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秦朝秣陵:晋南北朝时商水县周边的秣陵

人气:401 ℃/2023-12-09 13:15:15

晋南北朝时商水县境东边的秣陵

南京,最早称金陵邑,后来省邑字称金陵。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吴国置冶城于此,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镇而已。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相国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在石头山(今清凉山,金陵山的余脉)筑城,置金陵邑(或称石首城、石头城)。

"陵"本义是大土山,即山陵。"金陵"原是山名,意思是金色的山,就是现在的钟山,又称蒋山(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葬此得名)、紫金山。因为钟山顶上的岩石呈紫金色,所以称金陵、紫金山。 "邑",甲骨文字形上为口(围的古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也就是人们聚居的地方。作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邑,还有一个引申义,就是指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楚威王在此置金陵邑,应该是把此地封给哪位大夫了。所以金陵即是山名,又是地名。

到了汉代金陵山改称钟山,因形似盘曲的巨龙,称为为"锺阜龙盘"。因山坡出露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光芒,象铜的颜色(古代金指的是铜,紫金就是纯铜),东晋时改称紫金山。后来习惯上金陵只指地名,而不指山名了。山名就用钟山或紫金山代替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实行郡县制,把金陵邑改称秣陵。秦始皇是否到过金陵邑,《史记》没有记载,但到过丹阳是可以肯定的,《资治通鉴秦纪二》也有相同记载。丹阳,就是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丹阳镇,距南京很近仅40公里。而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秦始皇是到过金陵的。

前210年,秦始皇来到金陵邑,见金陵四周山势陡峭、地形险要,烟云缭绕、雾气腾腾,有天子之气。秦始皇命人凿断金陵山,使秦淮河水流贯金陵邑,把天子气泄散;为达到一劳永逸,还将金陵邑改为秣陵(秦始皇在此设丹阳郡,置秣陵县)。秣者,抹也,抹掉金陵邑,就从根本上断绝此处天子气了;又言,"秣"的本义是"喂马的谷秆草料",秣陵即草陵,草陵只会出草寇和草民,断不会出真命天子。

既然秣陵是南京的古称,为什么项城也会有一个秣陵呢?这和历史上的"侨置"有关系。所谓侨置,就是此地人到彼处居住,官府对他们新居地按原居地的名称来临时命名的一种措施。永嘉南渡者,先前多是聚族而居,实行家族政治,也就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地,有一个类似于族长的人(多为高官将帅)来管理这个家族,无形中他们也就形成了豪门大族。因为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这个家族和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郡望。在大迁移中,不论贫富贵贱,往往举族而迁。他们迁到新的居住地后,仍然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仍不忘故土。东晋统治者为了安抚这些大量的移民,缓和南北土客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就采取一种侨置的措施,也就是把他们新的居住地仍冠以原居住地的名号。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侨州郡县原意是寄寓,并无实土,户籍也只属于临时性质。其实,侨置州郡县有名无实,也就是一个政治集团的代号而已,只是保持了其政治(做官)、经济(不纳租服役)特权。如东晋有名的政治家谢安祖籍本是陈郡阳夏(太康县),随司马氏渡江后,在江南侨置太康县,就属于这种情况。

侨州、郡、县,主要在江南,但在北朝亦存在。北朝行政区划与南朝类似,也有侨州郡县和虚州情況。535年,北朝东魏为安置淮南新附之户,就在项县侨立北扬州、北丹阳郡和秣陵县,秣陵县隶属北扬州北丹阳郡。丹阳郡自秦朝设立,治所就一直在今南京,北丹阳郡当然就是侨置郡。

项县归北朝统辖,其县治在今沈丘县槐店镇,所以槐店也被称为秣陵。历史上黄河曾经有过无数次泛滥,仅明代就有47次,槐店大受其害。到了明宣德三年(1428年),作为项城县治所的秣陵镇(槐店)再次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项城县县治遂南迁至高地项城营,1438年再迁至原南顿县殄寇镇(金朝置),殄寇镇于是更名秣陵。不过人们常常以项城称之,而很少称秣陵,只是在抗战时期曾一度称过秣陵。1953年冬,项城县政府迁水寨后,老县城俗称老城。1982年改为县辖镇,定名秣陵镇。

