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刘锦棠攻破喀什,1949年刘亚楼有何奇谋妙计

人气:253 ℃/2024-03-03 09:16:36

一、傅作义举棋不定,东野直取天津

1948年秋天,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首先在东北战场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只用了52天时间就歼敌4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在决定中国革命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重要决策。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948年11月,中原战场风起云涌,淮海战役拉开序幕,蒋介石做梦也不曾料到的是,仅仅在淮海战役开始的半个多月后,百万东北野战军就突然进入山海关,摧枯拉朽般向华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猛烈进攻。

此时,傅作义将自己华北“剿总”所属的40多个师,近60万军队沿着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一字摆开,战线纵横长达千余里。

他将自己的嫡系部队放在西北,随时准备西逃老家绥远,而将蒋系部队放在东南,见势不妙即可坐船逃往南方。

解放军兵临城下,傅作义首鼠两端

对此*********形象地比喻说,傅作义这样的布阵“就像是一根绳子上拴的两只蚂蚱,一只要上山,一只要下海。”

这一次,东北野战军在辽沈这样的惨烈大战后仅仅休整了20天便果断入关,不要说蒋介石想不到,就连*********和中央军委都未料到东野的行动如此神速。

从11月22日开始,东野的12个纵队及特种兵纵队、随军民工和机关共83万多人,分为左、中、右三路,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向华北敌军猛扑过去。

其中,由程子华、黄志勇指挥的吴克华第4纵、贺晋年第11纵为先遣兵团,由承德经密云、怀柔配合华北第2、第3兵团夹击张家口、新保安方向之敌。

萧劲光、萧华的第1兵团率万毅5纵,黄永胜6纵和特种兵纵队从义县经喜峰口入关,韩先楚3纵、邓华7纵、段苏权8纵、詹才芳9纵、梁兴初10纵沿北宁线两侧由冷口入关。

由于规模如此庞大的部队入关之后已经无法保密,傅作义有可能会闻风南逃,为了尽快截断傅作义坐船撤逃的道路,林彪命令后续跟进的李天佑1纵、刘震2纵、钟伟12纵取消原定的从冷口入关的计划,改为从山海关直取塘沽。

东野大举入关

12月初,华北野战军部队在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的策应之下首先沿北平—张家口公路打响。

东野的出现十分突然,致使北平以北的国民党军完全陷入混乱,在一番混战之后,傅作义的嫡系部队第35军、第105军连带着一个兵团部被分割包围在新保安和张家口地区。

由于判断东野可能从北平以北发起进攻,傅作义匆忙将92军、94军和62军从天津、塘沽调到北平,企图婴城固守,与东野背水一战。

此时,林彪的近百万大军已经完成战略展开,12个主力纵队(军)兵强马壮,装备、士气、兵员均处于巅峰状态。其中的左路军和中路军总共7个纵队,对天津、塘沽形成了钳形包围态势。

经过辽沈战役的补充,东野的1个纵队从兵力上几乎等于国民党2个军,入关时兵力最多的6纵有6.3万多人,兵力最少的11纵也有4万人出头。

在各纵队中实力尚属中等的梁兴初10纵有近6万人,各种枪2.5万多支,迫击炮400多门,山、野、榴炮74门,其它各种步兵火炮55门,还装备了比较先进的枪******和火箭筒。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由此可见,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新六军等所谓王牌部队用美械装备把东野喂得有多肥!

到了12月中旬,傅作义得知宝坻方向又有大量解放军出现,预感到北平、天津的联系可能会被解放军切断,遂又改变部署,放弃了唐山、芦台等地,把87军和62军调回天津。

中央军委、*********认为:平津战局的焦点在于塘沽。12月11日,中央军委电告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指出现在“唯一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要求东野、华北野战军必须抓紧时间将华北敌军分割包围,使其主力不能南逃。

到这时,留给傅作义的唯一出路就是趁着解放军还未大举南进立即全军撤往塘沽然后坐船撤退,只不过这一时间窗口十分短暂,而傅作义又舍不得被围在新保安的嫡系35军,于是连这最后的机会也丢掉了。

到12月17日,平、津的国民党军已被分割包围,东野2纵、5纵和11纵杀到北平城下,1纵、6纵和10纵,以及华北7纵位于北平、天津之间,切断了两地国民党军联系。东野7、8、9、12纵和特种兵纵队包围了天津。

此时,傅作义的部队完全处于被动,要收收不拢,想逃逃不了,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东野两路大军如同大钳子钳住了天津

按照中央军委的最初部署,平津战役南线的战斗本来是先打塘沽,这一布局的考虑是以较小的代价震慑敌人,从而达到迫使平津敌军放下武器,保全历史名城的目的。

但是塘沽四周开阔,两面临海,敌人难以全歼,而且塘沽的河道冬天不结冰,既不利于我军构筑工事,攻击部队展开也有很大困难,因此平津战役总前委考虑再三之后,决定将进攻目标改为天津。

