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管仲语录及翻译,管仲列传,赏析

人气:135 ℃/2024-02-02 17:45:00

管仲

原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赏析

一;

1,管鲍之交;文中通过‘贪,愚,逃逸,屈辱’说出了鲍叔牙对他的知遇之恩,从此也可以看出,管鲍为什么能相交,也可以看出鲍叔牙的识人之才。

2,管仲执政;管仲执政善于转祸为福,他把一个很小的齐国靠着海边的条件,使其变的积聚财富,富国强兵,与百姓同好恶。

二;

1,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颖上人,今属安徽,春秋时齐国大夫。

2,小白初立;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在外流亡的公子纠和小白都想回到齐国当国君,鲍叔牙亲自为小白驾车,日夜兼程赶往齐国,直入临淄,依赖齐重臣拥戴,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3,推荐管仲;齐桓公称为国君后,想用鲍叔牙为相,治理齐国,鲍叔牙拒绝并推荐当年差点杀死齐桓公的管仲为相,并告诉齐桓公只有管仲才能让齐称霸。

4,助齐称霸;齐桓公二年,鲍叔牙领兵攻入鲁国,由于轻敌,结果大败。齐桓公二十二年,鲍叔牙随军攻打山戎,胜。齐桓公三十年,鲍叔牙随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对楚国盟国蔡国实行军事行动,接着又联合进攻楚国,并与楚订立盟约,史称“召陵之盟”’。

5,晚年为相;公孙显朋去世后,齐桓公立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让齐桓公把易牙,开方,竖刁三人辞去,可过了不久,齐桓公又把三人召回,鲍叔牙因此抑郁而终。

他最主要的成就就是知人善用,推荐管仲为相,一代名相出自齐国,更是出自鲍叔牙。

搜索更多有关“管仲语录及翻译,管仲列传,赏析”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