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新主城时代哪个区潜力大?听我细说新主城的悄然改变

人气:436 ℃/2023-10-12 02:16:23

属于江北新区的8周年,如约而至。

长江北岸的广袤大地,改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一如奔涌的大江,永不停歇地流向天际。8年的发展让城市封面迭代更新,而这片热土之上的张力,一定来自每一位江北人,这是敢于相信未来的底气和信心。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专栏《有一种信心叫江北》,既有宏观视角下跟时间的对话,也有微观视角下跟生活的闲叙。

今天,专栏推出第六期——《细说新主城》栏目特别篇,带你以细微处见变化,体会新区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点滴转变。

还记得刚开始设计《细说新主城》栏目时,江小北们通过好几次“头脑风暴”,讨论栏目的定位和意义。最后,大家的共识是,“细说新主城”,关键要突出一个细和新。细就是深入街头巷尾,深究细枝末节,从微小处见真功夫,新就是展现事物焕然如新,突出新主城由外及内的焕然一新。两者既是我们书写的事实,也是我们表达的观点。

一转眼,新区成立八周年了,在才刚一岁的栏目里,我们已经见证了近40期的城市“小确幸”:道路平坦了,路边景致变美了,停车场更多了,公厕更加智能,城市治理中人性化的服务随处可见……这些变化也许不那么宏大,但是每一次的进步,都承载着新区居民的期盼,凝聚着工作人员的心血,勾勒出“宜居宜业新主城”的轮廓。

1

道路,平坦顺畅;秩序,井井有条

在近日发布的《泰冯路在修了,预计8月完成!》里,网友热烈的讨论让小北既兴奋又忐忑。想不到3公里的道路,汇集了如此之高的关注度,可见新区城市治理工作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万千市民的心。

泰冯路的改造无疑是个很好的例子,修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不仅要传达出它正在修的事实,还要讲述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所以,我们二访泰冯路,推出稿件《泰冯路改造,为何被如此热议?》,客观呈现城市治理中的“双向奔赴”。在每一次的深入探访中,我们总会收获诸多的感悟。

出新后的平顶山路

八年前,平顶山路与泰冯路一样,路况不佳,住在扬子的居民只要提起平顶山路都直摇头。也正是如此,这条路在决定开启大修时,江小北们同样第一时间跟进,挖掘这条路背后的故事。

改变的不仅是道路本身,更是“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理念。工程通过运用新型工艺材料、特殊施工方案,最终让这条路获得新生。

平顶山路和泰冯路各自连接着江北大道的南北两端,而沿着这条江北大动脉,许多显而易见的变化都在过去的八年中不断发生。

出新后的小狮王街

狮来运转,橘灯烟火。小狮王街的焕新转身,从其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气息就可感知。“从没想过这条街能有这番面貌,街口的三串大红色的灯笼引人注目。以前的乱停乱放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秩序井然。”这是在去年专题报道《新区三条精品街巷》时,家住小狮王街附近徐阿姨的感受。

这么一条小街,整齐的店牌店招、干净的街道路面以及重新安装的各类便民设施,一改昔日景象,让周边市民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2

新建停车场,共享停车位,双管齐下

除了城市容貌,停车难问题也是《细说新主城》关注较多的主题。

“车太难停了!要多建新停车场。”

“光建停车场也不够,沿线的临时停车位也要划起来。”

……

在留言区里,小北经常会收到各种关于解决停车难题的建议。其中,有网友提出是否可以利用一些停车位资源共享,以集约成本的方式来缓解这个问题。

厘清矛盾并运用创新的手段解决矛盾,是城市管理中“精细化”的具体体现,这点在江北新区的停车问题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十四化建共享停车场

十四化建与中大医院共享车位的故事,就是一个“停车位资源共享”鲜活的例子(详情请点《把车位让给患者,医院员工的车停到隔壁企业了》)。医院职工把车停到周边单位共享出来的车位中,医院里多出来的车位让给急需就医的病患。这样一来,打破固有思维,以空间换时间,尽可能把便利让给百姓,这是新区在针对“停车难”问题上的一次有益尝试。

