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皇宫里的斗鸡 开封之斗鸡

人气:197 ℃/2024-01-26 16:15:52

在鲁国贵族间流传着这样的一种娱乐,说是娱乐,也掺杂着赌博性质,。这个活动需要双方放出骁勇好战的公鸡,在场上进行厮杀,赢了的公鸡,主人就可以赢钱,这种娱乐就是“斗鸡”。

当时在鲁国国都曲阜内有这样一个人,名叫季平子,是鲁国诸侯之一,相邻住着鲁国诸侯之一的郈昭伯,二人闲来没事,就想起这个娱乐活动,于是经常互相斗鸡。人都有胜负心,这季平子过于想赢,于是耍了点小花招,在鸡翅膀里偷偷撒上芥末粉,这样一来,无论对方是多凶猛的公鸡,都会被芥末粉弄瞎眼睛,导致郈昭伯连连失败,郈昭伯心生奇怪,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没有捅不破的窗户纸,郈昭伯发现了这人出损招,他心中气急,但并没有在明面上说,而想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偷偷地在鸡爪上装了锋利的小铜钩,于是反过来,季平子的鸡总是被抓破眼睛,连连吃败,就像是郈昭伯一样,季平子也发现了不对劲,然后指责郈昭伯,两人便互相骂起来了。

唐玄宗时有一个英俊少年,个头不高,头戴花帽,身上穿的衣服皆非凡品,是锦绣的短褂和绣花的长裤,手里拿着羽毛短鞭,站在一个场子中央,周围都是市民,大家都在看着这个少年,以及中央的一堆鸡,少年昂首挺胸,像是做表演一样,挥手致意,然后一道鞭子破空划下,空气发出了短暂的惊叫,场上的公鸡突然两两相对,踱步渐渐分开,羽毛炸开,胸脯鼓动,眼神都凶恶了不少,少年再一挥动鞭子,随着一声响,公鸡像是得到号令冲锋的士兵一样,不畏生死的疯狂向对方冲去,其气势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之意,顿时鸡毛乱飞,声音此起彼伏,腥风血雨来形容也不为过,有输就有赢,看官都热血沸腾,纷纷叫好,少年再一挥动鞭子,所有的公鸡突然都排成队,赢得鸡站在前面,输了的鸡在后面,仿佛那人一般,赢得骄傲,输得垂头丧气,少年转身下场,那些鸡也一个个跟着走了,令人称奇。

原来这个少年名叫贾昌,从小时候就喜欢爬树听鸟叫,还特别喜欢斗鸡,但家里穷,买不起鸡,就只好自己雕刻两只木头鸡,自己斗着玩,久而久之,有了这斗鸡的本事,某日表演的时候让唐玄宗看见了,大为赞赏,拍手叫绝,于是把他招进宫里,喂“御鸡”,他跟鸡交上了朋友,每一只鸡的颜色,品种,叫声,爪子等等他都能一一分辨出来,时间久了,甚至能模仿鸡的声音、动作,对他们发号施令,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一幕,这就是“神鸡童”的故事”。

王勃年幼就聪慧,构思诗文巧妙,长大后想入朝当官,就写下了《乾元殿歌颂》,唐高宗看到之后大为赞扬,之间封官,成为朝廷里最年少的官,还被称之为“初唐四杰”之一,但好景不长,王勃给沛王做事,沛王这天要跟英王斗鸡,王勃当即写了一篇《缴英王鸡文》,想给沛王助兴,未曾想传到了唐高宗手里,唐高宗大为失望,认为非但不劝他们,反而批判英王的鸡来主张沛王的威风,实乃挑拨离间,就这样,王勃被贬。

还有那著名诗人李白,同人斗鸡,情绪激动,竟是当场拔剑捅死了对方……

而后在曹魏,斗鸡这项赌博娱乐,更是被发扬光大,还有斗鸡台这一说。这些就是比较有名的有关于斗鸡的故事了,可见斗鸡的历史悠久,始于盛唐,而要说这斗鸡都出自哪儿,自然是离不开开封的。

开封的斗鸡也是品种繁多,其中有那四大斗鸡,分别是中原斗鸡、漳州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

中原斗鸡长得好看,他的鸡冠是小瘤状态,头像半个梭子一样,头皮薄又紧,毛细,喜欢打斗,刚出壳就会互相打起来,一般出生二十天和两个月都会特别想打架,成年的公鸡性情暴躁,打斗打死了也不服输,斗鸡具有观赏性。

漳州斗鸡,长得像鸟,背部羽毛深红色,脖子羽毛也是深红色,有的还是金黄色,身体高大,有强壮的体魄,敢打敢斗,还有针对漳州斗鸡的一套训练方法,极其规范,适合角逐玩赏型斗鸡。

吐鲁番斗鸡,身子高,腿也壮,脖子长,嘴巴短,特别有攻击力,胸肌发达,不过是在吐鲁番长得,骁勇善战,还打败过著名的泰国斗鸡。

西双版纳斗鸡,骨骼粗壮,结实,胸肌发达,现在将近濒临绝种。

斗鸡其实也是赌博一种,适当娱乐但不可深陷其中,拒绝赌博从你我做起。

本文章为【原创内容】,谢绝私自转载,如有需要,可加关注私信进行授权!!侵权必究!

搜索更多有关“皇宫里的斗鸡 开封之斗鸡”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