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道德经金句100句全文:每天一句道德经礼者忠信之薄

人气:149 ℃/2024-04-05 22:07:21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前面讲到,礼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将某一种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学说捆绑在各种礼节中,强制人们去遵守。《道德经》认为,这样的礼是混乱的元凶。

周天子的统治,依赖朝廷官员及诸侯国的首领。这些人为什么忠于天子,天子对于他们为什么能够信任?《道德经》认为,无论是天子还是王公大臣都应该参悟天道。因为天道是相同的,每个人都按照道来思考问题,来处理问题,天子和王公大臣就能彼此理解,彼此认同。于是王公大臣就忠于天子,而天子也会自然地信任王公大臣。这样建立的忠信就是非常牢固的。

“礼”本指祭神、敬神。祭拜神灵,必须恭恭敬敬,并有一套严格而隆重的仪式。在祭祀活动中形成的规范,逐步演变为社会的等级制度,并成为一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周公制礼就是创建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至此,礼从敬神的活动演变成为统治的工具。到了孔子的年代,孔子在各国推行周礼,同时将儒家思想融入其中。

《道德经》反对的是融入儒家思想的礼制,认为这是强制人们接受儒家学说。儒家学说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道。王公大臣对于老百姓固然是统治阶级,但对于天子来说,他们又是被统治阶级,所以他们天然地不会完全接受儒家思想,但受到强制又不得不遵守儒家礼制,必然会因此与天子发生矛盾。王公大臣内心不再忠于天子,天子内心也不再信任王公大臣。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搜索更多有关“道德经金句100句全文:每天一句道德经礼者忠信之薄”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