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农夫与蛇中蛇被救了为什么还咬人?中的农夫犯了什么错误

人气:188 ℃/2024-03-24 21:55:36

农夫与蛇出自《伊索寓言》,流传甚广,影响遍布各个国家。

来自网络,侵删

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蛇,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露出了残忍的本性,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咬了农夫一口。

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伊索寓言》

故事讲述完后,往往会加上一段启示,告诉小朋友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帮人首先要学会分清好坏。

然后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鞭挞了那些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

告诫我们要学会辨认是非,不要与坏人打交道,因为狐狸也会哭泣、蛇也有落难的时候,所以这则寓言告诫我们要明辨是非。

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了,他们的本性也不会改变,千万不要对他们心慈手软。

百度百科

今天,我想借助“三重大脑”的理论来分析一下农夫的行为,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来源:周岭《认知觉醒》

1、关于“三重大脑”的知识

在读了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后,接触到了三重大脑的知识,按照进化时出现的时间依次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特地查阅了相关文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Paul MacLean 提出过“三重脑(Triune brain)”的假说,虽然叫法不一样,但是主要内容跟书中的基本一样。

本能脑出现于大约3.6亿年前,负责控制我们身体的基本生理活动,让我们远离危险、尽可能地获取食物以及生存繁衍。很多低等动物比如蛇、蜥蜴只有本能脑,但是依旧能生存下来。

情绪脑出现于大约2亿年前,对应哺乳动物出现的时间,它的作用是参与调解本能和情感行为,其中的杏仁核负责创造情绪并产生与之相关的情绪。

理智脑,就是我们熟知的左右脑,特别重要的是其中的额叶前端,它是我们大脑中的“总司令”,不但控制着我们一系列的高级认知功能,还能抑制一些低级中枢(比如“本能脑”)的活动,防止我们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2、从“三重大脑”看农夫和蛇的行为

首先,蛇是一种冷血动物,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冬季一定是要冬眠的,而且蛇、蜥蜴等爬行动物只有本能脑。

在冬眠期间被突然改变的环境因素唤醒,对于蛇来说,它的生存受到了危险,要么战斗、要么逃跑,所以一口咬下去,是它的本能反应,是蛇性。

其次,农夫的行为背后体现着人性中善的光辉,人性中对生命的无差异尊重。

但是,农夫想当然地把自己想法与蛇进行同理,这是因为无知而带来的结果。倘若他了解一点点蛇的本能、蛇的危险,他还会这样做吗?

也就是说,主导农夫行为的大脑是情绪脑,而非理智脑。

3、启发

每天早晨六点的闹钟响起,却总是一遍一遍摁死,翻个身继续睡;

每天晚上已经十一点多了,却不能放下手机,赶紧睡觉;

每天的工作,总有一些到了截止日期,却还是不由自主地翻翻微信;

每每在进入某个直播间时,想着只是逛逛看看,却一次又一次剁手;

太多太多的“本不应该”“本应该”,交织在日常的反思中,

然后,继续重复昨天的日常。

这是为什么呢?

往往会归为不够自律,没有远大的志向。

在读了“三重大脑”的理论以后,蓦然发现,每一天,我自己也在与自己进行着各种说服的努力,但是,99%的努力都无效而已。

原因在于本能脑和情绪脑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生存,面对危险快速作出反应、对事物进行即时享受、对舒适产生强烈欲望,及时行乐,同时还需要节约能量,像思考、锻炼这种耗能高的行为都会被本能脑排斥。又因为二者的力量占主导,所以这两个也就是人类的默认天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来,我们日程的纠结在于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指出:

“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因为它们的“力气”大;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

周岭 《认知觉醒》

所以,一个人的发展如何,最底层的逻辑在于提高、改变自己的认知。

搜索更多有关“农夫与蛇中蛇被救了为什么还咬人?中的农夫犯了什么错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