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诗经中十二个月的雅称出处:诗经中,窈窕意思是

人气:329 ℃/2023-09-14 09:42:42

今年8月19日,安徽大学举办《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新书发布会,发布了“安大简”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次发布的“安大简”第二辑包括《仲尼曰》和《曹沫之陈》两篇文献。所谓“安大简”,是2015年入藏于安徽大学的一批战国早中期的楚国竹简,根据初步研究,这批楚简内容都是历史书籍,价值极高。在2019年,“安大简”第一辑《诗经》已经整理发布,这批失传的书籍在两千余年后才开始走进公众视野。

那么,“安大简”具体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能够提供给我们哪些新的认识呢?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中西书局出版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

《诗经》:“窈窕”的意思是“细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300余篇诗歌作品。《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三者区别主要在音乐方面,其次才是内容方面。今本《风》也称《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东都洛邑)、郑、桧、齐、魏、唐(晋)、秦、豳、陈、曹等十五个国家与地区的诗歌;《雅》包括《大雅》《小雅》,主要是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主要是祭祀祖宗的乐歌。

汉代传承《诗经》并为之作注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不过,前三家在后世都已经亡佚,只有《毛诗》硕果仅存。我们今天看到的传世本《诗经》,追根溯源就是汉代的《毛诗》。那么,更早的战国《诗》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唐代时在汉魏洛阳故城太学遗址发现了东汉熹平石经《鲁诗》,宋代及上世纪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残石;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又发现了《诗经》,这是不属于四家诗的另一个版本;2015年,在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也发现了《鲁诗》,目前尚未整理出全文。总之,不算战国出土文献引用的《诗》外,以往出土系统的《诗经》书籍都是汉代写本。而安大简《诗经》是战国早中期作品,也就是目前出土最早的《诗经》,其价值不言而喻。

这篇安大简《诗经》不是《诗经》全文,只有58篇,包括《周南》11篇、《召南》14篇、《秦》10篇、《矦(侯)》6篇、《甬(鄘)》7篇、《魏》10篇。我们可以发现,《侯》不见于今本《诗经》的篇目,但从《侯》6篇的内容来看,又都属于今本《魏风》;而安大简《魏》10篇,只有1篇属于今本《魏风》,其余9篇都属于《唐风》;此外,安大简与今本《诗经》在排列方式上也不相同,《秦风》在《鄘》《魏》之前。

安大简《诗经》与今本《诗经》也存在不少异文,这些异文大概可以分为通假、异体、同义等三种。比如《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的“窈窕”一词,在安大简中作“要翟”。整理者认为“要翟”即“腰嬥(tiǎo)”,也就是细腰,故“要翟淑女”实际上是形容女子身材匀称美好,“要翟”为本义字。但也有学者认为,《小雅·大东》中“佻佻公子”的“佻佻”又可写作“窕窕”“嬥嬥”“苕苕”,故“要翟”“窈窕”或作“茭芍”也是与之近义的联绵词,均表示美好之义,而与腰无关。

显然,我们不能武断地以战国写本推翻后世的传世经典本的记载。但毫无疑问,早期的写本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于研究战国儒学史、《诗经》流传史、古文字和古汉语都有独特的价值。

《仲尼曰》:孔子曾说“吾不如回也”?

儒家经典《论语》的成书大概在战国初年,在西汉时期流传三个版本:齐《论语》、鲁《论语》和古本《论语》。西汉人张禹将齐、鲁两个版本融合,东汉人郑玄又将张禹本《论语》和古本《论语》融合并作注,曹魏人何晏又以郑玄《论语注》为底本作《论语集解》。《论语集解》即是传世本《论语》的前身。过去出土文献也有一些《论语》版本,在河北定州八角廊汉简、肩水金关汉简、居延汉简、敦煌悬泉置汉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汉简中均有发现。

可以发现,目前出土文献所见《论语》最早的也是汉代版本。那么,战国时期的《论语》又是什么面貌?这里就要说本次安大简公布的《仲尼曰》了。《仲尼曰》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论的作品,总共25段,每段均以“仲尼曰”开头,与《论语》确实有很大相似。

