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历史上的今天4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5日

人气:230 ℃/2024-05-01 21:27:53

历史上的10月5日

主要事件:

1:1957年10月5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新藏公路自新疆南部叶城,越昆仑山、冈底斯山,至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大克,全长1179公里

2:1958年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3:1962年10月5日——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首映

4:1998年10月5日——“银河Ⅲ”巨型机首次装备部队

5:1991年10月5日——托瓦兹发布首个Linux内核

1957年10月5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新藏公路自新疆南部叶城,越昆仑山、冈底斯山,至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大克,全长1179公里

新藏公路(传统上指219国道,而216国道中心段称新藏公路二线),是继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之后,进入西藏的第三条公路。原新藏公路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南抵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大克(噶尔),后又南延至边疆城镇普兰,叶城至普兰段公路于1956年3月开工,1957年10月6日通车,叶城至西藏普兰公路全长1500多公里。除了叶城至普兰段,后续又将道路从普兰延伸到了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的2140公里石碑附近,在此与318国道的中尼公路段交汇。它又称叶拉公路。它不是从新疆乌鲁木齐市到西藏拉萨市,但可以去拉萨市,是重要的进藏路线之一。

此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C。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冰山达坂(即山口)16个、冰河44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艰苦公路,有的路段艰险。

此路荒凉区漫长:新疆段只有3村1镇,后程穿越几百里无人区,西藏段的阿里区域村镇也稀少。叶城-狮泉河镇那段千余公里,长期来行走的基本是戍边的高原汽车兵,外加个别的大货车司机。后来有一些游客。

1957年10月5日,新藏公路(新疆叶城至西藏阿里地区)建成通车,全长1179公里。1956年-1957年始建简易砂砾公路,最窄处仅2.5米,后数十年扩建。2013年之前很险:漫长无人区、泥石流、塌方、滑坡、大雪阻隔。后整建并修成柏油路。新疆段还待改进,烂路和难走段集中在叶城至三十里营房的360多公里,新疆三座达坂(高山口)仍有泥石流、塌方等问题。

新疆进藏,从海拔1365米的叶城开始,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变薄,一些人高原反应强烈,新藏线武警救助遇险游客数千人次。

2013年起是柏油路,驴友大幅减少,大多转向新藏线其它荒道。

1958年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自1946年成立后的12年中,政府软弱无力,内阁更换频繁,加上陷入阿尔及利亚战争,渐渐陷入危机。1958年5月13日,法国殖民军头目雅克-马絮等人利用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在阿尔及利亚发动叛乱。5月25日在法国南部也发生反政府的暴乱,要求戴高乐出来掌握权利。戴高乐声明已做好接管共和国权利的准备。29日科蒂总统邀请戴高乐组阁。6月1日戴高乐出任新总理。戴高乐上台后首先修改宪法,进行国家制度的改革。他任命德勃雷为首的工作委员会拟订新宪法草案。9月4日是第二帝国被推翻88周年纪念日,戴高乐在共和广场向广大人民宣读新宪法草案。9月28日举行公民投票,80%的人赞成新宪法。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国民议会议员任期5年,参议院每年改选三分之一,议会的权力缩小,议会讨论预算的期限为70天。总统的权力扩大,任期7年,由议会议员及各地区、海外领地和地方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团选出。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和三军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总理、各部部长和其他高级官员。总统可以责成议会再次讨论已通过的法案,有权下令举行公民投票,在与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可以解散议会,在紧急情况下可宣布处于紧急状态。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只有在以绝大多数票通过对政府的弹劾时内阁才能倒台。这样,法国从议会制共和国变成了半议会制半总统制共和国、总统集大权于一身,保证了法国在政治上的稳定,结束了政府软弱无力的状况。

11月进行了国民议会选举,以戴高乐为首的保卫新共和联盟取胜,12月当选总统。1959年1月8日,戴高乐正式就任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此后逐步更换各部部长,由文职人员和技术人员代替政治家,形成文官体系。第五共和国宪法还规定建立一个新的法兰西共同体代替法兰西联邦。法国于1961年允许阿尔及利亚独立,在非洲的领地除索马里外均于1960年宣布独立,法国只能用双边协定和经济援助来维持同这些国家的关系。第五共和国建立后,法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政局保持稳定,对外则奉行独立的民族主义政策,致力于与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合作并与社会主义国家及第三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

1962年10月5日——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首映

自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问世以来,这位英国情报特工已在银幕上风靡了四十余载,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6人扮演过邦德,共有8位导演执导过21部007影片。

他充满魅力,他机智勇敢,他冷血无情……他就是007,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

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1908——1964),英国小说家,最广为熟知的代号007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就出自他的笔下。弗莱明出生在伦敦,在伊顿学院和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和瑞士日内瓦学习语言,1929-1933年任职路透社莫斯科记者,后来在英国做过银行家和股票经济人直到二战爆发。二战期间,他成为了英国海军情报局局长的私人秘书。二战后,弗莱明就职《太阳时报》国外经理一职。

自1953年出版第一本007小说开始,伊恩·弗莱明总共出版了十五本007小说。当初弗莱明为自己笔下的主角起名时,认为需要一个简单的、毫不浪漫还要极具阳刚味的名字。结果他将这位特务命名为詹姆斯·邦德。从此,在每一集007电影中,一定会出现这句经典台词:“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弗莱明把一位充满魅力和冒险精神的英国间谍007介绍给了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讲,007小说是“冷战”派生出的产物,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侦探推理小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侦探推理小说的低谷期。“詹姆斯·邦德”的出现,将间谍小说推向了高峰,也使整个侦探推理文学重新振作起来。

使得007真正家喻户晓的是电影。第一部007电影是 1962年10月5日上映的《诺博士》。从第一部《诺博士》到2007年上映的《皇家赌场》,007系列电影已有二十一部,到今天历经四十五年长盛不衰。

007系列电影并非全部出自伊恩的手笔。只有其中的十四集是来自原著小说,其它都是电影公司购买“007”三字电影版权,继而另创故事拍摄。根据非正式统计,看过007电影的观众总数起码有20亿人次,即地球上每3人中就有1个曾经看过007电影!

