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软硬不吃的人最怕什么?吃软不吃硬

人气:256 ℃/2023-12-01 15:37:29

朋友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跟几个人打法律官司,本身几十万块钱生意事情,他决定先拿100万打官司,不成再加。

吃软不吃硬 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形容个性 顽强 ,不怕强硬。

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容易听从;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人都喜欢标榜自己“吃软不吃硬”,但是一路走来,我见识过的人里面,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其实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吃软不吃硬”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行为准则,因为我们不能根据别人态度的软硬来判断是非,也不能根据他人的谄媚与否或蛮狠与否来影响自己的决策。

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想戳破人性中的一些小聪明。为什么大部分人爱给自己加上“吃软不吃硬”的标签,却鲜有人愿意被说成是“吃硬不吃软”呢?

这是一个卖人设的时代,“人设”一词虽说是近两年才兴起,但这个行为自古有之。主要是靠突出人物特色,把人物标签化、符号化。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面如重枣,一席长髯,说起关二爷,人们就会想到义薄云天;而说起羽扇纶巾,足智多谋,人们就会想到诸葛亮。(羽扇纶巾有时也形容周公瑾)这就是他们的人设。

人设其实就是个人品牌,人设做好了,有利于形象的传播,能够精准的吸引相同爱好的朋友或粉丝。无论你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一旦你的人设得到了大家的共识,在人际交往中也会获得许多红利。

比如你的人设是“讲义气”,那么别人在和你交往的时候,会给你更多的信任,你就省去了许多赢得别人信任的功夫,因为你有一个无形的符号给自己背书。如果你的人设是“暴脾气”那么别人和你打交道时就会顺着你一点,你偶尔爆个粗口,别人也会自己找台阶下说“这人并不坏,就是脾气臭,别和他一般见识。”倘若换个人设是“没脾气”的爆粗口,可能就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击了。(看人下菜碟儿)

说回“吃软不吃硬”,这是许多人都喜欢给自己加上的标签,其实就为了在心理上赚个便宜,利用一个小小的标签,仿佛就给自己设立一个硬汉的形象。而且这个词即非贬义也非褒义,是个中性词,最适合用来自己形容自己,如果是个褒义词,他还怕别人笑他自夸呢。一旦这个人设成功了,人们在和他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尽量说话好听点,顺从一点,这种顺嘴的便宜不赚白不赚。

卖人设本身没什么可指责的,只是不要过分夸大了自己。就像我见过的那些爱标榜自己“吃软不吃硬”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欺软怕硬”的主。他所谓的“不吃硬”不过是没碰见真正的硬罢了。例如我单位的一个同事,平生最拿手的就是踢寡妇门、挖绝户坟,专欺弱小,人家被逼急了骂他两句,他还更来劲了,“小子,你跟我态度好点,我吃软不吃硬的。”但是一遇见领导就卑躬屈膝,领导放个屁,他也一个劲的鼓掌说“真香,真香!”

人设这么好,就是小心别崩了。近来不少公众人物的人设崩塌,导致人气大跌。就是因为人设崩塌好比是撒谎被拆穿了,是要给信用值扣分的,你努力经营的形象被人发现原来是浪得虚名,那以后你再干人设相关的事情,就难免要遭人怀疑了。

被人讨厌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被人怀疑,因为讨厌你还有个度,而怀疑是没有度的,脑子里怎么想都行。

所以啊,人还是要踏实诚恳一点,不要用虚荣去给自己强加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标签,坦然面对自己,客观分析事情。如果你足够优秀,身边的人自然会去认可你的形象。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那世上真有“吃软不吃硬”的人吗?还是有的,但是很少,而且那人多半是个“二愣子”。所以,你下次再碰见有人标榜自己“吃软不吃硬”的时候,记得提醒他,小心人设崩了!

搜索更多有关“软硬不吃的人最怕什么?吃软不吃硬”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