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老师必读幼小衔接相关书籍:海淀妈吐血整理的好东西

人气:413 ℃/2024-04-23 13:56:46

文 | 米粒妈

再有不到半年,又有新一批的小豆丁背上书包,正式成为小学生了。

他们也将是全面放开之后的第一批一年级新生。

回到了久违的校园,能与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一起学习、游戏,在偌大的操场上奔跑,亲身感受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真是太好了!

但经过了几年“放散羊”一般的幼儿园生活,该怎么适应小学的环境,可是需要家长下功夫引导的。

尤其是一年级,正是打基础、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基本上要做的就是积累!积累!再积累!没什么难度,肯花时间就能做好。

上了小学,孩子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的方式、节奏,都比幼儿园时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米粒妈会早早提醒大家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主要是为了孩子能平稳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一年级稳扎稳打,不出幺蛾子,才能顺利跃升到二年级、三年级……

这些文章看完,相信大家心里也会稍稍有些底气了。

不过既然说起来了,索性,海淀老母亲我本人,今天就再给大家来点重磅干货!

我根据一年级的语文教材,整理出了一批与课文相对应的动画片、纪录片等等,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世界。

不得不说,筛选过程真挺费劲的。

课文和影像资料必须一一对应,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米粒妈要从成百上千部的纪录片里,再优中选优,挑出最适合孩子看的内容。

虽然辛苦,但米粒妈甘之如饴,因为我觉得这件事真的很有意义。

上了一年级之后,孩子们会渐渐接触到大段的文字,怎样去理解,就成了难题。

一年级上册,从识字开始。

想要了解汉字的产生和演变,《字从遇见你》这部纪录片最适合不过了。

现在咱们一起来猜猜,图片中这个长着一对“耳朵”,看起来萌萌的HelloKitty是个什么字? 猜到了吗?

它的本尊,其实是“鼎”,这个脑洞有没有惊到你?

片中用俏皮可爱的小动画展示了这个大家伙的演变史。

相传大禹平定四方后,将九州进献的青铜铸成九口大鼎,从此九鼎成了天命的象征、王权的代名。

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就是出自这里啦,是不是又轻松get了一个知识点!

与上面萌萌的小猫相比,这个字就好认得多啦! 看两个转得飞快的轮子,孩子们也能猜到,这个字代表“车”。

大家仔细看图,上面的“车”字左边的横裂开了,这代表了左轴断裂,下面的“车”字上下颠倒,就代表了翻车。 是不是特别形象?

纪录片中很多汉字都是用这种轻松幽默的形式进行解读的,这样有趣的小故事哪个孩子能不爱看呢?

再来看看《对韵歌》,这篇课文截取自《声律启蒙》。

相信很多孩子从小就是用这个来磨耳朵的,米粒妈给大家挑的是国风诵读版,日常放着当背景音就不错,配图也是古朴写意的,很美。

《江南》这篇课文,一定要配合着《江南文脉》这部纪录片来看。

这一集的开始,镜头从一片茂盛的荷塘中划过,我们马上就对“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了直观的感受,让诗歌从想象变成了现实。

紧接着,就是一段标准的诗词朗诵。片中朗诵的环节,每一句之间都有停顿,米粒妈觉得非常适合孩子跟读,体会诗句的语音和韵律。

诗词解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叠词“田田”赞叹莲叶的茂盛饱满,我们从镜头中也领略了这一美景。

接下来的五句,只改换一个方位词反复吟诵。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跳跃,充满了节奏韵律的动感。

这也是乐府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就会让人在脑海中长久地萦回不息。

随着鱼群的嬉戏、律动,孩子们也能感受到采莲人的活泼轻快,和诗歌中表现出的一派天真质朴的情趣。

没有哪部片子,能比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实况录像更适合《升国旗》这篇课文了。

广场上的人头攒动,国旗班战士们整齐划一的队列,伴随着朝阳冉冉升起的国旗……

课文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视频中完美还原了。

看过视频孩子们就会知道,这篇课文是有多么的写实。

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中,有一篇《春节童谣》。

米粒妈之前推荐过的《跟着书本去旅行》中,也浓墨重彩地介绍了这一章。

在影片中,孩子们可以看到不同版式年画的制作过程,也能领略到雕版印刷术的神奇。

还有专门研究民俗的专家给孩子们讲解年画门神的来历,甚至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中的知识。

除此之外,节目中还有很多关于各类民俗节日、各地美食、风土人情的内容,比如喜悦故宫、欢悦社火、趣味灯谜、风味年饭等。

见识了多样的年节庆祝活动,再反过来看书里的课文,就会觉得格外亲切了。

到了一年级下册,课文的篇幅就更长了,而且题材涉及了自然科普、传统民俗等等,只看课文的话,对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小的挑战。

如果孩子们看过相应的科普纪录片,就不用凭空想象它们的日常了。

这篇课文,米粒妈配的是《蛙类的秘密生活》这部纪录片。

影片带我们探索了很多不同生态环境下,青蛙的生活状态,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大开眼界的好机会。

不过米粒妈要友情提示一下,这片子都是微观镜头拍摄,如果姐妹们有不喜欢青蛙的,就别打开了,放过自己吧。

《四个太阳》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课文,的确,我们所生活的太阳系,就是这么的浪漫。

《行星》这部纪录片,会把孩子们带到活力四射的行星表面,见证它们的drama时刻,讲述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揭开太阳系的秘密。

太阳系共有8个行星,它们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行星们也有生命。

在暴力中诞生,行星发展成为了有生命和有呼吸的世界,在遥远的未来,它们将一个一个地消失……

《夜色》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把一个小朋友怕黑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配合着《夜色中的地球》食用,真的很香!

纪录片使用了比人类眼睛敏感一百倍的高清摄像机,扑捉到夜空下全真色彩的美丽画面。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狮子在黑夜全运转的社交活动,原来母狮子承担了整个狮群的连接纽带,她要离开小幼崽去猎食。

她独立猎杀一只角马之后,喂饱了狮群。那黑暗中低频的吼叫,让我印象深刻。

满月下,猫头鹰的捕猎活动也被看得清清楚楚,徒步猎食的动作非常搞笑。

当夜色下的隐藏活动都暴露在我们眼前,黑夜似乎也不再可怕了。

《端午粽》则是讲述传统文化的一篇课文。

《跟着书本去旅行》中,就完美还原了这一段。

《端午粽》中写道:“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汨罗的粽子采用汨罗玉池山上的野生箬竹叶为粽叶,以当地特有的“三粒寸”糯米为馅,里面加入少量食用碱,裹成牛角形。

煮熟后的碱水牛角粽,清香四溢,吃起来清爽可口。

孩子们看了片中的介绍,一定会食指大动!

由于篇幅有限,米粒妈不能在文章给大家一一列举出来,但在后台我已经做好了全部链接。

语文的学习就重在日常积累,跟着纪录片,孩子们可以博古通今,看到一个广阔的、未知的世界。

优秀的纪录片很多,但功不在一时。就像语文学习一样,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每周看一点,慢慢形成习惯。

别小看这一点一滴的积累,终有一日,这些点滴,会成为孩子们厚积薄发的资本。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搜索更多有关“老师必读幼小衔接相关书籍:海淀妈吐血整理的好东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