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日本92重机仿谁的 日本92重机还能当狙使怪不得李团长舍不得

人气:176 ℃/2023-12-12 04:03:58

懂枪帝壹哥是军武次位面《轻武专栏》官方账号,每天都有最精彩的轻武资讯

看过《亮剑》的小伙伴都对一个情节记忆犹新,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八路军伤亡惨重甚至连骑兵连都全体牺牲,其余战士准备突围的时候,李云龙使用一挺重机枪对日军进行掩护射击。

▲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

但日军人多势众,眼看抵挡不住,政委赵刚让李云龙炸了手中的重机枪赶紧撤退,但李云龙说了一句“多好的重机枪,我舍不得”,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李云龙仍舍不得这挺重机枪,可见在李云龙心中的地位。这其实这就是日军二战的主力——*****重机枪。

▲我老李舍不得这*****啊!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了国防工业国产化的进程,相继出现了一系列自产轻武器,但受限于工业基础薄弱,在结构复杂的机枪领域一直没有太大建树。后来日本人发现法国新研发的哈奇开斯机枪不错,于是便购买了哈奇开斯M1897型8mm机枪的生产专利和一些样枪,称为保式机关铳(“铳”在这理解为“枪”就可以了)。

▲使用保式机关枪的日军

仅仅两年后,日俄战争爆发。

▲203高地争夺战中,俄军的机枪让日本第七师团从15000人锐减到1000人

保式机关枪在日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了6.5mm******威力小、枪管散热慢的不足,战后日本经过多次改进,又借鉴了M1914型哈奇开斯重机枪,历经38式机关炮、三年式重机枪,最终在1932年设计定型了使用7.7毫米******的*****重机枪。

▲*****重机枪

*****重机枪全长1155毫米,枪身长721毫米,重量55.3公斤(含三脚架),枪身重27.6公斤,理论射速450发/分,但实际射速仅为每分钟约200发。威力方面还是不错的,初速732m/s,有效射程800米。

▲92重机枪的扳机是按压式

*****重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动作由铰接在枪机尾端面的闭锁栓上下偏移来实现,冷却方式为气冷式。并且配备*****或96式光学瞄准镜,射击精度颇高,还能用来做远距离精确射击。

▲*****重机枪的瞄准镜

该枪可以安装在枪架上使用,在对空目标实施射击时,还可以安装在专门的高射枪架上。

▲对空射击状态的*****

*****重机枪最明显的特征要数枪管那一圈圈的散热片了,这也是沿用了哈奇开斯机枪的设计。在那个马克沁水冷为王的时代,马克沁已经为水冷枪管申请了专利,哈奇开斯机枪只能采取风冷,设计了“唐纳斯甜甜圈”式的五个铜制环形片状气冷散热器,并将其安装在发热最为剧烈的枪管后部。

▲哈奇开斯的五环散热片

但是日军觉得,原版的五环散热效果还不是太好,于是*****重机枪的风冷散热环更大了、更多了,甚至一直从枪管后部延伸到了枪管中部。

▲啊~~~~,五环,散热效果一般般

这种设计对散热自然是极好的,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增加的散热环大大增加了机枪的重量,导致不带四脚型枪架的*****重机枪光空枪就重达27公斤。

▲密密麻麻的散热片

算上枪架以后,全枪总55公斤多,对于当时的日本士兵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巨大的重量要求日军需要11人伺候一挺机枪

弹板供弹也算是*****重机枪的一大特点,供弹具为24发或30发刚性弹板,也可以将数个弹板连接成为容弹量更大的弹板。

▲美军使用*****和拼接弹板这应该只是摆拍

这种供弹方式也沿用了哈奇开斯的设计,当年帆布弹链也被马克沁申请了专利,哈奇开斯于是采用弹板。

▲这种卡扣式弹板可以重复使用

而日本也对这种供弹方式情有独钟,弹板供弹打完重新装上******可以继续用,不会像弹链那样浪费金属,比较适合资源匮乏的日本,也不会像帆布弹带那样耐用性差。

▲92机枪装弹

虽然弹板供弹导致射速慢,但日本人认为过高射速需要的******数量会让日本整个国防工业吃不消,对日本来说只要机枪能保证火力形成压制就够了,所以低射速恰恰符合日本的胃口。但这样的设计也有问题,一是需要副射手频繁供弹,二是弹板本身也容易出问题造成卡弹。

▲*****因为射速慢被中国人称为咯咯叫的“野鸡脖子”被美国人称为啄木鸟

*****重机枪性能并不先进,不要说和MG42比,就是和一战时期的马克沁机枪相比,在火力持续性和便携性上,也远远不足。但在火力贫弱的中国战场,*****样重机枪已经堪称步兵手中的“战略性”武器了。

▲92重机枪在中国战场上还是大杀器

由于射程远、精度高,往往能够压制八路军火力,给八路军带来巨大伤亡。而八路军想要得到一挺92重机枪却很难,重机枪大多都部署在阵地后方,很难缴获,有时候甚至要牺牲很多战士才能得到一挺。

▲影视剧中年轻时代的李连杰操作缴获的*****

就算敌军狼狈撤离,也常常会将机枪炸毁,因此李云龙才对*****重机枪念念不忘,无他,并不是它有多先进,而是因为太难缴获了。

▲再从敌人那夺,谈何容易

92重机枪虽然性能平平,但相对装备更差的中国军队,92重机枪仍然能在中国战场逞威风,不过到了太平洋战场,面对美军的火力优势,这种笨重、转移困难的重机枪就现了原形,即便在密集火力中幸存,也难以抵抗美军的近距离迫击炮轰炸。可见,一款武器之所以能够成名,并不说明它本身有多优秀,只是因为它出现在了适合的战场。

搜索更多有关“日本92重机仿谁的 日本92重机还能当狙使怪不得李团长舍不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