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龙门石窟的个人感受:对龙门石窟的扪心自问

人气:259 ℃/2024-03-14 14:39:14

两山对峙,伊水中流,远望如阙。龙门石窟作为河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和洛阳文旅的金字招牌,让我们自豪不已。

今年是她申遗成功的第21年,如何让韬光韫玉的卢舍那大佛来助力副中心城市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建设?

让我们从这四大扪心自问来谈起:

一问:龙门居四大石窟之首,缘何国际影响力不及莫高窟?

国内最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别是:莫高、云冈、龙门、麦积山。

要说谁居于首位,洛阳人说了不算。联合国说了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中国的四大石窟进行逐个考察,最终确认——龙门石窟代表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原因是:

1、数量最多,规模最大

龙门石窟虽然破坏极为严重,然而现存造像数量仍达到惊人的110000余尊,是莫高窟造像数量的45.5倍,云冈石窟造像数量的2倍,麦积山石窟造像数量的10.3倍。

龙门石窟的洞窟数量多达2345个,是莫高窟洞窟数量的3.2倍,云冈石窟洞窟数量的2倍,麦积山石窟洞窟数量的10.6倍,阿富汗巴米扬石窟洞窟数量的3倍,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石窟——马哈拉施特邦·阿旃陀石窟数量的78倍,印度孟买象岛石窟洞窟数量的469倍,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2、营造时间最长,达1400余年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唐代最为兴盛,终于清末,历经十几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元代之后逐渐荒废。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之后云冈石窟的建设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没有什么大项的工程。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宋代之后在麦积山的开窟就很少了。

3、皇家石窟,绝无仅有

龙门石窟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云冈石窟同样也是皇家石窟,但仅仅历经北魏一朝皇室大规模营修,而龙门石窟则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

其中,最著名的皇家石窟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乃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4、国际化水平最高

龙门石窟经历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西域乐器、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罗马金币、基督教瘗穴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5、中国石窟艺术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6、影响力巨大

龙门石窟对韩国石窟庵、日本奈良东大寺卢舍那佛均产生重大影响。日本奈良东大寺内部亦供奉“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拥有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价值和这么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国际组织都对其赞叹不已!

反观国内,为何名气一直屈居莫高窟之后?

反观洛阳,为何我们不敢自信地说我们是第一?

二问:雕像破坏的难题,真的无药可医?

龙门石窟的雕像命运不佳,除了极少数的佛像具有头像以外,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没有面目,难以见其面部神韵。而卢舍那大佛的双臂也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如何通过剩下的部分了解其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需要管理者的智慧。

在兵马俑,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工匠们在修复陶俑,在龙门石窟我们能否也见此景?

在一千四百多年里,除了战争、动乱等运动性的人为破坏外,龙门石窟还遭受自然风化的侵蚀。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风化,则成为龙门石窟面临的现实难题。

龙门石窟处于开放的环境中,窟区不能像敦煌莫高窟那样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岩体风化又是一个不可控因素,除了减少人为的开发来保护环境之外,也应根据岩体特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破坏能力,削减风化作用,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石窟文物进行可持续性保护和修复。

如有技术壁垒,能不能向国际专家寻求帮助?

如有人才缺乏,能不能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科技管理人才?

这不仅是作为公众展示艺术品的要求,也是石窟文物保护的需要,只有进行可持续性地保护,才能为后世子孙留下难得的文化遗产。

三问:龙门石窟是先开发还是先保护?能否荒凉化?

近年来,景区实行了大规模建设改造,的确再现了龙门的胜景,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如“水上龙门”项目的橡胶坝工程,拓宽了河面,但却影响了窟区所需的干燥环境,使得石窟全年的水汽含量加大。加之,周围工厂排污加大,空气中潮湿而又污染的水汽含量增加,不断腐蚀石质。

而“夜游龙门”项目的开发,也因未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没能锦上添花,既没有获得经济效益,反而耗时耗财力,也未使景区得到保护。

另外,错位的开发也对龙门石窟原有环境风貌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破坏了龙门两山相对,望之若阙的独有自然景观。

为封闭管理而在东山修筑的一条为了防止游人登山而筑的隔离墙,其建筑材料呈现灰白色,如一条怪异的长龙盘爬在秀丽青翠的香山,使香山的风雅之气大打折扣。

随着历史遗产旅游的兴起,龙门石窟一方面为洛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威胁也在加大,如何在遗产保护和开发规划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如何在保护资源不破坏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旅游功能和价值,是景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记得洛阳师范学院的老校长,著名的文学家叶鹏教授曾说过:龙门石窟的景区,应该是原生态和荒凉化的模样!

四问:如何实现龙门石窟的“国际表达”?

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是省委定下来的目标。洛阳必须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高地,才可以形成国际性人文交流的中心区域。对此,龙门石窟必须有大的担当,在洛阳文化的“国际表达”中,强引领、做示范,彰显开放义不容辞!

然而龙门石窟对于石刻文化的国际化挖掘不够,在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项目上,依然是带给人一种肤浅的“到此一游”的感觉,内陆化、重游率一直难以改变。在调查中显示,龙门景区80%的客源来自于国内,而河南省占很大比重。

历史文化遗产的营销价值应放在其文化内涵上。龙门石窟中蕴含着大量的典故,但我们现在仅能够透过无数残缺的石刻造像去获知,这种方式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又怎么能吸引有着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外国游客呢?

龙门石窟如何实现其文化艺术的“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如何强化龙门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辐射力、向心力,逐步将龙门文化的辐射区域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逐渐拓展到有文化认同感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先行区?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龙门石窟能不能成功助力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的关键。

结束语:

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洛阳,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洛阳,需要龙门石窟这个支点,这个杠杆!

风劲帆满图新志,龙门石窟再出发。

搜索更多有关“龙门石窟的个人感受:对龙门石窟的扪心自问”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