第五任“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这样总结“007”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是美艳的邦德女郎,是新奇的道具、是性、是罗曼蒂克、是幻想、是最终的英雄,赋予了这部电影长久的生命力。”英国文化评论家康拉德则对人们崇拜007的现象做如下解释:“如果你向往成为一名重要的人物,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007。”

第一任007——肖恩·康纳利

第二任007——乔治·拉赞贝

第三任007——罗杰·摩尔

第四任007——提摩西·达顿

第五任007——皮尔斯·布鲁斯南

第六任007——丹尼尔·克雷格

1998年10月5日——“银河Ⅲ”巨型机首次装备部队

“银河Ⅲ”巨型机首次装备部队我军事气象保障能力又有提高

经过3天严格测试和近10天的平稳运行,“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总参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业务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总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1998年10月5日宣布,这是“银河—Ⅲ”巨型机首次装备部队,它对提高我军军事气象保障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意义非同寻常。

“银河—Ⅲ”巨型机于去年9月研制成功,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30亿次。由于在应用软件开发和软硬件磨合方面准备充分,此次“银河—Ⅲ”仅用了一天多时间组装就一次启动成功,与“九五”全军气象重点工程项目“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实际运算速度大幅度超过了“银河—Ⅲ”通过鉴定时的指标。

“从‘出生’到‘出阁’,‘银河—Ⅲ’已经出落成一个水灵标致的大姑娘。”“银河—Ⅲ”总设计师杨学军对机器的性能表示满意。他说,“银河—Ⅲ”是目前国内气象业务部门使用的性能最高的计算机。

中长期数值预报对计算机运算速度要求极高。一个较复杂的数值预报模式制作10天期的预报,在百万次计算机上需要连续运行12天,而在百亿次机上只需运算两小时。

据介绍,在并行计算机中运行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软件,是世界气象应用领域的发展潮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国防科技大学和总参气象部门开发的并行气象应用软件,在国内同类软件中首次在分布存储并行计算机上投入实际运用,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有关人士称之为军事气象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除了在运算速度指标上可以较好满足数值预报要求外,“银河—Ⅲ”因为在开发过程中采取了与用户同步合作的新模式,从而大大缩短了数值预报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

1991年10月5日——托瓦兹发布首个Linux内核

1991年10月5日(农历1991年8月28日),芬兰电脑程序员托瓦兹开发的Linux内核首个公开版本0.02版发布。

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 1969年12月28日-),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之一。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

托瓦兹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父亲尼尔斯·托瓦兹(Nils Torvalds)是一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及电台记者。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少数民族芬兰瑞典人。他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計算機科學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州硅谷任职于全美达公司(Transmeta Corporation)參與該公司晶片的code morph技術研發,现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室(OSDL :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与妻子托芙(Tove,芬兰前女子空手道冠军)育有两名孩子。

与很多其他黑客不同,托瓦兹行事低调,一般很少评论商业竞争对手(例如微软)产品的好坏,但坚持开放源代码信念,并对微软等对手的FUD战略大为不满。

1991 年的十月,当初网际网路还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上网的人大部分都隶属于一些研究机构,或者是大学里面的学生、教授,有一个名为 Linus Torvalds 的年轻芬兰大学生在 comp.os.minix 这个新闻群组上发表了这样一封内容不怎么起眼的 POST: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这个 Linus 的兴趣(hobby)就是 Linux 核心程式 0.02 版的原始码,当初还是个大学生的 Linus 大概完全没想到当初被他视为个人兴趣的程式,在几年以後会有超过千万个使用者,由他自己带头开发的作业系统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地受到普遍的欢迎,还被视为是软体业巨人微软公司大力促销的 NT 系统最大的竞争对手。

Linux 是一套 Unix-like 的作业系统,是 Unix 的一种,它控制整个系统基本服务的核心程式 (kernel) 是由 Linus 带头开发出来的,「Linux」这个名称便是以「Linus's Minix」来命名,Linus 选择用「大众公有版权」 (GPL)的方式来发行这份程式,这个版权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与散 Linux 的原始程式,换句话说,Linux 实际上是「免费的」,使用者在网路上就可以抓到 Linux 的原始程式码,随心所欲的与更改 Linux 的原始程式,在网际网路的日渐盛行以及 Linux 开放自由的版权之下,吸引了无数电脑高手投入开发、改善 Linux 的核心程式,使得 Linux 的功能日见强大,所以今日我们可以在网路上免费下载 Linux 使用,或者花很少的一点费用就可以取得 Linux 光碟,这都是因为 Linux 是 GPL 版权的缘故。

搜索更多有关“历史上的今天4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10月5日”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