应该注意到,《仲尼曰》还有17段记录并不见于今本《论语》,而是见于传世文献《礼记》《大戴礼记》《孔丛子》等儒家著作中,所以不能认为《仲尼曰》是最早的《论语》版本,而应该是从《论语》等儒家著作中抄录出的,一份形式与内容均类似于《论语》的书籍,故命名为《仲尼曰》是合适的。虽然它不是最早的《论语》版本,但它与《论语》基本一致的8段材料,却可以说是最早的《论语》相关文本。

《仲尼曰》的内容虽然与传世文献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区别。如《仲尼曰》称:“仲尼曰:一箪食,一勺浆,人不胜其忧,己不胜其乐,吾不如回也!”今本《论语·雍也》则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认为自己不如弟子颜回,在《论语》中却见不到。还比如《仲尼曰》称“仲尼曰:华繁而实厚,天;言多而行不足,人”,而在《大戴礼记》《说苑》中,类似的话却是孔子弟子曾参说的。

可见,《仲尼曰》与《论语》,不仅在文字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有一定区别。而从这两处例子来看,《仲尼曰》的内容可以说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虽然同样不能武断说可以推翻传世文献记载,但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

《曹沫之陈》:“曹刿论战”之外的新故事

在记录春秋历史的儒家著作《左传》中,有个人物给读者印象很深刻,那就是“曹刿论战”的曹刿。他本是鲁国下层国人,在齐国伐鲁时挺身而出,担任鲁庄公的参谋,在长勺之战中迎战齐国。曹刿虽然出身不高,却相当有智慧。齐国鸣金请战两次,曹刿都阻止住庄公出战;直到第三次时,曹刿才建议鲁庄公迎战,而此时齐军已经“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被以逸待劳的鲁军轻易击败。曹刿还注意观察齐军车辙痕迹,见到真正散乱才确认鲁军追击。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鲁庄公时期也有个人物很有名,那就是“曹沫劫盟”的曹沫。曹沫本是鲁国将军,鲁国对齐国三战三败,鲁庄公被迫与齐桓公在柯地会盟。曹沫在盟会上趁机用匕首劫持桓公,逼迫桓公归还侵鲁之地。曹沫从此也名声大振,成为后世刺客之首。

其实,《左传》中有谋略的曹刿,就是《史记》中有胆量的曹沫。“刿”“沫”只是通假字的写法,也有写作“翙”“昧”的。

1994年,上海博物馆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到2004年第四辑推出,其中就有一篇《曹沫之陈》,这是一篇不见于传世文献记录的新文献。说的是鲁庄公将要铸造大钟,曹沫进谏说尧舜“贫于美而富于德”,然后提出要以修政善民来作为保国胜敌的根本;然后庄公问战陈(阵)和守边,曹沫回答应该先缮甲厉兵、修好邻邦,而作战阵法是最末端的;接着曹沫又说了用兵之机、复战之道、攻守之要;最后曹沫总结说三代兴亡关键是“恭俭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整理者认为,《曹沫之陈》应该是战国兵家的作品,学者对其大致内容没有太大争议。不过,学者对《曹沫之陈》的竹简顺序争议较大。因为古人在写竹简时,都是用丝线编连的,但竹简在出土时,丝线基本都已经腐化了。所以今人要整理出土竹简,首先就是要把散乱的状态排回原来次序,而《曹沫之陈》没有传世书籍对照参考,自然也就存在一定争议的。所以尽管学者对于其大致内容的看法一致,但对竹简顺序产生的细节问题则争议不休。

这一争议被新出的安大简《曹沫之陈》终结。安大简《曹沫之陈》与上博简《曹沫之陈》,内容上没有太大区别,只在一些细节方面互补,安大简整体还不如上博简完整。但关键的是,安大简文字写得比上博简更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排版方式。另外,安大简背面还画有一条斜直的墨痕,这是古人写竹简为了怕丝线断了简册弄乱作的标记。这样一来,就可以明确上博简《曹沫之陈》的排列次序了。有趣的是,经过与安大简的比较,以往学者观点被证明都不准确。

除了《诗经》《仲尼曰》《曹沫之陈》外,安大简还有不少未公布的珍稀文献,据整理者透露,还有楚史类、楚辞类、诸子类及相面、占梦类史料。这对于我们继续发现早期中国、探索华夏文明,是具有非常重大价值和意义的。

(原标题:安大简:重识《四书五经》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林屋公子

流程编辑:TF02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搜索更多有关“诗经中十二个月的雅称出处:诗经中,窈窕意思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