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忆我的恩师李诚先生,品读东丽,缅怀恩师周宝金

人气:219 ℃/2023-12-11 20:05:52

缅怀恩师周宝金

作者:宋硕义

2012年6月的一天,我刚一进门就听老伴说,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称,你们原市师的一位班主任病故,享年82岁。我立刻意识到逝者是原天津师范学校212班班主任周宝金老师,不过又觉得这噩耗来得太突然了,因为在此一个月前,我们班的部分老同学曾聚会一次,周老师也应邀出席,想不到此行竟成诀别。

周老师原籍山西,13岁放羊,16岁参军,17岁入党。自1946年至1958年在部队从通讯员、文书、报务员、译电员,干到指导员。1958年复员后分配到天津教育系统,先后在三个学校任职,一直干到1996年3月,66岁离休。

1959年,我在市师上二年级时,他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政治课教师,还是政教处主任、年级组组长,官儿虽然不大,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却是个顶天立地的人物。他当时虽无大学文凭和高级职称,但他的经历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讲课神采飞扬,让我们每个青年学子入耳入心。他曾亲自培养、介绍部分班干部和优秀生入党,他是教书又育人的典范。他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敬业精神,令我们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我们班同学于1961年毕业后,曾有几次聚会,每次都邀请周老师出席。我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1月23日上午,在河西区利民道红波里周老师家里的那一次。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当年向老师交作业那样,将我的两本拙著送上,请他批评指正。那天中午,我们十几个人在周老师家门口附近的一处餐馆吃饭。周老师特意从自己家里拿来酒招待我们。席间我们边饮边聊。我坐在周老师的右侧,方便与老师交流。1980年6月,一纸调令,周老师只身来到河西区有名的“收底校”——利民道中学任职,当初许多人是对他的选择不理解。

俗话说,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担心他的人哪里知道,周宝金胸有成竹。他当时提出不去则罢,去就改利民道中学为职业学校。就这样,离休前的十几年光景,他任职的学校不但占了“四个第一”,即198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电子计算机职业学校;1985年职校改中专,成为天津市第一所职业中专;1992年升为重点校,是天津市的第一批重点校;1996年升为国家级重点校,又夺了一个魁首——天津第一批。而且他的办学已经形成多专业、多规格、多形式、多层次,既有以软为主、软硬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以硬为主,硬软结合的计算机管理;既适应办公自动化搞现代化办公,又在计算机金融里加进银行专业;既有四年中专毕业班,又有一年短期计算机电脑打字的培训。期间,周老师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各级官员、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取经的络绎不绝,电台、电视台、报刊记者纷至沓来,拍摄电视专题片,搞录音专访,采写长篇通讯《从羊倌儿到办学专家》,更是吸引国家级作家前来采访,采写的报告文学《大将风度》编入专集后,向全市教育系统印发。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周老师依然保持一颗初心,他对登门搞关系而送礼者,责成老伴把好关。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多家单位高薪聘请他,均被他婉言拒绝;原来的学校安排他担任顾问,他说自己毕竟年龄大了,精力有限。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留了个“名誉校长”,这倒满足了他对自己创办的事业关注到底的夙愿。

退休后,他坚持看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平日里,他练练书法,外出散散步。他腰不弯、背不驼,行走如风、头脑敏捷,说话口齿清晰,活出自我的风采。2005年1月23日聚会见面时,我还跟他老人家说要多保重身体,没成想突如其来的脑溢血病竟把他击倒,再也没有醒来。他的师德风范和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搜索更多有关“忆我的恩师李诚先生,品读东丽,缅怀恩师周宝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