秣陵镇(殄寇镇)原为土城墙,城市规模很小,人不上千。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项城知县胡琏从项城营迁治到秣陵镇后,开始扩建,甃以砖,前后历经年余,新县治街道和城墙才初具规模。聚落呈东西略长南北北稍窄、西南缺角的长方形。四周城墙外砖内土,城高二丈五尺,宽一丈二尺,城墙上留有雉堞垛口。环城有海河,宽一丈三尺,深一丈二尺。城周长七里多。建有四门,东日来和门,南日至善门,西日重兴门,北日忠顺门,各门上均建有城楼。四门外有四关。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知县张谕増筑,继甃以砖。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训导宋世相增建月城(也叫給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其他城池也有在城门内侧的)门四座。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徐东渐建南北一门外吊桥各一座,吊桥有三孔;东西二门外砖桥各一座,砖桥有一孔。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年)知县张应弘周围修坚,増高旧垛二尺许。

1860年三月,捻军骤至城下,大有抢占城池之势。于是绅董公议,重修四关,建炮楼十三座,却缺少砖石。经高氏族人同意,用高丘寺(今高寺乡高寺村)旧桥砖石七百余车作炮楼根基。又经张静斋劝捐,集工匠民夫,至四月初建成。城高三丈三,城隍上宽九尺,下宽三丈六;护城海河八丈宽水深丈余;城门全宽三丈六,门洞宽一丈八,门宽一丈二,门洞深两丈余,城楼高四丈五。绕城一周,共建小圃一百零八间,皆砖瓦结构,分布于四周城墙、炮楼与城门、炮楼与炮楼之间,供守城士兵和护城市民守夜住宿之用。一百零八可以分为三十六和七十ニ,再加上炮楼数,所以传说项城新治是按照四大天门(四门)、十三太保(炮楼)、三十六天罡罡、七十二地煞建造的。宣统年间有修补。

城内主要街道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主街道四条。东大街上路北有清真街(明清称回回巷,清朝后期改为仁和巷),路南有油坊街。西大街上路北有祖师庙街、石羊口街,路南有南小街。南大街上有黉hóng学街。北大街上有城隍庙街。另有黄胡同(今改名文化路)、朱胡同、乔胡同、姚胡同、王胡同等小巷。这些街道、小巷都形成于明代。 南大街上有上虹桥,油坊街上有下虹桥,虹河水从下潺潺流过。

从形制上看东西大街弯曲不直(东大街弯曲度最大),像一条巨龙,故古有"龙镇"之称。东门外设南北相对的外门(月城)两座,门前各有甜水井一眼,中间有龙王庙,向东北、东南延伸有两条小街。人称东关为龙首,龙王庙为龙脑,甜水井为为龙眼,两门为龙耳,两小街为龙须。西关外也有左右两条小街为龙尾街。清真街、油坊街和石羊口街、南小街四条小街是龙足,四条小街并不两两相对,相比较,油坊街和石羊口街稍偏东,清真街和石羊口街稍偏西,像巨龙迈步疾走的样子。

秣陵镇作为项城新治,初建为何要建成龙形,这也和县治搬迁有关。旧县治圮于水,搬迁以后虽远离沙颍河,但人们仍谈"水"色变。为了能镇住水,人们想到了"龙"这位神仙,"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管水的神,当然也有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意思。当时除了把秣陵镇设计为龙形外,还利用了虹河。

虹河,发源于漯河南,流经上蔡商水交界,进入项城后,流经孙店镇何庄、姚庄、袁营,三店镇大丁庄、秣陵镇李阁阁、刘桥、秣陵、八里庄,新桥镇师大楼、曹楼,向南注入泥河。河有河龙王,当时虹河流经殄寇镇南护城河,为了突出"龙"的作用,在西南城墙缺角的直角顶点处,将虹河分流引入城内,流经莲溪书院后面,向东经南大街上虹桥、油坊街下虹桥,再向东注入东护城河,与南护城河汇合再向东流去。

为了纪念项城县治从槐坊店迁至秣陵镇,知县胡琏在修建县城时,于四关和县衙对面各植一棵槐树。植槐,符合民间风俗习惯。项城人大部分是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后裔,当初移民从大槐树底下出发来项,故称自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的人。几十年过去了,但人们仍不忘故里。人们敬山西洪洞大槐树如神,所以常在院中植槐,民谣"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院中一棵槐,幸福自然来",既有有祈望生财致富之意,也有不忘祖居山西洪洞县之意。古时达官贵人常在门旁植槐,名为槐门,含有怀柔百姓、奉仕帝王之意。

搜索更多有关“秦朝秣陵:晋南北朝时商水县周边的秣陵”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