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草莓死苗烂根如何防治?草莓,死秧咋回事

人气:211 ℃/2024-02-27 12:38:41

最近几年,农学博士的老家都在发展温室草莓种植,因为上市早、售价高,经济效益一直不错。但昨天,一个远房二叔给我发消息,说他种的晚熟草莓,出现了生长衰弱、不长新叶,还有部分植株发生了枯萎、死秧,将植株拔出以后,发现根部都变成黑褐色,问我是什么病害,应该怎么对症治疗。

通过二叔的描述,农学博士推断这些草莓是患了枯萎病,所以出现了死秧现象。对于草莓枯萎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容易造成大面积死苗,对农户来说损失很大,甚至有绝收的风险。草莓枯萎病主要在幼苗期发生,导致植株慢慢萎蔫死亡,所以呢,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这种病害。

对于温室晚熟草莓,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枯萎病呢?根据农学博士的经验,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

  • 在草莓定植后的幼苗期,要注意对植株观察,以及时发现枯萎病的发生
  • 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我们要搞清楚草莓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 在确定发病原因之后,我们要做好治疗工作,并进行积极的预防

在田间种植过程中,草莓枯萎病的具体表现症状有哪些?

草莓枯萎病一般是在定植后的3周开始发病。感病的草莓植株,心叶无法正常抽长,会簇生在心部,与具有细长叶柄的老叶有明显不同,心叶初期表现为黄绿或黄色,3片小叶中有1-2片畸形、皱缩,叶色会逐渐变黄,表面粗糙失去光泽,叶缘变褐,出现萎蔫、死秧。如果我们切开被害植株的根茎,可以看到叶柄、果柄横切面维管束褐色,但中柱不会变色。

区分重点

对于很多草莓种植户来说,很容易将草莓炭疽病、枯萎病混为一谈,其实呢,这两种病害的症状是存在差异的,需要仔细观察加以区别。在发病初期,炭疽病会出现纺锥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呈现水渍状,到了后期,病斑会变为黑色,从根冠部切断病株的根部,我们可以看到,自外向内发生褐变,但维管束没有显著变色。

草莓枯萎病在什么条件下,特别容易发病?

1、地势低洼、土壤板结的田块容易发病

如果是在地势低洼地带建立温室,土壤很容易出现板,而致病的病原菌能够通过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导致病菌在温室里大量积累,侵染草莓植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还有一点,土壤板结之后,通透性变得较差,根系生长便弱,导致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弱,进而加大了病害发生概率。

2、在高温天气下容易发病

草莓枯萎病病菌喜欢高温高湿条件,如果环境适宜,病菌会大量繁殖传播。在最近一段时间,气温逐渐升高,温室内温度也逐渐走高,又遇到了降雨天气,棚室内通风透气不够,创造了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自然利于病菌生长,发病也只是早晚的事。

3、水肥管理不当的地块容易发病

农学博士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部分果农不论种什么,都特别喜欢施用氮肥,而忽视其他肥料补充。这种不好的施肥习惯,容易导致土壤中氮素过高,而磷钾肥偏少,微量元素肥更是匮乏,土壤养分供给失衡,很容易引起病害发生。再有一点,在给草莓浇水的时候,普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增加了病原菌传播几率,促进枯萎病大面积发生。其实呢,现在的滴灌设施已经很成熟了,成本也不高,大家完全可以试一下。

4、重茬连作的地块容易发病

相比于露天种植,温室种植草莓的成本更高一些,这就导致了种植户不舍得浪费温室大棚的空间,连年种植草莓。而这种重茬种植草莓的耕作模式,无形中增加了初始病源菌数量,枯萎病发生严重也在情理之中了。

重点

对于缺乏种植经验的农户,很难区分草莓枯萎病、炭疽病这两种病害。当植株发生病害时,农户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准病因,一旦错误做出病害甄别,后续的防治方法也就不对,只会让病害大肆蔓延开来。

草莓枯萎病危害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保证优质高产?

防治策略:草莓枯萎病属于一种可防难治的病害,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杜绝病原物侵染,从温室土壤、种苗、传播途径上切断病菌侵入,坚持防大于治的策略,将危害灭杀在摇篮里。

1、做好土壤无害化处理

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土壤。在夏季高温天气,利用太阳能高温处理,就是在草莓采收以后,立刻拔除草莓残株,并清理地表覆盖物,在7月上旬,将棚室内边角土壤,尽量******在地里的中间,在地表撒施有机肥,然后做成土厢,利用完好透明的塑料薄膜将土壤表面密封,向垄沟内灌水,直到垄面湿透。大约15-20天以后,可以再次种植草莓,这种高温消毒灭菌的效果很好,能够杀死95%以上的病菌。

2、采用无病苗移栽

在草莓幼苗移栽前,我们务必严格进行检疫,杜绝使用带病草莓幼苗。在大型的草莓种植区,我们应该建立自已的无病种苗繁殖区,从无病田获取幼苗,可以从种苗上切断病菌侵入。

3、实行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避免病菌无限积累,温室草莓可以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与水稻田轮作,防病效果更好。在日常田间管理中,我们要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做到勤施肥、少施肥、勤浇水,保持棚室内的湿度适中。一旦在田间发现枯萎病株,就要第一时间拔除,并对病穴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以避免侵染其他植株。

4、药剂防治

(1)种苗处理:对于可能带菌的幼苗,我们可以用20%甲基托布津3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苗5-10分钟后再进行定植。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移栽完成后,进行灌根消毒。

(2)幼苗期防治:在移栽后的10-15天,我们就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淋基茎部,每次间隔7-10天,连续用药4-5次。

(3)开花结果期防治:草莓进入开花结果期以后,发生情况一般不太严重,可以选择不用药。当发现病株的时候,要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即可。

补充:在温室草莓种植过程中,移栽后的15-20天,是枯萎病发病高峰期,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这一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遇到了连续阴雨天气,就要加大药剂用量与频率,以杜绝枯萎病的发生。

在温室草莓种植中,枯萎病发生是一种常见现象。针对草莓枯萎病不同的发病原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应对,坚持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尤其对于那些跟风种植草莓的农户,更要小心谨慎,做到时刻观察,才能防患于未然。

搜索更多有关“草莓死苗烂根如何防治?草莓,死秧咋回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