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巴赫大提琴组曲第一首钢琴谱 巴赫管风琴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人气:131 ℃/2024-01-31 21:18:41

“托卡塔与赋格” 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套曲形式体裁,由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 “托卡塔” 和 “赋格” 连缀而成。“近代音乐之父” 巴赫在创作这种体裁时,不仅将托卡塔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极大地提升了赋格的内涵:强化主题并增加和声技法的使用。他的作品也因此成为这一体裁的代表。

“托卡塔” 与 “赋格”

“托卡塔” 又名 “触枝式” 或 “触枝曲”,为自由即兴式的键盘乐曲,常有几个对比性较强的乐段组成,速度快、节奏紧凑。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托卡塔曲式变得自由奔放,适合快速演奏。

“赋格” 一词是拉丁文 “fuge” 的译音,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严谨的曲式,建立在模仿对位基础上,音乐多声部对位性地结合在一起,各声部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18世纪,巴赫丰富了赋格曲的内容,使赋格曲达到几乎完美的境地。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创作于1708-1717年,是他为管风琴创作的三首托卡塔与赋格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也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充满狂想色彩的托卡塔与严谨端庄的赋格,展现出这首作品雄伟的气魄和深刻的意境,同时显示出巴赫一生的音乐风貌和复调音乐的创作特点。

这首作品虽然由托卡塔和赋格曲两部分组成,但前后的音乐形象十分统一。第一部分用饱满有力的引子引出托卡塔,为全曲宏伟的气势作出渲染和铺垫。紧接着,自由的托卡塔主题采用风暴般的急板,一气呵成,像流水一般。这段“托卡塔”以主调和声手法为主进行创作,结构自由、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与赋格曲形成情绪上鲜明的对比。

乐曲的赋格部分节奏比较自由,主题采用与引子相同的音乐素材,在前后反复八次后,音乐的情绪逐渐高涨。与托卡塔不同,赋格曲改为四四拍,经过速度大起大落的变化后,这一部分的六个段落从多层次塑造出音乐形象,每个部分既层次分明又衔接自然。

结尾部分的旋律十分华丽,速度富有变化。一连串色彩辉煌的和弦之后,乐曲再现托卡塔部分,使得音乐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最后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全曲。

今天小编推荐的是管风琴独奏家Xaver Varnus在柏林大教堂演奏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BWV 565),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由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改编为钢琴曲。

搜索更多有关“巴赫大提琴组曲第一首钢琴谱 巴赫管风琴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