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老梁说余秋雨完整视频,余秋雨曾受人追捧为何无人问津

人气:402 ℃/2024-03-25 06:02:04

余秋雨曾受人追捧,为何无人问津?老梁对于丹的评价值得借鉴

当代文坛,有一人那是备受关注,他就是名重一时的余秋雨。余秋雨的散文,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期,被相关媒体捧的快到天上。余秋雨曾受人追捧,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现如今,我们会发现余秋雨无人问津,知名度在下滑,提起他老人家的名讳也是不可置否毁誉参半。针对这一现象,老梁对于丹的评价,来回答余秋雨的尴尬境地还是值得借鉴。

余秋雨对于文化的贡献还是有的,比如对于文化的研究用散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形式还是很少见的。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在这方面,做的还是相当出色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为我们展现了文化的另一面。不得不说,这些作品还是很有深度的,可以看作新时期下对自身文化的剖析。这些作品叫好也叫座,对于文化的传播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是他的功劳,不可否认也不可磨灭。他曾受人追捧,也正是因为对于文化传播的贡献。

为何现在就无人问津了?这个也是有原因的,因量变引起了质变,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躲不过一个"假"字。首先,余秋雨抛弃了妻子李红,认识了后来的妻子马兰。离婚之后的李红,带着幼女生活还是比较艰难的。其次,余秋雨善于蹭热度,比如钟南山、袁隆平等。这些热度蹭的让人莫名其妙,人家本身对于这种蹭热度的行为也是很反感。最后,余秋雨对于他人的评价略显浅薄。比如他对易中天的评价,也是"电视上讲三国还不错的人",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都说文人相轻,像他这么直白的人还真少见。

老梁对于丹的评价,为我们看待余秋雨从受人追捧到无人问津还是值得借鉴的。老梁对于丹的评价,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认为她是"假学者"。于丹与余秋雨的人生轨迹,还是有相似之处的。纵观余秋雨的行为举止,也是绕不过一个"假",惺惺作态有假斯文之嫌疑。

文化学着应该秉承去伪存真的学术精神,而不是为了一味迎合而失去自我。在这方面上班蒙曼就做的很好,不偏不倚,做好自己的学术分内工作。因而,蒙曼在文化圈的名声也还不错,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标杆式人物。

余秋雨也好,于丹也罢,他们失去了一个"真"字,也就自然而然不受欢迎了。余秋雨从受人追捧到现在无人问津,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老梁对于丹的评价,也真是值得我们借鉴。余秋雨的作品是好的,这是我们应该认同的地方。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对于文化学着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而是要以开放的胸襟来看待他们的过失。如此,才能够看清楚一个真实的人。对于余秋雨的遭遇,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搜索更多有关“老梁说余秋雨完整视频,余秋雨曾受人追捧为何无人问津”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