种想生活在“笼子”中,而且大熊猫原本就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天生就具备在野外生活的能力。

如果对其进行指导,这些大熊猫就会很快适应自然界的法则,还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对恢复自然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对于网友们所担心的问题,针对这些大熊猫在野外所遇到的各种危险,我们需要对其加强监护和研究,了解有关它们更多的情况,对症下药,让它们更好地融入自然,融入别的大熊猫群体。

我们建立熊猫保护区,并不是要让它们一辈子生活于此,更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它们原来的生活环境进行破坏。

相反地,我们要保护环境,提升圈养大熊猫的野外生存能力,让它们早日重归家乡。


参考文献:

【1】农百科 熊猫应不应该回归大自然,为什么保护熊猫是重要的

【2】红星新闻 首只母兽带仔野化放归大熊猫“淘淘” 放归5年后回捕生存状况良好

【3】熊猫轶闻社 大熊猫淘淘,一只为野外而生的人工饲养大熊猫,现已成功放归野外

【4】川观新闻 大相岭放归基地:野化放归顺利 三只大熊猫适应良好

【5】一个农场 大熊猫野化放归有几只 野化放回大熊猫不包括

【6】中国新闻网 「科学的温度」圈养大熊猫如何进行野化放归?

【7】九派新闻 西安一野生大熊猫跑到村民家睡觉,厚畛子镇政府:其背部有伤,已被救助中心接走治疗

【8】中国日报网 关于大熊猫,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9】知乎 为什么大熊猫看起来如此缓慢和昏昏欲睡?

搜索更多有关“野生大熊猫为什么喜欢呆在树上?野生大熊猫闯进村缩成一团睡觉很可爱”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