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70后的心酸史:一个70后的心路历程

人气:406 ℃/2024-03-16 00:35:52

我是个70后,年龄老大不小,课堂的书却没念过多少。但我爱看书,爱看那些无用的闲书。书看多了,容颜却未见改变,倒是额外生出的想写的欲望如野草般恣意生长。

于是,像做贼一样偷偷的写,悄悄的投出去。为了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感而绞尽脑汁。可惜投出去的稿件大多如泥牛入海没了音信。我并不觉得沮丧,大概是经历的坎坷多了,抗挫能力日益见长,惯会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觉得虽然没能发表,但写文字的过程就是对心灵最好的疗愈。

我常常想起英年早逝的父亲,父亲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聪明人,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可惜读到初中毕业,爷爷再也供不起了,只好到生产队挣工分。父亲把未能实现的大学梦强加在我的身上,管我的学习管得特别严,偏偏我的智商不随父亲,语文很好,数学很差,脑子短路时还考不及格。这让对我寄予厚望的父亲十分失望,常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我,叹道:孺子不可教也!

我上数学课最怕被老师提问,偏偏父亲和每一任数学老师都很熟,拜托他们要多多关照我这个天资愚钝的学生。于是上课时我经常被点名回答问题。有一次我回答不出来,数学老师气得咬牙切齿:“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知道,你爹那么聪明,你咋一点都不像呢"?

然后老师问同学:“她语文好不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答:“她语文很好”!

“这就是了。”老师点点头说:“语文好的人都是死读书,不会用脑子,只知道死记硬背,难怪你数学学不好!”

图书馆里的手领料本书

从小生长在父亲光环下的我,养成自卑而又敏感的性格。对父亲的感情是又敬又怕,从不敢亲近。

父亲在我15岁那年因病去世后,母亲整理旧物,翻出来一个大包裹,打开,全是父亲寄给杂志社被退回来的稿件。读着父亲的文字,我忍不住泪流满面。父亲一直怪我不像他,没有继承他的优秀基因,但爱看闲书,爱写文字,我想我是随了父亲的。父亲有生之年没能把文字变成铅字,我希望我能实现。

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时,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遭遇出轨,离异。我只有初中文化,在文化与知识积累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内心的痛苦与煎熬才是触发灵感的唯一源泉。捧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有一刹那的悲喜交集。

有时会想,假如我的父亲还在人世,说不定我会在严父的压迫下进入大学的殿堂,邂逅一场书香墨浓的爱情,过上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可惜生活没有假如,命运总是喜欢露出它狰狞的一面,让你在千锤百炼中卑微地活成自以为坚强的模样。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逐渐忘记曾经的初心。

女儿读小学时,去参加家长会,发现教师墙上有一位老师是我的小学同学。我高兴的指给女儿看:“喏,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哪!”

女儿先是惊讶,然后是羡慕,最后一脸嫌弃的看着我说:“唉,你的小学同学当了老师,你看你,混成了啥样……”

女儿的眼神与父亲如出一辙,我有一刹那的失神,继而气愤不已,感觉家长的威严被挑战了,恨不得把小家伙揍一顿。过后想一想也是,惨淡经营的人生,自己都不满意,拿什么让孩子为你感到骄傲呢?

我又开始绞尽脑汁码字了。彼时已年近不惑,摒弃掉曾经的怨天忧人,用平静的心书写人生感悟,写女儿的成长,写童年的往事。

我自学五笔打字,学会了发电子邮件。承蒙编辑老师不嫌,偶尔让我的豆腐块见报,用来弥补板面的不足。

我报名参加网上的写作训练营,虽然没能学到有益的东西,但我认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书友,也让我知道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我常常反思自己的一生,年少丧父,青年离异,中年患癌,人生不幸的事情都叫我赶上了。曾经怨恨上苍对我的不公,对往事耿耿于怀,为平庸的人生而黯然。

直到读到患癌症去世的于娟女博士写在生命日记里的一段话:曾经以为幸福一定要飞到云端里才能得到。一剑在手,快意恩仇,殊不知泥土里才是真正踏实,坦然,温暖的幸福。

她的一番话,对于挣扎在尘埃里的人,无疑是一剂清凉的慰籍。我想,至少我还活着,有可爱的女儿,有对我不离不弃的老公,有爱我的父母。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当下呢?

人生实苦,全靠自渡。

搜索更多有关“70后的心酸史:一个70后的心路历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