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一封感谢信满满感动,三千感谢信浓浓感恩情

人气:237 ℃/2024-01-12 00:41:16

3000多封信,来自梅州各地、广州、湛江、珠海、惠州……梅州各中小学、从梅州走进大学校园的学子们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恩之心,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这些学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叶剑英基金助学金”获得者。

在过去的两年间,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专门为梅州贫困学子设立的“叶剑英基金助学金”共资助了7600多名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今天,基金会又一次为全市4200多名贫困学子颁发“叶剑英基金助学金”。至此,雁洋公益基金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共安排了2000多万元资助和关爱了近12000名梅州贫困学子,同时也收获了3000多封受助学子的来信。

受助学子书信传达感谢之情。(钟小丰 摄)

●本报记者 罗娟娟

“叶剑英基金助学金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叶剑英基金助学金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我心头备感温暖。”在惠州学院大二学生饶金淼的来信中,她讲述了收获高考喜讯时的担忧:父母是普通的建筑工人,母亲虽患上骨膜炎还强忍疼痛在工地打工,姐姐在广州读大学,这个原本负荷过重的家庭难以同时支付两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2014年,饶金淼成为叶剑英基金第一批受助者,顺利走进大学校门。她在信中写道:“叶剑英助学金就像是雨中伞、雪中炭,让我走出困境,走进了另一个新天地。”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和饶金淼一样获得叶剑英基金助学金走进大学校园的还有1000多名贫困学子,今年,又有450多名贫困学生将获圆“大学梦”。“梅州每年都有不少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的贫困学子,扶助特困生上大学活动是团市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精准脱贫的有效举措,叶剑英基金每年通过团市委帮扶大学生的助学金达100万元,能帮助约200名贫困学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团市委书记陈远洋介绍说,助学作为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方面,不仅是贫困家庭长效脱贫的重要渠道,也能够让贫困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让贫困学生能够在更高学府接受知识的熏陶,改写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的命运。

正如陈远洋所描述的那样,这些贫困学子在大学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我走进了这所宏伟大气的新校园,感恩地欣赏着它的美丽:如宫殿般的图书馆,雅致的学校中心湖,设施完备的体育馆……这一切一切,让我的心情变得轻松。”2014年考入广州医科大学的林文苑在信中描绘了进入大学的喜悦。2014年考入广东工业大学的朱映萍也同样表达了对大学生活来之不易的感恩:“感谢叶剑英基金会的爱心人士,是你们的善举,让我能够继续在宁静清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是你们的善意,让我拥有一起奋斗、成长的小伙伴。”

“愿成为叶帅精神的传承者”

“我愿成为叶帅精神的传承者,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世间的美好。”一封又一封来信,讲述着各自的精彩、憧憬着各自的未来,却表达了同一个愿望:继承叶帅精神,成为爱心的传播者。梅州中学高二学生李芸在信中说:“现在,我还在上学,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就是回报社会对我帮助的最好方法。今后,我也会像爱心人士关心我一样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让他们知道,其实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背后有很多人和你站在一起。”

蕉岭县长潭镇上村小学的林丽萍也在信中写道:“我一定会继承您的义举,像奥运圣火一样,从您手中接过了这一棒爱心火焰,继续传递下去,让人间处处充满爱。”平远县泗水镇金田村的初二学生丘建林则来信说:“人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今天,作为一名受资助的学生,我心怀感激;明天,踏出社会,我一定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很多受助学生都表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以后会用行动传承和发扬扶贫助困的美德,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让大爱洒满人间每一个角落。”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让贫困孩子能够平等享有教育的机会,也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坚定‘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认真学习,用知识帮助家庭脱离暂时的困境。”广东省雁洋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两年来,很多学生都会在信中汇报学习成绩和生活状况,可以看得出他们的积极、努力和乐观,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心存报国志向和感恩之情,表示出了要把爱心接力棒持续传递下去决心,真正把叶帅精神发扬光大。

“我应该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叶剑英基金让贫困大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让依旧在中小学奋斗的学子生活更有保障、学习更加安心。2015年,兴宁市合水镇明星村的钟劲峰两个孪生哥哥上大学、而他自己也以优异成绩考入兴宁一中,上学的巨额费用让普通的农民家庭不堪重负。“当老师把叶剑英基金助学金交到我手上时,我感受到了大爱的滋润,内心无比温暖。”钟劲峰在信中说,这份助学金,让他能够毫无负担地投入到紧张的高中生活中去。

兴宁市兴城中心小学五年级的李鹏华和70多岁奶奶的生活全靠患有脑膜炎的父亲在环卫所的微薄收入,获得资助的他在信中写道:“因为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鼓励,才能在学校里安心追求自己的理想,勾画自己的未来,努力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钟劲峰、李鹏华一样,去年考入梅江区梅州中学的李芸也深受鼓励,她说:“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绝不屈服于一时的困难与挫折,适应环境,锁定目标,锲而不舍,笑着迎接光辉的未来。”来自五华县华阳镇太平村的甘利彬在信中写道:“我应该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道路,走出重峦叠嶂,飞到外面看看美丽的大千世界。”

“对于受助的寒门学子来说,助学金不仅在经济上给了他们宝贵的支持,还成为他们学习上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学习和报效祖国的热情。”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从过去两年的情况看,不少受助的学生都心怀感恩,争当好学生。比如梅县区畲江镇受助的4位学生成绩均在班级名列前茅,丰顺中学高二级的徐秋丽、陈佳格等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搜索更多有关“一封感谢信满满感动,三千感谢信浓浓感恩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