二、战天津:陈长捷南淹北守,刘亚楼东西对进

天津也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城市地处沿海洼地众多,水网密布,市区也被诸多河流分割,地形比较复杂,进攻部队不易打开局面,可以说东野之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地形。

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自1948年夏天上任以来即预感解放军很快会来进攻,故大力经营城防,试图将全城改造为一座大堡垒。

根据这一目标,他环绕全城挖了一道10米宽,3-4米深的护城河,而且在护城河内侧修了6米高的土墙,土墙上每20-30米有一座碉堡,还有电网、铁丝网。在护城河外围除了碉堡群又埋设了不计其数的地雷。

根据刘亚楼事先拿到的详细天津布防图,津门外围有380多个大碉堡,市内还有600多个碉堡,差不多整座城市都成了不折不扣的大碉堡。

陈长捷与国民党天津市长杜建时

本来两军相战各为其主无可厚非,但老陈干得最缺德的一件事,就是为了“扫清射界”,把天津城外五里的村庄全都拆平烧毁,搞成了无人区,因此民怨沸腾,引起了很大的公愤。

这还不够,他又把护城河通海河的河道堵住,使得南运河的河水无法流入海河,转而向郊区倾泻,把天津南郊变成一片汪洋泽国,搞得几十万人无家可归,给我军进攻制造了很******烦。

在天津城内,陈长捷将全城防务分为4个大区,分区防守,在南面大修工事,在北面囤积重兵,又把市内凡是较高的建筑物都改成了火力点,想要以全城人民为人质,和解放军拼个玉石俱焚。

陈长捷得意洋洋,将这样的“杰作”自夸为“大天津堡垒化”,他到处搜刮散兵游勇,拼凑了10个师加地方部队,共13万多人的守军,并向傅作义表示:天津的防御力量不亚于长春,起码可以守半年。

而且,天津是全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有4600多家工厂,28500多家商号,13所大学,如果打烂了是人民的巨大损失。

这样一个大刺猬确实不好啃,弄不好还会扎得自己满嘴是刺。但留给东野的准备时间并不多。

民国时期的天津街头

由于此时已是1949年1月初,等到2月份冰雪融化再打北平就不容易了,故中央军委要求东野(此时已改编为四野,各纵队改编为军)在10天内就要完成打天津的准备。

为了尽快攻克天津,四野共调集了5个军(纵队),22个师34万人的攻城力量,并配以大口径火炮538门,坦克和装甲车46辆,兵力是敌军的2.5倍,火力也拥有压倒性优势。

但是四野从平津战役发动至今连续行军作战近2个月,各级指战员都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疲劳,而且我军进入华北之后人地两生,确实有不小的困难。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四野参谋长刘亚楼出任天津前线总指挥后,使出了解放军战胜强敌屡试不爽的一招:依靠群众,发动人民。

根据熟悉水情的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解放军在南运河上游找到了碱河的水闸,提开水闸之后南运河滔滔河水流入碱河,津南水源断绝,陈长捷“以水代兵”的毒计顷刻被破解。

为了解决护城河的问题,群众连夜送来了大量芦苇,用芦苇扎成“苇子桥”,这种桥不仅轻便浮力大,而且不怕枪弹,即使被机枪打中也不会散架,给我攻城部队提供了巨大帮助。

1948年的天津市区

更重要的是,在华北党组织的努力下,前线指挥部及时获得了详尽的天津敌情资料,这份资料信息之全,连每一座碉堡的位置、形状、守备兵力都交代得明明白白,这就使得负隅顽抗的陈长捷在刘亚楼面前如同裸奔。

不仅如此,我党对天津的接收工作也早已准备就绪,从天津市军管会和党政机关,到区、街道的组织机构、领导班子、办公地点都安排好了。

天津市数十万工人、学生、群众在地下党的组织下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护校、护厂,反对国民党******特务的破坏行动。

在掌握天津守军的准确情况之后,刘亚楼针对性地制订了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

根据天津市区南北长13公里、东西宽5公里的特点,我军决心采取东西对进,分割围歼,先南后北的战术,由李天佑统一指挥38、39军由西向东进攻,由邓华统一指挥44、45军由东向西进攻,计划在金汤桥会师。

四野在攻城战斗中“分割围歼”这招是非常厉害的:我军将敌军拦腰切断之后,敌军的防御体系就被打乱了,而进攻部队可以保证兵力集中于一点,至于主攻方向则根据敌人之强弱决定。

