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城里孩子叛逆顶嘴怎样管教:父母怎样教孩子把义气用对地方

人气:117 ℃/2024-03-10 16:18:55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义气是什么?

  • 是武侠小说里的歃血为盟、结为兄弟、行侠仗义?
  • 是黑道电影里的英雄相惜、生死之交、惩恶扬善?
  • 还是名著《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 亦或是热血动漫里为夺得冠军而团结奋斗的排球少年、灌篮高手?

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来说,对义气的认知正是来源于他们所接触的这些武侠小说、黑道电影、名著以及热血动漫等等,并且很容易就被这些讲义气的情节所感染。

可是小孩子毕竟还小,很难理解其中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只是凭感官去直白地理解兄弟义气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倒是没错,然而有些孩子常被所谓的“义气”威胁:“是不是朋友啊!一句话,你帮不帮我!”在这种“义气”之下被迫去帮朋友干坏事,最后还互相包庇。

并且孩子间常常有拉帮结派现象,如果拒绝了,这个孩子可能就会被孤立、欺凌,在这种压力之下,孩子更加难以拒绝。

义气指的是因友情而愿意主动冒险,或者愿意为对方做自我牺牲的勇气和态度。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渐渐的显示出对同伴的需求。他们也会从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中,挑选出一部分来当作自己的朋友,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通常,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有着同样的价值观念的人更容易做朋友。

但是,讲义气也要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冲锋陷阵、盲目为兄弟两肋插刀。因此,父母要教孩子把义气用对地方,成为帮手,而不是成为“帮凶”。

▲“重朋友,讲义气”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父母老师,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朋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交益友给孩子以帮助,反之结交损友则会带来毁灭。

心理学研究表明,友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很多方面。

0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朋友之间必然有自己学习的对象,可以是好的也可能的不好的,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因此,拥有朋友的孩子可以通过与朋友之间的相处,修正之间的言行,养成更健全的品德修养。

02

都说“朋友多路好走。”通常来说,一个拥有朋友多的人,是外向开放、有包容心的人,也是适应能力强的人,更是受欢迎的人。

往往到了一个新学校或新班级,能够很快交到朋友的孩子,也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这样的孩子通常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出色。

03

论语里边有非常多关于“朋友”的论述,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圣贤之人非常重视友情。

有良好朋友圈的孩子可以很好地去了信任、包容和理解他人,顾全身边人的感受,反之则容易自私自利,与人交往不善。

▲父母要给孩子灌输正确交朋友的标准

研究表明,3~6岁的孩子更容易去模仿周围的人。如果孩子在小时候交到了坏朋友,那他们可能就会模仿这些坏朋友。

所以,家长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正确交朋友的标准,防止孩子结交损友。

01.朋友在“久”不在“快”。

有一句民间谚语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朋友只有相处久了,才能知道对方的人品和真心。

所以,孩子交朋友并不是越快越好,那些能长久相处下去的才是真朋友。因此,孩子暂时交不到朋友也不要着急,擦亮眼睛,看清对方的品行再结交,否则后患无穷。

02.朋友在“精”不在“多”。

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很多人觉得自己身边大多都是“酒肉朋友”,如伯牙和子期那般 “高山流水”的知音人生难觅。

所以,孩子交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虽少却交心交肺才是真朋友。如果孩子身边围绕着很多朋友,你得告诉他不要享受被簇拥的快感,而是以真心换真心。

03.朋友在“真”不在“富”

有的朋友是“雪中送炭”,也有的朋友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有人这样感叹道:“患难不一定见真情,还有可能是无情。”

所以,孩子交朋友并不是越富越好,不以身份和家庭背景为交友标准。兄弟应当是“有福不一定同享,有难一定同当。”尽早远离那些只重利益的表面朋友。

▲家长怎样教孩子重情重义,而非“义气用事”?

为人父母,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孩子因为结交损友而毁了一辈子,所以常常喜欢过问孩子之间的友情,有的孩子乐于分享,而有的孩子避而不谈。

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对朋友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要远多于父母,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的交友把好关,就容易被带坏了。那么,家长怎样教孩子重情重义,而非“义气用事”?

01.避免去正面批评孩子的朋友。

如果孩子已经和那些坏孩子交了朋友,那么家长就应该注意了。首先家长应该避免去正面批评孩子的朋友,如果家长总是用一些负面的话去评价孩子的朋友,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是在针对自己的朋友,这就可能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不满。

家长可以具体地告诉孩子,他的朋友到底有什么不好或者不正确的行为,然后和孩子一起来分析,这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朋友的错误,也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是否还要和他交朋友。

0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里,这样解析群体心理: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孩子会“义气用事”,正是因为处在朋友形成的小群体中,如果群体的主导者不怀好意,那么他很容易会受到群体情绪的渲染,对事情没有正确的判断,就容易变成“帮凶”。所以,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广泛交友而不搞小圈子。

03.让孩子和坏朋友保持一定的距离。

家长要减少孩子和那些朋友相处的时间和机会,也可以带孩子去认识新的朋友。当孩子认识了新朋友,相应的就会减少和坏朋友的接触。家长也可以去和老师协商,让孩子和坏朋友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孩子不会受到那些坏朋友的负面和消极的影响,这样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阻碍作用。

真正的友谊是正直,纯洁的感情。真正的朋友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人。家长要为孩子的交友把好关,让他成为一个帮手,而非“帮凶”。

当然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交朋友,并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害怕孩子交到坏朋友,所以不让孩子去交朋友。

你们认为家长能明白孩子所谓的“义气”吗?当孩子交了坏朋友之后,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呢?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怎样的交友标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

听荷叶妈咪讲述育儿故事,分享育儿知识,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育儿不易,希望我的点滴经验能帮助你们在育儿的路上不迷茫。

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搜索更多有关“城里孩子叛逆顶嘴怎样管教:父母怎样教孩子把义气用对地方”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