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端砚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端砚的制作技艺

人气:230 ℃/2023-12-13 05:01:11

端砚是一种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产地的传统手工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端砚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初年,并在宋代达到了制作的高峰,但由于清末民初时期的式微,其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然而,随着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端砚制作技艺得到了新的发展和振兴。在唐代,端砚主要以实用为主,外形以箕形和方形为主,砚足逐渐从三足向多足转变,以适应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端砚逐渐从实用品向工艺品转变,在砚台上雕刻各种图案和花纹,增强了其观赏性。到了宋代,端砚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重,成为文人墨客之间相互鉴赏和赠送的佳品。

端砚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采石、选料、制璞、设计、雕刻和上蜡等多个环节。采石是端砚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端砚石不抗震,只能通过人工开采。采石工人需要根据石脉走向向深层采掘,并在接缝处下凿,对采石技术要求非常高,因此开采难度较大。制璞是端砚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将采出的砚石进行筛选和分级,将废料去除,并根据石料的形状制作成各种形式的砚璞。雕刻是端砚制作的核心环节,需要考虑砚石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等因素,并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雕刻。雕刻的技术和水平对端砚的质量和美观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打磨和上蜡是端砚制作的最后两个环节,需要将雕刻好的砚台进行细致的打磨和上蜡处理,使其更加光滑和美观。

端砚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处理,其中采石、制璞和雕刻是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端砚的特点是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的设计和制作非常注重款式的设计,根据不同形状的砚石选择不同的雕刻题材和装饰图案。这些题材和图案非常丰富,既有传统常用的题材,也有反映岭南本土特色的题材和图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天然朴实的砚石能否转化为精美的工艺品,雕刻环节尤为重要。雕刻的刀法和技法视题材和砚行砚式而定,以深刀雕刻为主辅以浅刀雕刻和细刻,表现刚健豪放的风格;以浅刀雕刻线刻细刻表现细腻含蓄的风格。配盒:端砚雕刻完毕从装饰及实用方面考虑,配以名贵木盒使端现显得更加古朴凝重名贵。磨光:雕刻好的端现先用油石加细河砂粗磨,磨去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细砂纸,最好是1000目的水磨砂纸反复磨滑,使现台手感光滑为止;最后是"浸墨润石"过一两天后褪墨处理。采石工具:因采石环境而制,古代砚坑洞高约80厘米,采石工人只能蹲着坐着或斜躺着采石,采石工具主要有:粗细不等的尖口铁凿铁笔铁锤炮凿灯等。雕刻工具:因现石的硬度,雕刻技艺和题材需要而制,主要有:锤凿凿卡木钻锯滑石工夫台等。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广东肇庆市生产的端砚,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在造型构图、题材立意上又有新的突破,创造了端砚实用之外的新艺术意境。如端州古邵图大端砚巧妙地将古端州缩龙成寸,又如仙境立体雕刻大端砚,把端砚雕刻成立体的一条鳄鱼、一只鸣蝉、一堆瓜果、一群仙人,并巧妙地将砚池收藏其中看似雕塑古董,但又可磨墨挥毫令人叹为观止。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搜索更多有关“端砚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端砚的制作技艺”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