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娱乐>正文

油管评论霍元甲李连杰 2006年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

人气:252 ℃/2024-03-09 11:57:53

@娱评大赏2006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是由于仁泰执导,李连杰、孙俪、董勇等人主演的动作片。影片从霍元甲儿时开始,一直讲述到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霍元甲上海挑战大力士成功,随后开办精武馆,不久惨遭日本人下毒,英年早逝。该片于2006年1月25日上映。

霍元甲自小醉心武术,但其父不想孩子成为一介武夫,遂不让他习武。元甲与玩伴农劲荪偷偷抄录霍家拳谱天天苦练,终以稚嫩的霍家拳打败小恶霸,自此信心大增。这样的人才为数不多,有好多大户人家请武术教练教导,勤学苦练,但没有多少进步。这样偷着学,能够自学成才的人,就是凤毛麟角。

霍元甲凭着对武术的悟性及热情,武艺根基日益深厚,后来成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师。但却因锋芒太露好胜心强,性格变得浮躁傲慢,人也越来越好勇斗狠。这是一个人才发展的必然过程,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时候就只有几步,成则公侯败则贼,他没有成为混混,纨绔子弟。

元甲徒弟被天津另一高手秦爷重创,他不问原由闯入秦爷的寿宴,威逼秦爷当场签生死状与他比武。最终,虽然元甲得胜,但却因此赔上了他一生最爱的两个人――母亲及女儿的性命!大错一手铸成,痛不欲生的霍元甲神志昏乱,遂远走他方。这就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做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失足成千古恨。

霍元甲隐姓埋名栖身于一个偏远的村落,并得村民孙婆婆及失明少女月慈照顾收留。与世无争的农村生活,温厚善良的村民令万念俱灰的元甲渐忘伤痛及仇恨,生命正慢慢复苏。这是霍元甲人生的转折点,艰难困苦磨炼使他慢慢成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真正的天下无敌的高手就是这样练成的。

在月慈姑娘帮助下,霍元甲随即隐姓埋名在此生活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之中,他和月慈之间产生了感情,在她母性魅力的感染下、恬静平和的田园生活也让他沉下心来思考武术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的真正意义,并渐渐悟到了武学的真谛。郭靖、乔峰、杨过也是这样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霍元甲借农劲荪之力,到上海挑战大力士成功,为中华民族露了脸,成为民族英雄。随后开办精武体操馆,但不久之后惨遭日本人下毒,这就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霍元甲对敌人的胜利,让他们颜面扫地,他们对霍元甲恨之入骨,也怪霍元甲疏于防范。

《霍元甲》定位在“高手的真打实斗”上,导演寻找各门各派动作精英与李连杰“过招”。工作队走访了中国、泰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终于找到数名高手,包括首位获奥运金牌的泰国拳王、 澳大利亚顶级摔跤手、世界自由搏击金腰带主以及德国剑术专家等加盟影片。霍元甲的对手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打斗过程精彩绝伦。

电影除了展示中国功夫之外,还会出现泰拳、拳击以及其他格斗拳术。李连杰希望观众看过此片能够明白“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只有一颗逞勇斗狠的心,也只会越精彩越祸害。这是《霍元甲》出格的地方,也是《霍元甲》出彩的地方。也就是说电影的站位比较高,对人的教育意义比较大。

在武术题材的电影里,练武之人若能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人生信条,俨然已是一条好汉。《霍元甲》信奉的是,对手的人格和生命同样值得尊重。生命伦理和人类理性首次成为武术题材电影的首要价值观,这是《水浒传》的梁山好汉无法超越的。

《霍元甲》里的武打场面,几乎全是擂台比赛。与秦爷的比武例外,是准擂台性质。擂台比赛仪式感很强,道具有限,空间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打得好看,难度很大。霍元甲认为功夫有高低之分,只有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弊端,是武术发展的关键,武术没有国界。

《霍元甲》是一部严格的现实主义作品,武打动作必须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演员中李连杰动作干净利落,影片运用了不同的剪辑手法来表现不同场次的擂台比赛,有效避免了节奏单调可能带来的枯燥感。我认为,在当时的武打电影,动作过于格式化,场面比较呆板,给人的感觉就像木偶戏一样。

《霍元甲》影片之所以武打戏很多,情节却不显得匮乏的最主要原因。总体而言,每一场比武都有特点、与众不同。从总体来讲,《霍元甲》制作绝对够工整,充满着诚意,擂台上的一介武夫,从少时野心争夺名利,到后来成领悟武学真谛以仁为思的一代宗师,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搜索更多有关“油管评论霍元甲李连杰 2006年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