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圆明园最值得参观的景点,盘点圆明园里那些,春意盎然的景点

人气:106 ℃/2024-01-06 05:25:41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在北京众多地名中,有数十处嵌有“春”字的佳名吉地,更显生机盎然,充满春的气息。说起这些“春地名”之由来,颇有渊源。今天就为您介绍一下圆明园中那些以“春”命名的皇家景观。

长春园

长春园是圆明三园之一,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

长春园由乾隆本人主持建造的。“长春”有长寿之意,乾隆时期建造的园林大多都以“春”字命名,如熙春园、绮春园、春熙院等。长春园既有人间仙境,又有江南园林,而且远离政治的喧闹,更具诗意。

长春园工程开始于乾隆十年(1745),至乾隆十六年(1751)基本建成,这个阶段是长春园全面兴工的阶段。据史料记载,长春园在乾隆十六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说明此时园子初步格局已成。此时,园内建筑已有宫门、澹怀堂、云容水态、含经堂、思永斋、玉玲珑馆、得全阁、海岳开襟、流香渚、萝溪烟月、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和丛芳榭等景观。

乾隆十六年(1751)起,在长春园最北部,仿建了大小十余座富有欧洲风格的西洋建筑——西洋楼。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第一次的成功尝试,将西方的建筑之美与东方的含蓄美相互交融。使长春园成为第一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含经堂也是长春园中的一处寝宫型大建筑群,这里是乾隆为自己营造的“养老院”,在含经堂广场上还设有五个蒙古包,是乾隆帝设武帐宴,宴赏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地方。

长春园内还有一组壮观的建筑群是园内西湖里的海岳开襟,海岳开襟位于中央岛西侧开阔的湖泽之中,四面皆有码头,可以凭舟楫往来。

1860年,此园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已复建大宫门及恢复园中水系等景观。

绮春园

绮春园也称万春园,也是圆明三园之一,位于圆明园和长春园以南,始建于康熙末年(1722年),曾是怡亲王允祥赐邸,后改赐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绮”为绮丽、美丽之意。“绮春”,即像春天一样美丽。

乾隆时期的绮春园除宫门和正觉寺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建筑,只有一些小型的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如浩然亭、涵远斋、知乐轩、联晖楼、竹园、双寿寺、庄严法界、环秀城关等。乾隆皇帝甚至连一首描写绮春园的诗句也没有留下来。

嘉庆朝时,将绮春园西边诸多小园并入,加以修缮、添建才初成规模。此时的绮春园达到全盛规模,但无论是质量还是规模都无法与圆明园及长春园相比。

1860年绮春园毁于英法联军劫火时,曾幸存宫门区、庄严法界、惠济祠、湛清轩、绿满轩等少量建筑。同治年间择要重修时,改称万春园,并修复个别建筑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绮春园彻底毁于战乱中。

1986年整修了绮春园山形水系,并陆续修复绮春园新宫门及部分景观,其门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大门。

长春仙馆

长春仙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雍正帝曾赐弘历号长春居士,乾隆将和自己名号相同的长春宫赐给皇后富察氏居住,无疑饱含着最深的情意。

它位于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南邻园墙,四围山环水绕,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是一处园中园式的建筑风景群。

长春仙馆建于雍正初年,初名莲花馆,从雍正七年(1729)起,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被雍正赐居于此,雍正十一年(1733)弘历被雍正赐雅号“长春居士“,后来弘历当上了皇帝,就将莲花馆改名为长春仙馆。嘉庆皇帝在最初当皇帝的那三年,也住在长春仙馆,后道光年间大修九州清晏寝宫,道光皇帝也居住在长春仙馆,所以长春仙馆又有圆明园“第一寝宫”的称号。

乾隆四十二年,崇庆皇太后病逝于长春仙馆,乾隆皇帝哀痛号呼,十分悲伤,后把长春仙馆改建成佛堂,不时前来哀悼。

杏花春馆

杏花春馆,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圆明园后湖西北隅的一处园中园,建自康熙年间,初名菜圃,后亦总称春雨轩。雍正登基后的第四年,此处由“菜圃”易名为“杏花村”,依杜牧的诗作《清明》中的意境进行了改建。

杏花春馆是皇帝和皇子们用来体验农民生活的地方,又是皇帝借以对皇子皇孙进行农业常识教育的地方。到了初秋,远处的稻花香气越墙飘来,更使皇子皇孙们对朝廷以农为本的认识加深了。

整个景群的建筑布局具随意性,矮屋疏篱,纸窗木榻。馆前的菜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有各类瓜果、蔬菜类,有着浓郁的田园风味。盛时的杏花春馆,一到春季,杏花烂漫,这时皇帝总要来到这里一边品尝美酒,一面欣赏杏花。

乾隆二十年,本景中前部有较大改建,乾隆皇帝下旨挖掉了菜圃,将原先的矮屋改建成了涧壑余清、春雨轩、镜水斋等建筑,整个景区更名为“杏花春馆”。至此景区意境没有了以往的山野村落景象,而成为一处完整的园林,山水主次分明,建筑格局参差。

武陵春色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万方安和之北,是一处表现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的园中园。

陶渊明所描绘的武陵人捕鱼时忽逢溪流两岸落英缤纷、美不胜收的桃花林美景和而世外桃源中男耕女织,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想来让每日忙于政事的清帝们心生多少向往,干脆建在自己的御园中,可以暂时忘却俗世的纷扰,得享片刻的宁静。武陵春色建于康熙末年,雍正时名“桃花坞”,乾隆时改名“武陵春色”并作了增建。

当年这里号称山桃万株,是御园中赏桃花的好地方。当桃花盛开之时,溪流两岸的桃花宛如美人初妆,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在桃花满园,充满山水乐趣的环境里居住读书,确是一种美的享受。

您心目中圆明园最春意盎然的景点在哪里呢?

欢迎小伙伴们在留言

写下您最喜爱的圆明园赏春地点与大家分享

文中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编辑]

王 晓 艳

搜索更多有关“圆明园最值得参观的景点,盘点圆明园里那些,春意盎然的景点”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