刘亚楼在天津前线指挥部

这样,攻城部队既不会感到正面狭窄,部队摆不开,也不至于兵力分散。

此外,以小部队在北面进行佯攻,分散敌军注意力,并以46军和49军147师在南面助攻,以43军128师作为预备队。

在长期残酷的战争中,四野形成了一整套攻击坚城的经验,即首先把最能打的部队、最强大的火力集中在一点突破,而一旦打开突破口之后,我军则如同“水银泻地”一般渗入敌人的防线。

如果遇到敌人据守的坚固工事,我军毫不纠缠,只留下少数部队看管起来,大部队绕开工事继续前进,后续部队发现前面的部队遇到阻击,立即另行打开道路前进。

这种无孔不入的战法很快就将对方的防御体系渗透得千疮百孔,那些坚固的据点被分割出来变成孤岛,最终要么被消灭,要么失去斗志只能举手投降。

锦州战役胜利结束后,被俘的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就哀叹说:“我们最怕的就是这种分割战术。”

攻城战中的东野部队

从1月3日到13日,天津城外的国民党军据点陆续被拔除,只剩下了天津孤城。

1949年1月13日,天津前线司令部向天津守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24小时内答复,陈长捷回复说“24小时内放下武器有困难”,实则拖延时间抓紧加强防御。

1月14日上午10点,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

三、雷霆万钧,东野29小时解放天津

按道理说,天津的守军有13万人,且经营城防数年,补给充足,刘亚楼的进攻部队也不过34万人,要想短时间内拿下这么大的城市并非易事。

但我军在攻城战斗中展现的强大战斗力证明,1949年全中国没有一座城市可以阻挡四野的进攻。

不得不说,此时四野的火力准备及步炮协同战术实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东北野战军的炮兵令敌人闻风丧胆

据时任38军炮兵团参谋长的刘锜回忆,在总攻之前我军就把和平门方向敌人的布防摸得一清二楚,并制定了详细的火力计划和炮兵战斗命令。

从1月初开始,西集团反复组织步炮合练,前面炮火延伸,步兵立即跟进,距离不超过100米,差不多火力准备结束我步兵就已经出现在敌人头顶上,配合几乎天衣无缝。

李天佑的西集团配属的炮兵火力之强,在中国几千年战争史上堪称前无古人。除了在东北收集的日式105mm******炮、150mm******炮,还有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155mm******炮。

这种大炮的破片杀伤半径普遍在50-60米以上,打在普通工事或者地上能炸出1.8米深、半径5米多的大坑,一炮就能扫平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面积的无防护目标。

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国民党军队再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这种大口径火炮面前也是脆弱得如同纸糊。

而此时的四野在天津西门外部署了四层炮兵阵地,由于地形限制,大炮过于密集,高炮只能和野炮放在一起。

美制M1918 155mm******炮

1月13日,刘锜在部署好的团炮兵阵地上转了一圈,发现主攻方向上竟部署了27门野炮和******炮,而本团负责的火力覆盖地段只有100米。

14日上午9点30分,各营、连指挥员对表,9点50分所有大炮全部就绪,10点整,指挥员们清晰地听到电话机里传来了“开始”的命令。

霎时间,东西两线上千门大炮同时开始试射和破坏性射击,和平门南北约15公里宽的正面笼罩在一片浓烟烈火中。

炮弹所到之处,敌人预埋的地雷阵纷纷被引爆,碉堡像被铁钳子夹住的核桃一样四分五裂,铁丝网、沙袋、木桩、土块全都飞到了几十米高的空中。

这一次,四野的出手堪称豪横,弹幕如狂风骤雨般横扫一切,1小时内四野炮兵打掉了600吨炮弹,在计划突破口,6米多高的城墙仅几分钟就被轰成了一溜坡地,周围找不到任何完整的防御工事。

本来炮兵的火力准备还要持续,结果一线主攻部队看到雷场通道已经被打开直接就冲了上去,他们迅猛地冲过护城河,在突破地段上与敌人展开激战。

强大炮火面前城墙顷刻被炸平开

38军113师337团作为全师尖刀团,在总攻前在就把交通壕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到了距离护城河只有几十米远的地方。

总攻开始后,337团3连作为全团尖刀连把友军指示射击的红旗当成了友军部队红旗提前发起冲击,两名爆破手郭风元和费继成从战壕里一跃而起,眼疾手快地炸开了最前面的铁丝网,在敌人机枪******打来之前,又猛地跳进铁丝网后面的敌军交通壕里。

二人跳进交通壕后,发现里面竟然还像沙丁鱼一样挤着20多个敌兵,原来他们是从被炸塌的工事里逃出来的,惊魂未定。

他们急中生智,举起手******大喝一声:“别动,谁动就炸死谁!”