如今生活在江北新区,只要进入官微公众号菜单,发送“共享停车泊位”关键字,就能看到新区机关事业单位所开放的共享停车位位置。

除了共享停车位,新区也一直在努力建造更多的停车场,把边角地块利用起来,缓解了市民们出行的“停车焦虑”。例如,桥北滨江生态公园周边的闲置空地“悄然”成了一座临时停车场,给来江边游玩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现在去江边玩,再也不用去路边抢车位了。”同事小秦说。

改造完成的滨江大道附近的临时停车场

不仅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也是一样。

柳洲东路地铁站,放眼南京都是首屈一指的人流大站,早晚高峰,电动车如潮水一般涌入,此前停车位短缺,违停、乱停成了常态,造成安全隐患不少。

同事小秦就住附近,她曾绘声绘色地形容,此前骑车去地铁站,犹如市场赶集,那种过年一般的热闹,在这里每天可见。

柳洲东路地铁站非机动车停车场

为了缓解这一片区的非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柳洲东路地铁站新建了非机动车停车场,划分不同颜色的停放区域便于识别。同时,几处地铁口旁公共自行车蓄车区适当减小,作为共享单车停放区域。2号口旁非机动车停车场还增设了雨棚、充电柱。(详情请点《红绿黄蓝,停车不难!》

可供19000辆非机动车停放,新增非机动车泊位6500个,预留的共享单车泊位1700个……江小北一边采访一边感慨,“以前天天念叨的问题,没想到在不声不响中解决了,真是一个大惊喜。”

3

小小公厕,大大方便

出门游玩,尴尬的不仅有“停车难”,“如厕难”也一样。

顶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厕加入联盟

时间倒回三年前。当时,为缓解“如厕难”问题,江北新区率先在全市成立“厕所开放联盟”,通过鼓励沿街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厕所,对缓解“如厕难”问题进行了一次先行探索。

醒目的引导指示牌、细致的专人保洁服务、充足的洗手液以及厕纸,这些都配备齐全。本着“就近便利、无偿使用、整洁卫生”原则,沿江街道招商兰溪谷小区物业厕所成为了“厕所开放联盟”的首批试点。

不仅是“厕所开放联盟”的成立,许多老旧公厕在近几年也都迎来了改造,许多一类公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钟材厂一号公厕

要说印象深刻,位于泰山街道的钟材厂一号公厕真是叫人难忘,这里是小北的第一次一类公厕探访。(详情请点《“一类公厕”有什么特别?一起来看看~》

新区的一类公厕,除了具有公厕的功能外,还内设有便民服务设施,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一些爱心服务。不仅如此,公厕内的引导系统,可以实时显示用厕情况,有没有位置,在门口屏幕上一看便知,避免了冒然敲门的尴尬。

现在出门散步,就算一路喝水也不必担心。毕竟身体轻松了,心情也自然放松了,哼着小曲,踏着夕阳,一切都那么的闲适悠然。

《细说新主城》虽然只上线了一年多,但通过大量的采访,从各方视角出发,见证新区在城市治理方面的诸多改变。这些不易被发现的“微改变”“微创新”,离不开新区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同样也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

而《细说新主城》栏目只是新区八年城市治理精细化的一个小窗口,有太多看似微小实则重要的故事,每天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绣花功夫”不是“花拳绣腿”,“精管善治”更不是“口说无凭”,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方能细致入微,以小见大。江北新区作为“新主城”,其城市之新,在于用精细展现精致;其幸福之感,在于以实措回应实需。

素材来源 | 综合行政执法局 新区各街道

图\文 | 林涛 顾杨乐

发布 | 郑好

审核 | 刘云涛

搜索更多有关“新主城时代哪个区潜力大?听我细说新主城的悄然改变”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