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上巳节古诗大全:古诗文7则溯源上巳节三月三

人气:377 ℃/2024-03-02 09:23:19

上巳节古诗文7则:青郊上巳艳阳年,心同草树乐春天

又是一年暮春三月三,在现代人的心中,三月三是个户外踏青的美好日子,风和日丽,又靠近传统的清明节左右,人们往往会将自己清洁打扮一番,穿上最美丽的春天的衣裳,或者和亲友去山上扫墓,或者和朋友去自然园林边游玩,还不忘记采摘或者购买一把荠菜花或者嫩枸杞,尝鲜美味的同时,还会宣传,此时的荠菜枸杞蒲公英菜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一切仿佛随意,理所当然,但是这随意和理所当然的背后,却是绵长的历史文化,甚至还带着神秘。

春秋时代的孔子,他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其中有一段话,非常浪漫,许多不喜欢论语讲道理的人,都喜欢和引用。

“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这是孔子的弟子曾皙回答孔子的问话,孔子问,你们心中有什么志向?其他几个人都是谈的建功立业的具体,独有曾皙是这样说的,我希望到了春天三月,能够穿上郑重的春天的衣裳,带着拾掇齐整的五六个人,还有童子六七个人,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临风而歌,然后心满意足的回来。“

后世的人看到的是随意浪漫,在春天里,穿上华美的衣裳,在河边洗沐,然后还在高台上跳舞吟诗,和现代人的愿望也差不多啊,这么放松。

一向严肃的孔子居然赞同”你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很多人认为孔子也很想放松和浪漫啊,一辈子不能老端着,传道当老师,原来你也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我要是孔子的其他徒弟,一定会抱怨,今天的话题考验脑袋急转弯啊。娱乐谁不会?

但是,这篇短文对话,外行人看到的是诗样的美丽,内行人看的是门道。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期,这个背景是周王朝还在,已经延续了五百多年,一个长寿的王朝,而孔子所在的鲁国,是周王朝的地方诸侯国。不过此时,诸侯国的势力发展强大,互相有战争,,强盛的称为霸主,而周朝王室对于地方的控制权薄弱,而孔子的目标和愿望是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的理想社会。他强调的是 ”仁义”,“礼乐”,“德治教化。'

而周朝此时,已经衰败,用于春天祈雨,祈祷农业丰收的舞雩国家级祭祀已经不存在了。

礼仪祭祀荒废,如何能够教化民众,有向心力?

但是民众春天在河边洗沐,消除一年不吉利的传统还在。

弟子曾皙的话,是颇堪玩味,所谓春服,是帝王或者祭祀时专用的礼服,这些礼服已经做好,要穿戴整齐,头上戴着正式的礼仪冠冕,率领童子,先在河水边沐浴,然后在春天的舞雩台上,临风起舞,如同祭司一样高歌,那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孔子为什么说,只有曾皙知道他的心呢?因为这种仪式,已经在国家级层面淡化了。

一,周朝是制定了严格的祭祀制度,包括舞雩,含义神秘,范围广泛。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周礼·春官》

说的是,如果国家大旱,周朝的大巫师们就要在舞雩台上祭祀作法,而女巫则在普通岁月里重要的日子,也跳舞作法。

二,周朝的控制力在孔子时代明显下降,况且也犯不着为诸侯国动用本来就微薄的皇室经济,搞这些仪式,所以就算有,也是内部的。

三,鲁国倒是有舞雩台,但是春天不用,秋天八月份祭祀星神用一下。

从这里可以看到孔子和曾皙的心有灵通。

一个强盛安乐的国家,莫过于每个重大的节日和祭祀,都有帝王或者大臣郑重参与,引领民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孔子和曾皙显然认为自己,应该就是这礼仪的重要复兴和推动者,穿着华丽的春服,带着整理的祭祀队伍,走上舞雩台,看着下面的民众,在春天的水面,完成祭祀,踏青,祝福国家昌盛,在这一过程中也达到身心愉悦。

其实这种暮春三月的民间水边洗沐,不独鲁国有,郑国也有,且更轻灵浪漫。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吁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诗经《郑风》

溱水与洧水,三月春满,男人和女子,手拿兰花,一起去河边******,人山人海。

因为人山人海,所以女性跟男性说,一起去吧,好好保护我。

男子当然乐意,因为有美女相伴,正好展开爱情攻势。两个人在人堆里轻松自在,和大家一起完成了洗沐等仪式,男子还不忘记送一把新鲜美丽的芍药花给女孩,咱们约会好不好?

那么可以看到,在周朝,实际三月的踏青洗沐已经成为民间的潮流。

上巳节,肯定最先开始是由国家层面主导,巫师或者女巫师,陪同皇帝,在上巳这个有着特定宗教含义的日子完成,或者祈雨或者主导祓除、衅浴。

但是到了春秋时代,国家级别的礼仪淡化了,但民间一直流行并且盛大,因为其中关于了个人的身心的健康,因为春天的洗沐和祝福对于个人很重要,春水兰草芍药都具有抗菌驱除瘟疫疾病的作用,在医药不发达的古代,通过利用自然简单的方式而达到一定祛病健身效果,流行起来,很快。

当然民间也许有舞雩,那些民间的小巫师也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比如在乡村。

孔子的弟子,都喜欢游历春天并不动用的舞雩台。比如论语中还说”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这好比乱世中的人回味盛世光彩。

