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怎么理解形式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

人气:259 ℃/2024-03-18 13:34:03

01​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反感和厌恶形式主义,常常因大行其道的形式主义作风搞得身心疲惫、苦不堪言,想改变这种现状,却常常因人微言轻而陷于无奈,只能被迫服从,进行着各种毫无实质性的机械性操作,不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走完流程,必然要遭到批评、指责,所谓的权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那么究竟什么是形式主义,有哪些表现形式、特点和危害?这些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有所了解,感受深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具体来探讨这个问题,就比较费劲。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内容和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形式则是把事物各种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就拿人体来说,骨骼及其结构是形式,而血肉则是内容,两者缺一不可。其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但在二者的关系中,形式虽然受制于内容,但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当形式与内容相符合时,就会对内容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形式脱离了内容,甚至不符合内容时,就会对内容产生消极的作用。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形式主义就是忽视了内容对形式的决定性作用,只讲形式,不讲内容,陷入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而不能自拔,不是从实际出发,不能灵活应变,生搬硬套,只注重手段,只讲走程序,不讲效果和最终目的,把机械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02

在日常生活中,形式主义之风随处可见,*********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拍脑袋做决策,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可以说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现在,党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是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但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官员搞运动式的、走过场式的、走马观花式的调研,空着脑袋去,空着脑袋回来,没点实质性的收获,妥妥的形式主义作风表现。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我们所熟悉的,有事没事,各种会议,开会本来是集思广益,做决策、解决问题,部署工作的重要工作形式,但往往不根据工作需要、工作性质来安排会议,往往成了少数人的个人秀。对其它组织或者单位,我不太理解,就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每周至少要开两次会议,一次是团会,一次是班会,两个会议完全分割开来。当然,除此之外,每个月还有读书汇报会,党支部会议,听讲座等。并不是说这些会议不重要,但在开展的过程中,就一些学习内容,重要事务,可以集中整合进行,频率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减一些。并且开展的过程中,有人监督检查,一次开展团会,我们按照要求提前完成了学习内容,但一个监督的老师在我们完成学习之后才来检查,就直接质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完成这么多的学习内容吗?当即,气冲冲的让我们班在晚上10点重新再开一次……

当然,除了开不完的会议,那就是填不完的表格,提交不完的各种所谓材料。在完成某项任务以后,你得拍照,学习相关内容和材料后,你得作笔记,得在群里打字发言,发言后还得在纸质笔记本上摘抄一遍。像一些重大纪念日,需要集体学习相关宣传片,你得拍照、或者截图证明你学过、看过,要做到事事有佐证材料,按照要求提交给负责人,由他进行汇总又上交等。有些工作需要留存相应的材料,可以理解,但不有所区分,必然陷入形式主义。

还有庞杂的审批程序。去做某件事情,需要得到许可才能去进行,我想,除了必要的程序外,过多的流程就是多余的,更何况,有一些突发状况,等走完程序,为时已晚。就拿请假这件事来说,给一个、甚至两个人请假就可以办到,但是,有些要求就是,你必须要找好几个部门签字才能生效,少了一个部门,这事儿都算泡汤。

……

我们不难发现,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必然严重挫伤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身心疲惫,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产生职业倦怠,助长不实之风、偷奸使滑等不良风气……

要抵制形式主义之风,既需要自下而上的勇气,也需要自上而下的自觉和监督,缺乏二者的合力,基本上是很难有所改善的。

搜索更多有关“怎么理解形式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