已成惊弓之鸟的敌人果然不敢反抗,见二人威风凛凛,只好乖乖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3连突击队沿着爆破手打开的缺口,扛着苇子桥和梯桥冲到护城河边,困兽犹斗的敌人拼命拦阻射击,把3连前面的道路打成一片火海,******不断从战士们身边掠过,不时有人中弹倒下。

解放军向天津发起进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连长史德红果断调整攻击方向,从南交通壕的死角杀上城头,只用了3分钟时间就把红旗插上城墙。

作为尖刀连,3连成了敌人的众矢之的,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们顽强据守打开的缺口,誓死不退,这时8连也从3连右侧冲上城墙,连长、指导员身先士卒地和守敌展开肉搏。

城上两军胶着一片混乱,侧面助攻的339团9连抢上城头,他们占领了敌人2个碉堡,调转敌人的机枪向正在围攻3连、8连的敌军猛泻******。

此时,后续部队正沿着突破口如潮水一般涌入城内,敌人所谓的“钢铁防线”,连两个小时都没撑到就被突破了。

39军115师(原2纵4师)的行动比113师还快,343团团长王扶之身先士卒,带着部队从冰面上直接踩了过去,在团属九二步兵炮和坦克的掩护下,该团4连和9连差不多同时登上城头,向城下的地堡狂甩手******。

天津前指司令员刘亚楼通报全军:39军115师率先突破天津西面,将红旗插上城头。攻城各部闻讯斗志倍增:既然登城头功已被抢了,接下来只能抢攻占金汤桥的头功了!

解放军攻入天津市区

14日上午10点半,东集团45军135师403团突击队从天津东面民权门方向展开进攻,该团1营尖刀连擎着“突破民权门”的红旗,跨过浮桥,于12点攻克了民权门外5座碉堡,接连打退敌人7次反扑。

鏖战到下午3点,民权门方向的战斗仍处于白热化,135师决定将404团投入战斗,作为生力军的该团出马后立即打垮了敌人反冲锋,并摧枯拉朽般往西南方向迅猛推进2公里,抵达王串场一带。

夜色已深,天津城内的枪炮声依然震耳欲聋,凌晨3点,404团沿着金钟大道直逼计划中两集团的会师地点金汤桥。

国民党军在金汤桥部署了大约2个连的守军,并且在海河东路以北的高楼里布置了火力点。

但404团气势如虹,该团3营的爆破手在装甲车的配合下干净利索地炸掉了守军在桥头修建的2个堡垒,同时冲进桥北大楼,彻底控制了桥面。

战至5点30分,404团彻底占领金汤桥,并与从西面如潮水般涌来的西集团部队会师,与此同时,金刚桥也被我军403团攻克。

东西集团在金汤桥会师

在津南方向,助攻的46军发动稍晚,145师于10点40分组织进攻,经激战在13点32分攻上城头,随后又连续阻击敌军反扑8小时。

这时46军才发现,狡猾的陈长捷为避免主力被我炮火杀伤采取了兵力、火力部署“前轻后重”的策略,第一线的兵力只有三分之一,因此我军入城之后陆续陷入激战。

为了扩大突破口,巩固阵地,下午3点46军军长詹才芳将136师也投入战斗,该师从145师左侧一下子杀了进去,开始向纵深推进。

半夜时分,敌军向136师阵地反复进攻受挫,尸横满地、精疲力竭,这时天津东西两面的防线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的消息传来,守军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败。

136师乘势掩杀,于15日11点攻占耀华中学,与从北面推进而来的38军部队会师。

金汤桥被攻克,这时陈长捷指挥的守军已经如同一条被踩住了七寸的毒蛇,再也无所作为了,时任38军112师334团团长刘海清(后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率部包围了陈长捷的司令部。

油画《解放天津》

寒风中,刘海清亲眼看到战士们在街头席地而坐,一面吃着随身带的冰冷的玉米饼子和咸菜,一面向天津市民宣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尽管很多市民送来了馒头、饼干、窝窝头,但战士们一律谢绝,连茶水都没喝一口。有人送来了一些衣服和被褥,要给伤员盖上,伤员们却不肯接受,并说:“乡亲们,我们是*********的队伍呀!”

被国民党祸害多年的天津市民心中感动,很多人流泪叹息说:“天下竟有这样好的军队!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15日早上9点多,334团6连从“天津警备司令部”的北门打了进去,陈长捷被我军战士王义凤、傅泽国活捉。

可笑的是,战士们在陈长捷的司令部发现了一张巨幅的“1949年天津国军战况一览表”,上面的日期从1949年1月1日标到1949年12月31日,可惜这张表只用了14天就作废了。

15日下午3点,在29个小时的战斗后,13万余天津国民党守军被全歼,津门宣告解放,仅仅7天之后,北平和平解放。

天津解放

在解放天津战役中,有19214名解放军指战员负伤,4106名指战员牺牲,其中团级干部7人,营级干部28人。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搜索更多有关“刘锦棠攻破喀什,1949年刘亚楼有何奇谋妙计”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