上巳节在文字上的出现是汉朝,但是文字通常晚于实际风俗。实际孔子曾皙谈到的就是三月的上巳节,因为上巳的巳日,在先秦时代就是洗沐清扫的日子。

孔子的理论在汉朝得到光大。

”是月上巳,

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

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后汉书 》

后汉书除了没有记录巫师舞雩,上巳节已经重新有官方参与。当然汉朝官方的祭祀肯定不同于周朝,汉朝崇尚的是道家,虽然和巫师有着某些神秘的联系,但是方式方法可能也大不同。

但是官民在这天都在春水边洗沐,这倒是事实,且强调了这一天重要的作用,除旧迎新,驱除瘟疫灰尘,做身体的大扫除。

但是也可能仅仅限于户外借流水洗头洗脚。那种跳到河水里洗澡,不仅有碍观瞻,而可能洗出感冒来。不过双手双脚泡在河水里,应该是忍受而享受的,毕竟人人如此,且有说有笑,何乐不为?

“青春暮月,六气和理。

律应姑洗,日惟元巳。

谷风散凝,微阳戒始。

春服既成,明灵降祉。”西晋 · 潘尼 《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

至少在西晋的时候,重新有着皇帝在上巳节郑重的仪式记录。

青春三月,和气舒畅,法律上规定了今天洗沐,这天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那春风徐徐,太阳和煦地运行。

皇帝穿着春天祭祀的衣裳,在天渊池边祭祀雨神,神明啊,请您降临。

这中间有没有舞雩,不清楚,但是帝王祭祀通常会配备宫廷音乐,歌舞人员按照仪式舞蹈,应该也算舞雩一种。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洋洋平津,乃漱乃濯。”

”延目中流,悠悠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东晋 · 陶潜《时运 》节录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东晋的陶渊明可以是普通人上巳节作为的一个切面。

他上巳节,穿着干净的春天的衣裳,带着孩子走到郊外。

看到的是山头照射着朝下,阳光温暖,春风从南面吹来,吹动着田野里的麦苗。

他带着孩子们来到水边,用水漱口,洗沐身体,然后在岸边看着流淌的河水。悠闲归来。在路上还吟诗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这个和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代春游,带不了矿泉水,清澈流动的春水,也有解渴的作用吧。

若是古代洗澡不方便,农村的孩子此时洗个澡,也正常。毕竟来讲,这不是冬天,是温暖且走向夏天的晚春。

晋朝时代,贵族在河边 举行祓禊仪式,也就是洗洗手洗洗脚,但是正是因为******,而诞生了围绕上巳节的娱乐,比如兴起宴会。

晋代贵族王羲之偕亲朋好友42位高官显要。祓禊之后,将酒杯放在流水当中,流经的人拾起喝酒,并要做咏春诗赋。这是曲水流觞的来历。

后来历代文人效仿,成为上巳节三月三雅集重要的娱乐项目。

到了南北朝时代,上巳节就是以踏青,欢聚,游玩为主要目的的节日了。

皇帝带领群臣踏青,朋友之间相约,欣赏春色,增加感情。

另外就是自晋朝开始起,上巳节已经改在了三月三,或者两个日子都在用。

这已经说明三月三到上巳节之间的时段,都是传统祓禊踏青的日子,这个节日的延展应该是一个时段,而不是固定在某一天。

比如三月三日应酬了皇家的活动,真正的上巳日或者就是家人和朋友的聚会了。

到了唐朝之后,三月三就是上巳节,皇帝率领亲近大臣每年去渭水或者皇家园林一日游。

“青郊上巳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

幸得欢娱承湛露,心同草树乐春天。”唐 · 张说《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应制 》

这是唐玄宗时期,丞相陪同皇帝去渭水边过上巳节。

浩浩荡荡的人马,游览到渭水边,在那里赐宴,赏春,唐玄宗属于比较大方的皇帝,通常这样的节日,吃喝玩乐之后还有纪念品,礼物。

这也是唐玄宗拉近臣子关系的方式。

几乎盛唐每个官僚都怀念唐玄宗,实在是因为他大方又体贴。

比如杜甫在集贤院,还没有获得工作,总有些节令和节气的礼物送到他手上,所以安史之乱明明是唐玄宗的昏聩导致,但是在很多官僚的心中,是不愿意指责唐玄宗的。

这点,唐玄宗这个老板的确是深得臣心。

连杜甫,他嘲讽贵族的三月三穷奢极欲。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却也不肯将矛头指向唐玄宗。

在颠沛中过完乱世一生。

宋朝之后,或者总结了唐朝灭亡的原因,不宣扬这样娱乐性质的上巳节,且礼教将女性拘束在家中,再也没有唐朝或者唐朝之前,春天水边的大型游乐******。

且三月三和寒食清明连在一起,踏青和慎终追远相结合。

三月三就成了民间的节日,在许多少数民族间还有流传。

但是三月三上巳节某些内核还在,就是健身,祛病,所以有了三月三煮鸡蛋,吃野菜的传统。

当代文化复兴,许多年轻人自发地过上巳节,踏青和诗歌相结合,穿上最美的衣裳,歌咏最美的三月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搜索更多有关“上巳节古诗大全:古诗文7则溯源上巳节三月三”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