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木槿花开今似夏:仲夏之月木槿荣花香入夏梦

人气:407 ℃/2023-11-13 08:16:44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仇士鹏

泰戈尔曾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若要为夏花找一个代表,也许非荷花莫属。“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它是夏天的情人,穿着青色的小圆裙,满脸可人的笑容。不过,若让我来选择的话,我却想推选木槿花。

清 石涛 木槿图

•百草犹未及蕣华•

木槿花很美,于盛夏绽放。它像是七八只蝴蝶头对头簇拥在一起,抱在枝头,只留宽大的蝶翼在风中轻轻颤动。木槿的美名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有女同车,颜如蕣华”,人们用它去形容女子的绝色。“蕣华”是木槿最早的别称,后世把它通假为“舜华”,能够与三皇五帝中的虞舜同名,木槿凭的就是灼灼其华的风姿。

木槿在晋朝尤其受到喜爱,被称为“丽木”“嘉木”“神树”等。傅咸曾为它写过《舜华赋》,极尽溢美之词,“览中唐之奇树,禀冲粹之至精。应青春而敷蘖,逮朱夏而诞英。布夭夭之纤枝,发灼灼之殊荣。红葩紫蒂,翠叶素茎。含晖吐曜,烂若列星。朝阳照灼以舒晖,逸藻采粲而光明。”在他的笔下,木槿独得天地的宠爱,阳光为它增光添彩,盛夏为它装点缤纷繁花,就连华丽的辞藻都因为是以它为主题,才能在纸上大放光明。

木槿花很是娇柔,但在不同人眼中却有着相异的气质。

一种是恬静。李白在《咏槿》中写道:“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只是在台阶旁静静一站,就胜过人间无数花草。

另一种则是烂漫。欧阳修在《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其一》中写道:“兰苕擢秀迎风紫,槿艳繁开照日红。”此时的木槿是热情洋溢的姑娘,呼啦啦地在枝头捧出一簇簇的槿花,张灯结彩一般,让每个路过的人的脸上都多了一份神气。

木槿

•槿花一日一回新•

木槿花最大的特点是朝开暮落。早上迎着朝霞才开花,晚上就一边送别着晚霞,一边从枝头跃下,生命极为短暂。

白居易在《和微之叹槿花》中写道:“朝荣殊可惜,暮落实堪嗟。”如此美好的花,偏偏朝开暮落,实在是可惜,简直就像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而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比起绿水青山而言,不也是倏然一瞬吗?

时光匆匆衍生出另一层悲叹,那便是红颜易老。李商隐在《槿花》中写道:“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宫女的命运何其悲惨,一生只为了皇帝的恩宠而活。为此,她们使尽了浑身解数来延缓容颜的衰老,可是木槿花又怎能抵挡得了风的催促?她们也终究无法让青春逃过时间的追捕。

更何况,皇帝的宠幸太浅薄多变了,就像木槿花一样。也许早上还是熠熠生辉地盛开着,到了晚上就凋零了。木槿花薄薄的花瓣里,也藏着一份世事多变的无奈与辛酸。

事实上,正是因为朝开暮落的特性,木槿还有一个颇有争议的别称,“朝菌”,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如今多把它解释为大芝,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但也有人认为它指的就是木槿,毕竟木槿花同样朝开暮落,不知晦朔。可惜时光无法倒回,庄子已经化为蝴蝶,后人只能在考证与争议中见仁见智了。

不过,单看一朵木槿花,确实生命短暂,但放眼整棵木槿树,它的花期非常漫长。唐代徐凝在《夸红槿》中写道:“谁道槿花生感促,可怜相计半年红。”他直接反问,谁说木槿花开得太过仓促?它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将近半年的花期,又岂是那些只能开一两个月的花所能比得上的?而木槿也不是把同一树花一直挂着——那样看时间长了,人必然会生腻。木槿便每天都把旧的脱下,换上新的,每天都是刚开的花,每天都让人有所期待。崔道融曾写道:“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东风吹桃李,须到明年春。”想要看到桃李新绽放出的花,必须要等到第二年,而木槿只消让人等上一天就行了。

它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每一天都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每一天都在推陈出新,在那树上开着的,赫然是生命的存在与消逝、短暂与长存的辩证道理啊。

柳滨 木槿小鸟

•走入寻常百姓家•

推选木槿,也是因为它和人们的生活靠得很近。它不似兰花藏在深山老林中;不像荷花那般高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不像牡丹被大富大贵之家侍弄。它就生长在田间地头,生长在人们的房前屋后,和老百姓的缘分很早就缔结了下来。

木槿生长速度很快,修剪方便,性子温顺,人想让它怎么长,它就怎么长,故而在南北朝时,人们已用木槿作为篱笆。朱异在《还东田宅赠朋离》中写道:“槿篱集田鹭,茅檐带野芬。”沈约在《宿东园诗》中也提到:“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这样的篱笆,连白鹭都忍不住在上面安家落户,若是下面种上菊花,闲来采菊的悠然里,应会多上一抹属于木槿的浪漫。

唐代诗人于鹄在《寻李逸人旧居》写道:“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木槿开花,有红色,有紫色,也有白色,李逸人身为隐者,自然更喜欢淡雅的白色,衬托自己高洁出尘的气质,而这样的槿篱,又何尝不是李逸人心中的篱笆,用来阻挡人世间翻腾不息的种种欲求?那洁白的木槿,俨然成了他灵魂的象征。

杨万里在《田家乐》中写道:“漫栽木槿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这是对槿篱的用途最具体的描述了,又能乘凉,又能赏花,还有花香怡人,可谓是一举三得了。而这诗题也表明了木槿在古代已成了田园生活的一枚印章,成了生存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符号。

木槿花是可以食用的。屈大均在《木槿 其二》中写道:“红葩餐未忍,紫蒂摘休稀”,但是他只说了可以吃,却没说怎么吃。范成大倒是介绍过一种吃法,把木槿花连着叶子包裹黄梅,盐渍后晒干,可以用来下酒。想来那份滋味,应当是酸酸甜甜,衬着一股清香在唇齿间流转。

也有人用来泡茶,比如刘商在《送王贞》中写道:“槿花亦可浮杯上,莫待东篱黄菊开”,在他看来,木槿茶的滋味毫不逊色于菊花茶。轻轻吹口气,把浮在杯上的花吹得转上几个圈,小啜一口细细地品,茶香缱绻,再浮躁的夏日也会安静下来。

搜索更多有关“木槿花开今似夏:仲夏之月木槿荣花香入夏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